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裝修公司「跑路」,讓消費者很受傷

6月14日,成都市消費者協會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營造放心舒心消費環境,針對目前家裝市場消費者反映較多的問題,召開了新聞通氣會。

會上,通報了1—5月接到的裝修投訴諮詢情況。1—5月,市消協共接到裝修諮詢200多人次,其中投訴26件,涉及17家裝修公司,涉及“跑路”的裝修公司3家,分別是蘋果裝飾、覓糖裝飾和泥巴公社裝飾。主要反映以下三類問題:

1.優惠活動承諾不兌現。主要是在活動現場承諾的內容不兌現。不少裝修公司通過所謂的徵集樣板間等誘惑條件,在異地開展優惠促銷活動招攬客戶,消費者受優惠條件吸引參加活動,現場簽訂合同並交付定金,但事後發現,消費者期待的一些裝修項目,並不包括在合同約定的裝修項目之中,甚至直接就讓消費者另外加錢,否則不開工。從而引發消費糾紛。

2.“跑路”讓消費者很受傷。裝修的各個環節都出現了“跑路”現象。有的是裝修過程中工程設計負責人拿著錢“跑路”;有的是裝修完畢協商退費時工長“跑路”;有的是裝修過程中公司老闆“老路”;有的是裝修公司整體“跑路”。

3.公司管理不善導致裝修質量差、長時間拖延工期、售後服務缺失等。好幾個投訴中拖延工期長達半年以上。從投訴中看出,裝修公司管理不善主要有幾種情形,比如中途換人業務缺乏銜接、公司與工長髮生糾紛、工程施工偷工減料、設計人員幹私活等等。

會議中,成都市建築裝飾協會還在會上發佈了2018年成都家裝行業聯合倡議:倡議家裝企業做好自評自查,深刻剖析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遵紀守法,誠信經營;規範自身行為,切實做好企業自律,共同努力,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企業使用2018版《成都家庭裝飾裝修工程施工合同》行業範本。

成都市消費者協會聯合成都市建築裝飾協會發布了家裝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在家裝消費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四個方面:理性消費, 理性對待“低價”廣告宣傳和活動;實地瞭解精挑企業,查詢企業資質和信用狀況,瞭解企業口碑信譽,實地走訪工地;仔細簽訂合同,建議使用行業範本,明確支付費用的比例及時間節點;定期檢查家裝工程,建議消費者積極參與施工現場的質量、進度認證,保留好相關憑證,聘請第三方監理機構。

成都日報 劉瀏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