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一開始,你該如何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涯?

據漢藝教研團隊觀察發現,近年來,前來諮詢作品集創作的同學開始偏向於“低齡化”,以珠寶設計為例,高中畢業、大一時段便來諮詢院校事宜的同學不在少數。問起原因,基本可以概括為三點:

1. 國內藝考競爭壓力太大,付出和回報很難成正比

2. 看到學長學姐的學習狀態,並不是自己嚮往的樣子

3. 已畢業的前輩們,堅持在國內的不是轉行便是做了珠寶技師。

對於學習珠寶設計的同學而言,頂級設計師是所有人的理想,但一個很扎心的事實是:如果只是依靠國內教育,而不是在行業內摸爬滾打十多年,大家實現這一理想的可能近乎於0。

01 —— 國內教育的優劣

藝考的存在,集合了大批繪畫功力紮實,學習能力在線的學生,但這些都可以經過規劃訓練逐步跟上,而國內學習讓大家有挫敗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1. 理念更新速度慢

學習珠寶設計的同學現在應該可以逐漸感受到,學校的教育已然逐漸開始引入現代設計教育理念, 但教學體系其實和幾年前沒有什麼不同——

一年級是素描色彩等基礎,大二開始零散學習專業知識。

而一些人在國外學成後,想要將其創作及設計的先進理念應用到國內大學體制上,但由於各種“非必要”的人才審判標準及繁瑣的更新手續,導致進入大學體系的海歸人才極少,而一個新理論的推行到普及,高效的時間多為3-4年,而這個期間,國外已然出現了更為創新的實踐理論。一個還欠成熟的教育體系下,學習一個需要緊跟社會風向的設計專業,自然會導致大家一直在落後一步。

從大一開始,你該如何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涯?

2. 太多“非必須”課程

以下為教研團隊整理出的兩所國內某兩所高等大學和英國伯明翰大學本科學習的課表對比:

從大一開始,你該如何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涯?

從上圖可以清晰看出,國內的大一專業課程中貫穿著大量非必須的文化課程,而後期也是存在諸多理論文化課程,看似學制比較長,可大量的時間並不是全身全意地投入到專業課的學習。

而與伯明翰大學的課表對比,國內缺少的幾門課程恰是當代珠寶極為重要的“內涵”之處:

  • Jewellery and Objects in Context(首飾與物件)
  • Contextual Exploration(語境探索)
  • Contextual Specialisms (語境專門化)
  • Body and Identity(身體與身份)
  • Narrative of Objects (對象敘述)

由於上述兩個原因,在珠寶作創作階段,便出現一個極為典型的問題:作品中過於看重工藝及美感,對於作品背後的含義及創作過程卻並不知道該如何去探尋。由於缺乏大量的實踐訓練,多數同學創作時往往簡單粗暴:

講到中國元素就是紅和龍,講到自然就是花和草,講到愛情就是喜鵲和愛心,

在主題的深入發展、元素提取、設計發展顯得非常地薄弱,很難看到一個本科生做出相對成熟完整的創作設計作品,哪怕是工作好幾年的行業從業者如果沒有重新系統地學習創作設計也很容易在市場的影響下變成一個改款師。

從大一開始,你該如何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涯?

3. 碎片學習

國內的珠寶設計課程,多是分模塊進行學習,繪畫、工藝、寶石理論等每種基礎都有涉及,

但關於提高,大家多會收到同一句話:多加練習。這樣的教學有個極大的弊端便是:實踐更是沒有機會和人引領,對於知識的掌握便只是知道,但是卻無法精通。

而到大四階段,學校要求大家將所學知識串聯起來,完成畢業設計,而在此之前,很少有同學能夠經歷相對完整的項目創作,對於如何深入調研,如何和之後的創作有所聯繫都不清楚,這樣創作出的作品往往完成度不高。而對比國外體系下同學的畢設作品,很容易看出差距之大。

國外院校學生作品▽

從大一開始,你該如何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涯?

從大一開始,你該如何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涯?

02 —— 如何為自己做好規劃

▌學會自我學習和提升

絕大多數同學在創作中會遇到很多困惑和阻礙,其實總結出來無非兩大塊:

1. 靈感的收集與思考

2. 如何做到靈感和設計的完美轉換

設計中很多技術上的難度和繪圖能力的不足,遠遠沒有這兩點令各位同學恐慌與迷茫。而在國外很多學校為了更好的解決學生這兩點問題會建議學生們多去逛藝術展,博物館,科技展。而如何看展則成了大家最需要去注意的問題。接下來為大家列舉一些案例,帶大家分析從藝術展中同學們有什麼可以獲取的信息和幫助。

  • 當今社會的關注話題和流行趨勢

很多同學因為年齡比較小,生活經歷有限所以對很多事情的思考沒辦法做到特別深入,而當你瞭解的那些藝術家的靈感和創意,能激發出你對同樣話題不同層面的思考和補充。

從大一開始,你該如何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涯?

  • 品味上的提升

很多同學在設計時對自己用於在配飾上的配色,造型結構沒有自信,或者說對於很多物化寫實的形態很難抽象轉化,其實很多大師的畫作是最好的老師,他們是有著對色彩把控有極高的天賦,並且在繪畫的個性和手法忠於內心感受,所有作品中帶有強烈的個性,都是大家需要去學習的內容。

從大一開始,你該如何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涯?

▌打牢基礎

正如之前所言,當下國內教育體系雖然有所欠缺,但是對於繪畫功底及金工技術方面的教學很是紮實,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趕超國外。作為創作的基石,在國內教學環境下,大家切要將基礎更為牢實掌握。

通過教研團隊在對安特衛普以及北歐諸多珠寶頂級院校作品進行大量調研及分析後發現,與英美等院校相比,申請歐洲頂級院校很大的一點不同為:英美院校鼓勵不同學科同學積極報考,但在其他歐洲國家,鮮少會有同學能夠跨專業考取,而直申安特衛普的可能性更是近乎於0。

▌熟練掌握設計框架

由於國內碎片式教育方式,學生們並不知道如何從無到有的實現一個設計項目,而對於其中涉及到的環節步驟,也會存在許多侷限認知。以設計草圖為例,教研團隊在與學生開始接觸時發現,很多同學在開始作品集創作時,對其認知是畫的好看的手繪圖,卻不明白設計草稿是一個設計推進的過程,最初的雛形是什麼樣,發現了問題如何改進等,

即使是專業學生,對於設計幾乎還是小白狀態的不在少數。

從大一開始,你該如何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涯?

而在掌握整個設計框架後,學生的珠寶設計能力會直接跨越到另一個圈層:學生會知道做一個項目應該瞭解什麼知識,工藝要做到哪個地步才能展示出想要的效果,最後應該如何去展示自己的創作,整個設計十分高效且有極高針對性。這種教學方式大大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因為是自己的項目主題,做起來就更有興趣更加積極。

L同學,17屆學員,跨專業獲安特衛普、皇藝、哥德堡大學offer

從大一開始,你該如何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涯?

M同學,17屆學生,獲RCA、Goldsmiths、Edinburgh、Sheffield hallam offer

從大一開始,你該如何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涯?

03 —— 導師建言

另外,很多學校珠寶設計專業課程內容是跟著市場在走,更多強調中手繪、精工等內容,這樣的教學使得大家更像是一個珠寶技師,而不是一個優秀珠寶設計師。作為設計師預備者首先應該是清楚自己是誰,嘗試去探尋自己的創作風格,再去思考如何與市場調和,能做出有自己個人表達語言的設計同時也能做出符合市場需求的設計,這些的學習才是更為正確的。

當下還在國內讀書的同學,優勢也比較明顯——能夠獲得相對全面的技術教學。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握機會,多嘗試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審美及藝術鑑別能力。但如果有機會能夠提早到國外學習更為先進的學術經驗,能夠大大縮減大家實現“珠寶設計師”理想的週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