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外國人,可能比你更了解中國皇帝

这几个外国人,可能比你更了解中国皇帝

世界上哪一種職業最富有傳奇色彩?

我想到了中國的皇帝

他們或深居淺出於皇宮之中,對外界保持著一種神秘感;他們或頻頻現身於高堂寶座,以勵精圖治的形象獲得眾人的稱許;他們或起於草莽,在東征西討中完成了從奴隸到皇帝的華麗轉身。

這就是中國的皇帝。

有人說,讀懂了這個王朝的皇帝,你也就讀懂了這個王朝。於是,不僅僅國人,許多海外漢學家也懷著極大的興趣來研究中國的皇帝。

这几个外国人,可能比你更了解中国皇帝
这几个外国人,可能比你更了解中国皇帝

寫好中國皇帝不容易

孔飛力寫《叫魂》,可他在書中不止一次提到,寫好乾隆的生平研究並不容易;宮崎市定為了寫雍正的傳記,專門同京都大學的同仁反覆研讀雍正當年留下的奏摺與硃批;史景遷用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試圖去還原康熙的內心世界,結果飽受爭議。

對於一個外國人來說,理解中國歷史上的皇帝並不容易

從美國著名漢學家羅漢寫作《武瞾》時對大量關於武曌的材料的篩選中可見一斑。

作為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曌(公元624~705年)的一生堪稱傳奇。她的故事充滿了戲劇性、謀殺、陰謀、謎題、欺騙、情愛以及瘋狂,令人不可思議卻又引人入勝:一名極具野心的女子平步青雲,以木材商次女的卑微身份一步步走向權力核心,進而即位為中國的一代女皇。

这几个外国人,可能比你更了解中国皇帝

追溯武曌一生錯綜複雜的軌跡,對於瞭解古代中國的朝廷、社會、兩性關係的性質,以及禮制、象徵和美學在皇權政治中的作用至關重要。

但是,講述這一故事的傳記作家必須對大量關於武曌的材料進行篩選,包括原始的和二手的、儒家的和佛教的、中國的和西方的。撇開大量的材料不談,武曌作為一個歷史人物本身就很難把握。

朝廷史官編纂的記述歷代大事的官方正史往往將她描述成非正統的、無情的篡位者,被男寵環繞,並利用裙帶關係和恐怖手段進行統治。而她的宣傳者們則用華麗的辭藻將其塑造成一個仁慈、睿智的母親,一位虔誠信奉佛教的君主,養育著整個國家的子民。各類來源不明的傳奇及神話更是眾說紛紜。在眾多資料中,人們往往能發現相互矛盾的信息。

即使在今天,關於武曌生活最基本的一些因素也不甚明確:對於她的出生時間及出生地,學者們尚無定論。研究者們重新探討了許多事關武曌的疑問:她是否因為兒子們成了她登上皇位的阻礙,便殺了他們?李賢是武曌的兒子還是她姐姐的兒子?武曌毒死了自己的丈夫高宗皇帝嗎?她是真心信佛的嗎?她的佛教導師真的是她的情人嗎?在那個男權的儒家社會,一個女子是怎樣成為皇帝的?武曌死後立無字碑的意圖又是什麼呢?《武瞾》這部傳記試圖回答所有這些問題。

这几个外国人,可能比你更了解中国皇帝

《武瞾》一書主要參考了以下三部官修正史:劉昫的《舊唐書》(成書於公元945年)、歐陽修的《新唐書》(成書於1060年)以及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成書於1080年代)。

《舊唐書》中有《則天皇后本紀》,其中記載了她統治期間每年、每月發生的重要事件、官員任命、朝廷大事等。《舊唐書》中同時還有武曌家族的外戚傳記及其政治上的盟友,如她的僧侶情人薛懷義的傳記。《新唐書》分別在兩個部分對武曌有所記錄,第一部分為《則天皇后本紀》,第二部分則是《后妃傳》。筆者還重點參照了《資治通鑑》中648~705年的編年史,以及其中作為補充的重要註解。

《舊唐書》、《新唐書》及《資治通鑑》均編纂於武曌死後兩百多年,此時中國的政治及習俗,尤其是對於女性的看法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劉昫用以下語句作為對武曌當政時期的總結:“武后奪嫡之謀也,振喉絕襁褓之兒,菹醢碎椒塗之骨,其不道也甚矣”。

對西方歷史比較熟悉的人可能無法理解中國官方史書的性質。與西方史書不同,中國史書常常以統治者與官員之間的對話來展現史實。例如,《資治通鑑》中包含了大量武曌與朝中大臣的對話,官員們試圖質疑女皇寵幸的二張兄弟,希望她放棄皇位,讓位給兒子李顯。一名大臣在被貶之時曾向武曌進言。

这几个外国人,可能比你更了解中国皇帝

《資治通鑑》記錄這段爭論的時間距其發生可能已有四百多年了,這番對話並非簡單抄錄武曌在朝堂之上與大臣的爭論。傳記作者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官修史書是有一定的政治目的的。為了使高風亮節的大臣與那些在背後中傷良臣、油嘴滑舌的諂媚者形成鮮明對比,朝廷史官會對這些對話進行仔細的斟酌、潤色和加工。

這些官方的信息可靠嗎?有時候,官方的史料顯然並不可靠。《資治通鑑》中寫道,在王皇后逗弄了武曌剛出生的女兒之後,武曌便將襁褓中的嬰兒掐死,然後嫁禍給王皇后,並在高宗來看望女兒發現孩子已死時故作驚訝。這是真的嗎?記錄歷史事件的史官難道藏在了嬰兒室窗簾的後面,看到了事情的全部過程?傳記作者必須對此有所甄別。在這部史書的後續內容中,對王皇后的審訊並未提及嬰兒的死亡。廢黜王皇后並非基於她謀殺了嬰兒,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她未給高宗誕下子嗣。這自然會使讀者懷疑此事是否真的發生過。

这几个外国人,可能比你更了解中国皇帝

幸運的是,除了這三部官修史書之外,還有很多不同來源的史料為我們提供了更加細緻和均衡的視角。在公元10世紀末期,王溥編寫了《唐會要》,廣泛收錄了唐朝(618~907年)的重要公文,將武曌時代的宮廷記錄編錄成目。清朝(1644~1911年)中期,董誥等人著有《全唐文》,其中包含了數組有關武曌的公文,它們包括典雅的碑文、宣佈新統治時代的詔書、朝廷奏摺,以及禮儀典冊的序文。《全唐詩》中也收錄了大量描寫武曌的詩以及武曌本人所作的詩。武曌執政時期的佛教典籍,既包括《大正藏》——一種收錄佛教經、律、論三藏典籍的彙編,也包括敦煌石窟中發現的經卷。一些地方歷史學家的著作,比如宋敏求在北宋所著的《河南志》,包含了武曌在位時期發生在洛陽的很多事件。非官方的資料,如李昉在宋初編纂的《太平廣記》,也提供了一個與武曌及其統治有關的故事寶庫。

这几个外国人,可能比你更了解中国皇帝

這些資料中的不少文獻由武曌本人撰寫,還有很多出自她的擁護者和宣傳者之手。僅《全唐文》中就有四卷收錄了據傳出自武曌之手的聖旨、詔誥、辭賦、奏章、碑文石刻。筆者還參考了前人鮮有研究但非常重要的政治專著《臣軌》,以及包含46首武曌詩篇的《全唐詩》。

《唐會要》是一部記錄諸如封禪大典、佛教禁令、佛寺修建及更名等儀式慶典的內容豐富的文獻。羅漢還拜讀了杜佑的《通典》,它是一部出自晚唐的史書,收錄了大量寶貴的宮廷音樂,同時記載了確定宗廟修建數量時發生的激烈辯論。

由於官修史書往往都有傾向性,羅漢在寫作《武瞾》時,還借鑑了那些政治傾向不太明顯與不太正統的資料。非官方的資料,比如宋代雜集《太平廣記》,提供了一些寶貴的民間視角,同時包含很多成書時間十分接近武曌時期的其他材料,如從《朝野僉載》、《大唐新語》和《隋唐嘉話》中摘錄的內容。《太平廣記》中擷取的片段包括:朝廷的司天監進言唐太宗,稱一位“女主”將顛覆唐朝;對著名佛教畫家尉遲乙僧的作品的描述;以及狄仁傑為武曌解鸚鵡折翼之夢的敘述。同時,書中還包括大量明崇儼向唐高宗展示其聰明才智的故事、從天而降的瑞石的故事,以及在武曌的朝堂上展示三足金烏的故事。有一些故事很難取信於人,比如皇宮中出現色如金黃、背書硃紅“武”字的蟾蜍的故事,或者博陵野人須臾吃盡一斗豆醬的故事。《太平廣記》中還包含“一片火,兩片火,緋衣小兒當殿坐”的煽動性民謠,以及“一條麻線挽天樞”的神秘歌謠。

这几个外国人,可能比你更了解中国皇帝

雖然《舊唐書》、《新唐書》及《資治通鑑》這三部主要史料均對武曌持有負面意見,但文學大家們用華麗辭藻使武曌政權合法化的行為同樣存在問題。據《全唐文》記載,在武曌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後,她的一位諫官陳子昂曾誇張地說過:“為人聖母,皇帝仁孝,肅恭神明。”《大雲經疏》等佛教宣傳典籍中也包含了關於佛教君主的預言,稱其“即以女身當王國土”。在註解《華嚴經》時,武曌的支持者高僧法藏寫道:“乃聖乃神,運六神通而不極;盡善盡美,暢十善化於無邊。”在武曌為其父母所立的攀龍臺碑中,才華橫溢的宰相李嶠描述了女皇的父親在五色霞光、祥瑞之氣籠罩下的神奇誕生。而《全唐文》中的相似描述,則充分展現了武曌提高自身家族血統的嘗試。

地方史編纂者們也提供了一些有用的素材。如《河南志》中提到了洛陽的一些地名,同時還介紹了很多關於觀鳳殿——武曌於公元705年駕崩之所——的詳細信息。《登封縣誌》中收錄了一些武曌在石淙作詩的故事。一些資料中記錄有華麗但可信度不高的地方傳說,例如《嵩山傳奇》中記載的武曌聽到勸告婦女不得喝酒的鳥叫聲的故事。

然而,一位傳記作者必然要衡量這些相互矛盾的材料,將這些具有偏向性的官修史書、佛教宣傳及讖語、言過其實的實錄,以及非官方文獻中的荒誕故事,融匯為一份關於武曌生活及政治生涯的連貫敘述。

海外史學家眼中的中國皇帝

可是他們做了,還成為中國學者繞不開的經典。

1《忽必烈傳》

这几个外国人,可能比你更了解中国皇帝

忽必烈傳[英]約翰·曼 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年7月

為了寫作這位來自草原大漠的君主傳記,作者專門走訪了許多自己寫作中所涉及的地方。在寫作中行走,在行走中逐漸拉近了自己與歷史的距離。作者認為,忽必烈不僅在武功方面不輸於其祖父成吉思汗,還開創性的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帝國。這也是忽必烈讓無數人著迷的地方。

2《康熙》

这几个外国人,可能比你更了解中国皇帝

康熙:重構一位中國皇帝的內心世界

[美]史景遷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作為一個入主中原的滿人皇帝,康熙是如何對待身邊的漢文化的,他又是如何去治理這樣一個龐大的國家?這其中又有著怎樣的酸甜苦辣。作者在此部著作中摒除了論述康熙功績或罪過的傳統敘事模式,而是運用心理學等研究方法,真正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去探索康熙複雜的內心世界。

3《乾隆帝》

这几个外国人,可能比你更了解中国皇帝

乾隆帝

[美]歐立德 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5月

作者是海外漢學界中研究清史得領軍人物之一。在作者看來,乾隆朝並不是“東方衰敗的前夜”,而是一個富有活力與朝氣的時代。另外,本書雖重在敘述乾隆朝的政治與生活,但亦講求將同時期其他帝國文明同乾隆朝相比較。通過這種比較,作者不僅反駁了清帝國“封閉”的觀念,亦對乾隆個人的得失有一個較全面的考察。

4《永樂帝》

这几个外国人,可能比你更了解中国皇帝

永樂帝:華夷秩序的完成

[日] 檀上寬 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12月

在本書中,作者著重討論了明朝永樂帝在位時期的政治外交。在敘述中,作者試圖說明,永樂帝在建構周邊秩序的過程中,不僅超越了前任忽必烈,還通過文攻武衛重構了“華夷秩序”。而這種秩序也幾乎伴隨了明帝國之始終。

5《雍正帝》

这几个外国人,可能比你更了解中国皇帝

雍正帝

[日]宮崎市定 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9月

世人皆知“康乾盛世”,卻對處在康熙與乾隆之間的雍正帝缺乏必要的關注,作者本書正試圖挖掘這段被忽視的史事。與國內史學家不同的是,作者並沒有對雍正一生進行詳細的解說,而是挑取其迫害基督徒、與臣子用密摺溝通等事,從其中入手,以逐步還原一個有血有肉的雍正帝形象。

海外研究皇帝獨特之處

通過這樣一番簡單的總結髮現,海外史學家在研究中國皇帝上,其獨特之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 不拘泥於對皇帝政治上功過的簡單總結評判,而是將皇帝“請下神壇”,積極運用人類學、心理學等研究方法,去接近一個有血有肉、充滿愛恨情仇的皇帝形象。


2. 關注並挖掘皇帝背後的私人生活,注重從信件、文書乃至於私人筆記方面來補證正史相關記述的不足。


3. 注重比較,以一種世界史的眼光來審視皇帝本人的作為與性格。“立足人物史料,放眼世界大潮”。

這裡所整理的,僅僅是一小部分。因為至今,仍有數量可觀的海外學界相關人物研究未被翻譯為中文,而這也對我們的語言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們也相信,隨著史學研究視野的拓寬與研究方法的進步,一定會有更多優秀的人物傳記問世。我們拭目以待!

策劃:路 紅

審校:秦靜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