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

2015年1月22日,國際金融巨鱷喬治·索羅斯在一場私人晚宴上正式宣佈,他將永久退休。同時,他留給世人一句意味深長的話:

“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要獲得財富,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後在假象被公眾認識之前退出遊戲。”

對於一名優秀的投機者來說,每當世界上誕生了新的投機故事,就像追劇少女發現了一部新劇一樣兩眼放光,欲罷不能。而最近有一部新劇在熱播,主角就是比特幣。

一、瘋狂的幣圈

2010年5月21日,一位名為Laszlo Hanyecz的程序員用1萬個比特幣購買了價值25美元的披薩。按照今天比特幣的價格來算,這塊披薩差不多價值5億美金。這項交易不僅誕生了比特幣第一個公允匯率,也誕生了史上最昂貴的披薩以及史上最一擲千金的程序員。

世界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

七年多過去了。本來悄無聲息的幣圈,如今已經炮火連天,人仰馬翻。

截至2017年年底,全球數字貨幣總數超過1600種,總市值已經觸及6000億美元。有人預測,到2018年年底,還將繼續攀升到1萬億美元。

手握大量瑞波幣的聯合創始人Larsen以 570億美元的身價,躋身福布斯世界富豪榜前十。而中國的李笑來們,則成為了無數個幣圈中神一樣的存在。

無論是國內國外,大媽們紛紛從樓市、股市轉戰幣市。江湖傳說,2017年收益10倍只是起步,30倍勉強合格,100倍才可稱道。這一次,韓國大媽的表現尤其扎眼。有報道稱,“江南”大媽進場,“全民”炒幣,人均收益高達425%。

這些日子,我在電梯裡,地鐵裡,廁所裡,到處都能聽到人們討論各種神奇的“貨幣”以及一夜暴富的神話故事。

恍惚間,會讓你感覺回到了2015年。那時候,A股牛市正酣,雞犬升天。

二、熱鬧的股市

其實,在全球股票市場上,跟區塊鏈、數字貨幣沾邊的股票早已經成為牛市中最閃亮的明星。

世界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

2017年10月,迅雷上線玩客幣,一個多月的時間,股價就翻了5倍。

2018年1月2日,有消息稱人人公司將推出區塊鏈項目人人坊以及代幣RRCoin,公司股價兩天時間就上漲了將近76%。

2018年1月4日,中網在線發佈公告,稱該公司同區塊鏈生態建設商井通科技(Jingtum Network Technology)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並宣佈擴展區塊鏈行業及相關技術,單日漲幅高達698%;

2018年1月5日,在美圖公司即將進軍區塊鏈的消息傳開之後,其股價走勢強勁。

2018年1月10日,130歲高齡的柯達公司也宣佈推出自己的加密貨幣“柯達幣”(KODAKCoin),隨後其股價大漲逾一倍。

最有意思的是,一家美國的軟飲料公司“長島冰茶“(Long Island Iced Tea Corp)宣佈改名為“長區塊鏈”(Long Blockchain Corp)後,股價大漲183%。無獨有偶,香港的一家瀕臨破產的公司,改名為“區塊鏈集團”後,也一天大漲了23%。

原來,改名套路並不是A股的專利,全球的上市公司都深諳此道。不過,在2015年,為了蹭P2P熱點而改名為“匹凸匹”的那家公司,如今正面臨著退市風險。

三、激動的創投

作為投資行業中嗅覺最敏銳的VC們,肯定也不會輕易放過這次“歷史性”“革命性”的大機會。

區塊鏈革命已經到來。這是一場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偉大技術革命。它對傳統的顛覆,將會比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來得更加迅猛、徹底……

世界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

除了他,還有人說:區塊鏈技術將會是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之後,下一代顛覆性的核心技術。蒸汽機釋放了人們的生產力,電力解決了人們基本的生活需求,互聯網徹底改變了信息傳遞的方式,那麼區塊鏈將作為構造信任的機器,徹底改變整個人類社會價值傳遞的方式。

有人還沒看懂,有人已經悄悄行動。據說,IDG資本、真格、九合創投等基金已經投了不少做區塊鏈的公司。

而最近,大部分投資機構也在撥雲開霧後,選擇了果斷出手。

比如,萬向控股、易見股份都專門成立了區塊鏈的投資基金, Pre-Angle的王利傑更是在幾個月前決定了All in區塊鏈。

也許,正如孫正義曾經所說:未來讓我激動,感覺睡覺都是在浪費時間。

四、情人的告白

回首人類發展史,每一次革命性的技術突破,都會掀起一股重構社會、顛覆世界的浪潮。但是,前提是,這一回真的是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

歷史上,無數的政客、商人、科學家都曾宣佈過,某某技術,某某發明是開創性的、顛覆性的、劃時代的,將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

比如,過去5年,我所經歷過的風口就有:

世界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

那時候,我聽過的言論包括:

P2P將徹底顛覆傳統銀行;

VR將會是繼電腦、手機後的下一個智能終端;

人類已邁入共享時代……

每一次,大家都激情澎湃,一擁而上。而事實證明,最終真正沉澱下來,並且深刻改變人們生活的,也許都不到他們所說的百分之一。

錯把浪花當浪潮,這是人類的通病。在語言的煽動下,情緒的簇擁下,“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衛星滿天飛,什麼樣的鬧劇沒有發生過?

我相信,在一定的時代背景下,在一定的現實環境中,他們是堅信他們所說的一切的。但時過境遷,人們就會發現,當年熱烈追捧的東西,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

狂放的李敖遇到胡因夢後,徹底陷入了意亂情迷。他對他當時的妻子說:我對你愛是百分之百的。但是我對她(胡因夢)的愛卻是百分之一千的。

有時候,大佬們的宣言就像情人的告白一樣,在歲月的長河面前,不堪一擊。

區塊鏈所帶來的這場革命,究竟是浪花還是浪潮?拋開輿論層面的鼓吹和情緒層面的衝動,需要我們冷靜地做更細緻的思考。

五、鑄幣權之爭

比如,比特幣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從金融的角度,我認為:本質上,比特幣的存在,是大眾與政府的“鑄幣權”之爭。

世界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

鑄幣權是政府依靠強制力和信用而獲得的獨有權利。拿中國來說,央行印錢的成本非常低,也就是紙張的錢和一些運營費用而已。這些成本與印出來的“真錢”之間有個差價,就是央行的利潤,被稱之為“鑄幣稅”。對於一國政府來說,掌握印鈔的權利,也就把握了一國經濟的命脈。

有些對現有制度不滿的人說,為什麼不能我們自己來“鑄幣”呢?任何一個人,挖一個比特幣的成本10塊錢,炒到10萬塊,就可以獲得價值不菲的“鑄幣稅”。這種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的確是一件好事。但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政府同意你這麼幹嗎?

君不見,現在各個國家都在出臺政策嚴控ICO和數字貨幣的交易。為什麼?老大哥還健在,哪能容你們胡來啊?

從哲學的角度來看,有人是這麼看待比特幣的:

人類誕生的原初,據說都是猴子。沒有政府,沒有中心。沒有貨幣,沒有通脹。政府不是強權主義的產物,政府本身就是自由主義的產物。因為,自由必然作惡,必然帶來混亂,混亂會產生對秩序的追求,這也就誕生了國家。

而只要國家的概念還在,比特幣就不可能成為世界主流貨幣。

但不可否認的是,區塊鏈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

將通過數學原理來低成本地建立信用,徹底改變人類現在中心化的信用創建方式,這的確將會深刻改變我們的生活。

六、什麼都不用擔心

有人說,現代人最大的焦慮就是,新事物層出不窮,總有一種要被人群落下的感覺。伴隨比特幣的火爆,這種焦慮感尤其強烈

也許你的身邊充斥著因為炒幣而一夜暴富的故事,但請你相信,這只是一種“倖存者偏差”現象而已。所謂倖存者偏差,簡單來說就是,只有極少數的幸運兒會被人們熟知,而沉默的大多數並沒有你看到的那麼風光。

世界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

就像中了大獎的人,不管有多麼低調,總會搞得眾人皆知,但畢竟大多數都沒有那份好運氣。

“擔心被落下”,“看到別人掙錢比自己虧錢還難受”,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為“預期所有權損失”。當你聽了太多普通人炒幣造富的故事,就會覺得那些錢本來自己也可以賺的。現在沒賺到,那就是一種極大的損失。當這種心理反覆發酵後,你就很想一猛子扎進去,把“失去的”搶回來。

世界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

實際上,炒幣比炒股票更難。股票至少還對應著一家公司。而比特幣對應什麼,恐怕沒有幾個人能說明白。

巴菲特說,因為看不懂,所以他不會買入任何比特幣。平凡如你我,憑什麼就那麼自信,可以在這個博弈的市場中賺到錢?

有人很驕傲地說:憑什麼60後70後把1000塊一平的房子炒到10萬賣給我們,就不許我們90後00後把數字符號炒到10萬賣給他們?

這話聽起來大義凜然,不過,悖論在於:你確信,一定是你把比特幣炒到了10萬賣給別人,而不是別人把比特幣炒到了10萬賣給你嗎?

羅胖在2017-2018年的跨年演講中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在比特化的世界,你只要做最好的自己,什麼都不用擔心。

在比特幣的世界裡也是這樣,並不是所有的機會都可以把握。弱水三千,但取一瓢。做最好的自己,把握只屬於你的機會。

結語

未來,一方面我們會看到,區塊鏈作為一種新技術,將會在更多的領域廣泛應用,繼續受到人們的追捧,甚至可能形成類似於2000年互聯網那樣的泡沫。另外一方面,我們也必然會看到,越來越嚴的監管,越來越多的騙子,還有炒幣破產的故事。

在這一部新的連續劇裡面,有真實的一部分,也充斥著很多的假象和謊言。有些人已經在假象被公眾識破之前獲得了財富,而一些人正萬分焦慮地奔赴在追逐財富的路上。

而我想告訴你的是:就算世事喧囂,兵荒馬亂。但歲月很長,不必驚慌。只有這樣,才不會被假象和謊言迷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