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調節土壤有機質

土壤有機質在土壤肥力和植物營養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提供作物需要的各種養分

2、增強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和緩衝性

3、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質

4、促進土壤微生物和活動

5、促進植物的生理活性

6、減少農藥和重金屬的汙染

那麼如何有效的調理土壤裡面的有機質呢?主要以下幾個方面:

1、調節原理土壤有機質

腐殖質質量分數的多少,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項重要標誌。在一定的有機質質量分數範圍內,土壤肥力隨有機質質量分數增加而提高,作物產量也隨有機質質量分數增加而增加,但土壤有機質不是愈多愈好,當超過一定範圍時,這種相關性就不明顯。而過高的有機質質量分數既不經濟,也對提高土壤肥力沒有好處,如某些低溼水稻土的有機質質量分數很高,是由於土壤過溼而使其分解緩慢所致,它是土壤需要改良的標誌。

要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主要措施有:一方面要增加土壤有機質的來源;另一方面則需要了解影響有機質積累和分解的因素,以便調節有機質的積累和分解過程,使土壤有機質的積累和消耗達到動態平衡。

2、增加土壤有機質的途徑

我國農業土壤的有機質質量分數大多偏低,特別是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提高這些地區土壤有機質的質量分數將可有效的提高土壤的生產能力。增加土壤有機質的途徑有:

1.種植綠肥作物

種植綠肥、實行綠肥與糧食作物輪種,歷來是我國農業生產中用以補給土壤有機質的一種重要肥源。綠肥產量高,有機物質質量分數高(一般為10%~20%),養分豐富(一般平均含NO5%,P2O50.1%,K2O0.5%),分解也較快,形成腐殖質較迅速,可不斷地更新土壤腐殖質。

與單一作物連作相比,實行綠肥或牧草與作物輪作可顯著提高土壤有機質的質量分數。據全國綠肥試驗網在16個省(區)進行的定位試驗結果表明,無論是我國的南方或北方,旱地或水田,連續5年翻壓綠肥,土壤有機質均有明顯提高,其增加量平均為1-2g·kg-1土。但土壤肥力不同,其累積有機質的效果在較大差異。在肥力高的土壤上,綠肥一般只能起到維持土壤有機質水平的作用;而肥力低的土壤上,綠肥則有明顯增加土壤有機質質量分數的良好效果。

為了防止土壤原有機質的大量消耗及綠肥分解解時可能主產生的有毒物質,可以採取漚肥辦法,先把綠肥和稻草、河泥等一起漚腐,然後再施入土中,或用換肥辦法;把一部分綠肥割出用為飼料,再以一部分廄肥代替綠肥使用。

如何有效調節土壤有機質

2.增施有機肥料

我國農民素有施用有機肥的習慣,而且施用的種類和數量都很多,如:糞肥、廄肥、堆肥、青草、幼嫩枝葉、餅肥、蠶沙、魚肥等,其中糞肥和廄肥是普遍使用的主要有機肥。這就應該在大力發展畜牧業的同時,鼓勵農民大力發展有機肥。養畜積肥一般以養豬為主,若以平均每公頃養豬30頭,每公頃年積廄肥22500kg計,則每公頃土壤中增加的採購質乾重可達750公斤以上。

3.秸稈還田

秸稈直接還田是增加土壤有機質和提高作物產量的一項有效措施。作物秸稈含纖維素、木質素較多,在腐解過程中,腐殖化作用比豆科植物進行慢,但能形成較多的腐殖質。對於含氮較多的土壤,秸稈還田的效果較好;瘦田採用秸稈還田時,應適當施入速效性氮肥,否則會產生秸稈分解遲緩或雖分解而作物卻產生黃苗缺氮的現象。

在秸稈還田時,最好採用禾本科植物的秸稈或廄肥等混合使用,這樣可以起到調節C/N比率,加速殘體分解、多積累腐殖質及防止作物缺氮的發生,比單用禾本科秸稈或豆科秸稈的增產效果為好。應該指出,增加有機質的途徑,要因地制宜。例如,以牧業為主的地區可採用糧草輪作;在山區應結合山區綜合治理,發展林業和畜牧業;在平原地區,除發展綠肥外,應積極發展林業,四旁綠化,使秸稈還田的數量不斷增加。

如何有效調節土壤有機質

3、調節土壤有機質的分解速率

土壤有機質在土壤肥力和植物營養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提供作物需要的各種養分

2、增強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和緩衝性

土壤有機質的分解速率和土壤微生物活動是密切相關的,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控制影響微生物活動的因素,來達到調節土壤有機質分解速率的目的。調節途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調節土壤水、氣、熱狀況,控制有機質的轉化

土壤水氣熱狀況影響到有機質轉化的方向與速度。在生產中常通過灌排、耕作等措施,改善土壤水、氣、熱狀況,從而達到促進或調節土壤有機質轉化的效果。

2.合理的耕作和輪作

合理耕作輪作,既能調節進入土壤中的有機質種類、數量及其在不同深度土層中的分佈,又能調節有機質轉化的水、氣、熱條件。在保持和增加土壤有機質的質和量上往往是影響全局的有力措施。我國人民在常期生產實踐中形成的良好糧肥輪作、水旱輪作制等,都是用地養地的良好的農業耕作措施,既利於發揮地力,又提高了有機質質量分數,培肥了土壤。

3.調節碳氮比率和土壤酸鹼度

根據有機質的成分,調節其碳氮比來調節土壤有機質的礦質化和腐殖化過程。在施用碳氮比大的有機肥時,可同時適當加入一些含氮量高的腐熟的有機肥和化學氮肥,經縮小碳氮比,加速有機質的轉化。土壤微生物一般適宜在中性至微鹼性範圍生活,通過改良土壤的酸鹼性,以增強微生物的活性,改善土壤有機質轉化的條件。

【肥料圈】小圈子大農業 我們為世界種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