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全世界最大苗寨華麗蛻變,一共需要幾步?

让全世界最大苗寨华丽蜕变,一共需要几步?

貴州西江千戶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境內,有1400多戶,6000多人。據悉,2017年西江千戶苗寨旅遊接待人數和旅遊綜合收入為606萬人次和49.91億元,較2008年分別增長了7倍和49倍;村民人均收入達22100元,是2007年的13倍。從十年前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蛻變為享譽天下的苗族文化之都。

中國的村莊千千萬萬,不少村莊都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潮中默默無聞或歸於沉寂,西江苗寨卻在這十年中歷久彌新,煥發出新的光彩。這十年,西江千戶苗寨到底是點了什麼技能樹,才能迎來華麗蛻變?

讓我們一起走進西江苗寨,

看看這十年他們是如何把一個貧困的小山村打造成聞名全國的旅遊景區的吧~

让全世界最大苗寨华丽蜕变,一共需要几步?

旅遊開發前的西江千戶苗寨觀景臺附近

(李玉貴 攝)

STEP 1

堅持黨政強力推動

雷山縣委縣政府借貴州省旅遊發展大會之機,整合各類項目建設資金,重點解決基礎設施建設、旅遊接待能力培訓、招商引資、市場營銷、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等問題,繼而成立西江景區管理局進行景區管理,成立西江旅遊公司負責業態經營,調動村兩委、建保會與村老年協會等主體,共同承擔西江的社會管理工作,謀定了西江苗寨跨越發展的大局。

STEP 2

做細做好景區居民的旅遊動員

雷山縣委縣政府派出了近百名幹部組成工作組,進村入戶廣泛開展全民旅遊動員,對有意願開辦餐飲、住宿的村民給予幫扶,向村民傳授各種旅遊服務技巧。近一年的動員、培訓工作,不僅打消了大部分村民對旅遊發展的顧慮,達成了旅遊開發的認同與共識,還培育了西江苗寨社區大部分村民的市場參與意識,為西江苗寨後來大規模旅遊開發奠定了良好的社會基礎。

让全世界最大苗寨华丽蜕变,一共需要几步?

旅遊開發後的西江千戶苗寨觀景臺附近

(西江旅遊公司 供圖)

STEP 3

培育壯大龍頭企業進行市場化運作

旅遊業是市場敏感性最強的行業之一。雷山縣人民政府按照現代企業制度,於2009年成立西江旅遊公司,負責整個西江苗寨景區的景觀打造、經營服務和市場開發。十年來,這個龍頭企業就像一艘承載西江旅遊發展的“航空母艦”,對整個西江景區起到了引領文化、引領客源、引領市場、引領服務、引領基礎設施建設、引領品牌塑造的帶頭示範作用,為西江苗寨民族文化旅遊十年快速發展和做強做大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STEP 4

以民族文化之魂塑造旅遊品牌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特色是文化的魅力之源,是旅遊產品與服務的品質之基。自2008年起,以西江旅遊公司為主導,協同各方面的資源,深入挖掘苗族文化內涵,並對其內容與形式進行創新、優化,接入新的理念和新的表現方式,應用於旅遊活動的文化生產與提供。西江旅遊公司又以“打造世界一流苗族文化旅遊目的地”為目標,協同多個主體,持續舉辦苗年節、鼓藏節、古歌大賽等活動,不斷提升西江苗寨文化的內在品質,並通過宣傳營銷、產品營銷、網絡營銷等方式,積極拓展旅遊市場,塑造旅遊品牌形象。

让全世界最大苗寨华丽蜕变,一共需要几步?

旅遊開發後西江千戶苗寨文化日漸振興

李雪 攝

STEP 5

優化村落文化景觀及其人文生態

為保護好西江苗寨的風貌景觀,旅遊開發後,雷山縣委縣政府制定了《西江千戶苗寨民族文化保護評級獎勵辦法》《雷山縣人民政府關於西江千戶苗寨貫徹落實〈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護條例〉的實施辦法》等涉及物理空間優化與管護的剛性文件,加強了對吊腳樓建築的保護,對批准新建、改建、維修的吊腳樓建築明確了高度、立面、材質、色調等相關規定,以確保西江苗寨景區建築風貌的一致,有效保護了西江苗寨的傳統風貌。

STEP 6

創立民族文化保護髮展的利益共享機制

2009~2010年,西江苗寨就開始探索以民族文化資源為根據的利益共享機制。

一是每年從景區門票收入中提取18%的份額,作為民族文化保護經費。

二是“人人有份,戶戶受益”。民族文化保護經費的發放以戶為單位,受益多少取決於吊腳樓保護的程度和家庭人口數。

三是民族文化保護經費發放有嚴格的流程,每年分上下半年各發放一次,全程都有村民代表參與和監督。

让全世界最大苗寨华丽蜕变,一共需要几步?

旅遊開發後生態環境日益改善的西江千戶苗寨

(西江旅遊公司 供圖)

STEP 7

培育社區脫貧創富的內生動力

2008年,雷山縣委縣政府及旅遊部門,對西江苗寨18戶有意願、有能力的農家樂接待戶給予政策和資金上的幫扶,引導其參與旅遊開發。隨著景區遊客數量的迅猛增長,村民在旅遊市場中獲取的經驗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多的西江苗寨村民選擇了在西江景區內創業。

STEP 8

以“景區帶村帶縣”共享發展成果

“景區帶村”就是以西江苗寨景區為火車頭,帶動周邊村寨尤其是貧困村寨發展,實現多村共同富裕。西江鎮共有十多個村屬於貧困村。自2008年旅遊開發後,為帶動西江周邊村寨的發展,雷山縣委縣政府就著手實施“景區帶村”方略,讓這些貧困村寨與西江苗寨一道,共享旅遊發展紅利。

让全世界最大苗寨华丽蜕变,一共需要几步?

旅遊開發後西江千戶苗寨修建的大北門停車場

李玉貴攝

STEP 9

善用苗族民間智慧進行景區社會

治理

西江苗寨景區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夯實基層組織,促進村民自治,發揮出村兩委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專門設置了房屋建築保護委員會、老年協會、西江商會等村寨民間組織,協同政府處理因旅遊開發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以“四個一百二”村規民約、“掃寨”“議榔”“鳴鑼喊寨”等苗族民間智慧為治理工具進行景區社會治理,效果極為明顯。

STEP 10

與時俱進創新景區管理機制體制

2012年,雷山縣委常委會將西江鎮交由雷山文化旅遊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託管,西江景區管理局、西江旅遊公司一併劃入園區管委會,將駐西江的相關執法部門(西江鎮公安派出所除外)和西江景區管理局人員劃入園區管委會綜合執法大隊,由園區管委會統一管理。通過機制體制創新,明確了西江景區各管理主體和經營主體的職責與功能,尤其明確了西江旅遊公司是市場經營主體,進一步提高了旅遊發展的市場效率。

今日的西江,村寨面貌得到有機更新,旅遊產業發展迅速,脫貧創富成效顯著,旅遊品牌日益響亮,優秀傳統文化保護與利用雙贏,社區居民充滿文化自信,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提升,“樂居樂業樂遊”的和諧景區得以形成。西江苗寨十年的經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让全世界最大苗寨华丽蜕变,一共需要几步?让全世界最大苗寨华丽蜕变,一共需要几步?

2018年6月20日,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民族旅遊專業委員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西江千戶苗寨文化研究院共同發佈了《西江模式:西江千戶苗寨景區十年發展報告(2008-2018)》。

本書是國內首部民族特色村寨(景區)發展報告,由西江景區新型文化旅遊研究智庫西江千戶苗寨文化研究院組織院內專家、高校學者和研究人員撰寫而成,由貴州民族大學李天翼教授任主編、貴州社會科學院麻勇斌研究員和中央民族大學蒼銘教授任副主編,全書由1個總報告、5個分報告和相關附錄組成。以2008年至2018年為時間主線,通過歷時變化與現時狀況的參照比較,對西江千戶苗寨的旅遊經營管理、品牌塑造、文化遺產保護、旅遊扶貧和社會治理等方面,進行深入、科學、系統地研究。

让全世界最大苗寨华丽蜕变,一共需要几步?

西江模式:西江千戶苗寨景區十年發展報告(2008~2018)

李天翼 主編

麻勇斌 蒼銘 副主編

現價:63.20元

掃描二維碼查看商品詳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