「愛蘭州午點」我市2人榮登6月中國好人榜,3人入圍7月「中國好人榜」

「爱兰州午点」我市2人荣登6月中国好人榜,3人入围7月“中国好人榜”

「爱兰州午点」我市2人荣登6月中国好人榜,3人入围7月“中国好人榜”

品·天下

「爱兰州午点」我市2人荣登6月中国好人榜,3人入围7月“中国好人榜”「爱兰州午点」我市2人荣登6月中国好人榜,3人入围7月“中国好人榜”

★2、7月1日,我省高速公路第一臺ETC(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自助充值機在連霍高速公路定西服務區投入試運行。據悉,ETC自助充值機面向所有ETC儲值卡用戶提供24小時充值業務服務,用戶可在高速公路服務區休息的間隙,隨時進行充值,解決了ETC儲值卡用戶前往銀行及自營網點充值不便的問題,讓用戶享受到了互聯網帶來的方便與快捷,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此次上線的ETC自助充值機具備充值、圈存、查詢三個功能,用戶只需將隴通卡放置在讀卡感應區域,通過具備銀聯功能的銀行卡經過簡單操作,即可把資金圈存進個人ETC賬戶卡中,整個流程不到1分鐘,簡單快捷而且安全。

「爱兰州午点」我市2人荣登6月中国好人榜,3人入围7月“中国好人榜”

★ 3、7月2日,俄羅斯木板材進口中歐班列(新西伯利亞—蘭州)順利抵達甘肅(蘭州)國際陸港。這趟回程班列滿載而歸,貨源主要是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原產的,在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地區加工完成的樟子松、冷杉松板材,貨值約215萬元人民幣。這也是甘肅(蘭州)國際陸港迎來的首列中歐回程班列。

「爱兰州午点」我市2人荣登6月中国好人榜,3人入围7月“中国好人榜”

嘗·蘭州茶點

「爱兰州午点」我市2人荣登6月中国好人榜,3人入围7月“中国好人榜”

★1、兩千多年前,西域“胡餅”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兩千多年後,蘭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丁娃燒餅”沿著絲綢之路,第一次將美味帶到了哈薩克斯坦,續寫了“一帶一路”上的傳奇故事。日前,第十六屆哈薩克斯坦中國商品展覽會在阿拉木圖市舉行,“丁娃燒餅”隨甘肅經貿代表團參展,一經亮相,便受到了中亞人民的熱捧。

“中國北方燒餅的製作方法源於西域,西漢時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據《續漢書》記載,‘靈帝好胡餅’。到了唐代,人們以聽胡樂、看胡旋舞、穿胡服、吃胡餅為時髦。白居易在《寄胡餅與楊萬州》一詩中寫道‘胡麻餅樣學京師,面脆油香新出爐’,對長安的胡餅作了生動具體的描述。”永登縣文史工作者、“丁娃燒餅”非遺項目申報者祁重泰說,“甘肅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東西文化的交匯點,永登當時是漢朝的軍事重鎮,燒餅則作為行軍作戰、屯田出行時隨身攜帶的食品。”

祁重泰說,綜觀甘肅河西走廊一帶的燒餅,相比中國其他地區的燒餅有很大區別,主要體現在個頭、形態、製作工藝等方面。胡餅沿著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到了河西走廊甘肅地區後,既保留了傳統技藝,又與當地物產風物相結合,加入了更多地域特色,形成了獨特的美食。永登燒餅就是一個典型代表,流傳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是漢化了的“胡餅”。而“丁娃燒餅”作為永登燒餅的代表,既傳承古老的燒餅文化,又注入當地飲食文化元素,比如加入苦水玫瑰,製作成了玫瑰餅,在傳承中得到了發展,是一種歷史和文化的特殊載體。

“丁娃燒餅”已有多年的歷史,通過多年發展,聲名不斷遠揚,2015年被蘭州市公佈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日前,第十六屆哈薩克斯坦中國商品展覽會在阿拉木圖市舉行,中國有十幾個省區市的220餘家企業參展,展品涵蓋消費多個領域。我省組織了農產品、食品、中藥材、新材料、高新技術、生物科技、建材、機械製造等領域的生產及進出口貿易企業參加了本屆展覽會。蘭州“丁娃燒餅”作為特色食品隨團參展,第一次走出國門,來到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餅為媒傳播中國文化、謀求合作發展。

“因為考慮到運輸、食品保質期等因素,我們帶了30多種以玫瑰餅為主的高端產品。”甘肅丁娃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海燕說,產品一亮相,當地人很驚奇,拿起來嘗一嘗,讚不絕口。五天的展覽,許多人特意跑來買玫瑰餅,還堅起了大拇指。不僅老外著迷,在異國他鄉的中國人見到玫瑰餅更是喜愛有加。哈薩克中國銀行行長助理賈天飛買了好幾盒,表示要拿去送給當地朋友:“這是來自祖國的美味,我要把玫瑰餅送給哈薩克斯坦的朋友們,讓他們分享,通過美食瞭解中國、認識蘭州。”

閱·身邊美文

我認為生活中最觸動人心的莫過於,每個人在一天的忙碌後褪去堅強、無畏、或者優秀的外衣後, 留給至親的人的無限的溫柔。

「爱兰州午点」我市2人荣登6月中国好人榜,3人入围7月“中国好人榜”

愛生活●愛蘭州

「爱兰州午点」我市2人荣登6月中国好人榜,3人入围7月“中国好人榜”
「爱兰州午点」我市2人荣登6月中国好人榜,3人入围7月“中国好人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