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善良被套利了嗎?

你的善良被套利了嗎?

在投資中,套利是指:當某種實物資產或金融資產(在同一市場或不同市場)擁有兩個價格時,以較低的價格買進,較高的價格賣出,從而獲取無風險收益的行為。其實,在生活中,套利的意思十分寬泛:一切可以用無風險的方式獲利的行為都可以稱之為“套利”。

能套利的人都是極其聰明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稍微有點投資常識的人應該都聽說過“有效市場理論”,該理論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尤金·法瑪(Eugene Fama)於1970年提出來的。

你的善良被套利了嗎?

尤金·法瑪認為:如果一個市場非常有效,那麼證券價格就會充分、及時而準確地反映全部相關信息,包括歷史信息、公開信息以及內部信息。這意味著靠打聽消息來炒股票是不可能獲取超常利潤的。

其實,早在尤金·法瑪提出這個理論之前,一位名叫路易斯·巴舍利耶的法國數學家就發表過類似的觀點。他用統計分析的方法對股票收益率進行分析,最後發現其波動的數學期望值總是為零。

暢銷書《漫步華爾街》的作者馬爾基爾甚至激進地認為:大猩猩隨便擲飛鏢選股都會和基金經理精心選擇的投資組合差不多。

說這麼多,我想表達的第一個意思是:市場如此有效,獲取超額收益如此不易,還有人能通過無風險的方式來套利,他該是有多聰明啊!

當然,要想套利成功,光靠聰明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要有機會!套利的機會之所以存在,恰恰是因為:

大部分時候,市場並不是那麼有效。

據我觀察,套利的機會至少有三種。

1、信息不對稱

有效市場理論成立的前提是信息的獲取非常容易。但現實中,信息往往都是不對稱的。

無處不在的中介機構,就是利用信息不對稱來賺錢的。一個小夥子騎著一輛小電動,帶著你在一個小區轉了一圈,幫你找到一間出租屋,你就得付他中介費。因為,只有他知道哪裡有空房,而你並不知道,所以你心甘情願地付了中介費。

你的善良被套利了嗎?

在金融圈,還流傳著另外一個故事:

據說,有個“大佬”推薦了個“屌絲”去應聘世行副行長,說他是比爾蓋茨的女婿,於是世行研究了下就答應了。同時,這個“大佬”又把這哥們兒介紹給比爾蓋茨當女婿,說他是世行副行長,於是比爾蓋茨也答應了這親事。最終,這哥們兒不費吹灰之力就實現了財色雙收,讓眾屌絲豔羨不已。

這兩個故事看起來類似,其實卻有很大區別。前者是“利用”信息不對稱來套利,而後者是“製造”信息不對稱來套利。前者是合法的商業模式,後者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騙局。前者是陽謀,後者是陰謀。我們支持前者,抵制後者。

2、制度漏洞

所有的制度都是由人制定的,有漏洞也就不足為奇了。制度漏洞往往蘊含著制度紅利,帶來造富的機會。

歷史上,我國的價格雙軌制就曾經催生了中國第一批暴富者——倒爺。

所謂價格雙軌制(double-track price system ),是指同一產品計劃內部分實行國家定價(一般比較低),計劃外部分實行市場調節價(一般比較高)的制度。

那個時候,有關係、有門路的“倒爺”能以計劃價格拿到稀缺商品,然後再按市場價格去倒賣,這樣就可以空手套白狼,做著一本萬利的生意。

你的善良被套利了嗎?

自從1990年設立資本市場以來,各種制度套利的機會就層出不窮,很多人因此改變了命運。像唐萬新、魏東、劉益謙等赫赫有名的資本大佬,他們的第一桶金都是靠制度套利來獲得的。套利的方法包括:搶購股票認購證(打新股),收購法人股等等。(詳見《德隆系:江湖第一莊》)

你是不是覺得上面說的這些人整天投機倒把,賺著昧良心的錢?其實,很多股民也在進行制度套利啊,比如打新股,打新債等等。

制度套利的機會無處不在,馬上要雙11了,我分享一個利用淘寶制度漏洞套利的故事,這是我從知乎上看來的:

某人週二要去美國,她想買一套bra帶過去,當時標價是300+元。該bra週四才開始做活動,降價至99元。賣家不議價。於是她週日買入此bra花了300+,週二帶去了美國。後來,她又在週四以99元的優惠價拍下新bra,並申請之前的那筆訂單退款。然後,把新寄來的bra退給之前的店家。就這樣,她成功提前以優惠價格買到了心儀的bra。(不要問我為什麼用bra舉例子,因為知乎上就是這麼寫的。)

3、利用人性的弱點套利

還有一種更厲害的方法,就是利用人性的弱點來套利,而我們每個人,其實每天都在被套利。

做廣告、做營銷要利用人性。比如,前陣子很火的“番茄炒雞蛋”就是利用人性中的溫情搞了一次成功的營銷,獲取了無數的關注(雖然,我沒看出來跟招商銀行有什麼關係)。廣告公司的收入看起來是源於創意,實際上依賴於大眾的關注。想讓大眾關注,就得利用人性套利。

你的善良被套利了嗎?

炒股票也需要利用人性。比如,讓無數散戶崇拜不已的遊資,他們之所以能炒股獲利,除了利用A股的制度紅利,更重要的就是利用人性中的從眾心理。

開發遊戲更要利用人性。遊戲開發者最基本的目標,就是要想辦法讓玩家上癮,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其實,上面這些套利方法都不算過分。畢竟,你看了熱鬧,從了眾,打了遊戲,自己的感官得到了極大的享受。別人利用你的人性賺了錢,也算取之有道。

但最過分的是,總有人會利用你的善良來套利。

前幾天,我看到這麼一幅圖,讓我感慨良多。

你的善良被套利了嗎?

生活中,善良的人往往比較容易吃虧:容易同情人,容易相信別人,也容易原諒別人,不好意思麻煩別人,擔心對不起別人,害怕讓別人受到損失。

但有人就很好意思麻煩人,做什麼都理所當然,總覺得你欠他很多。所以,善良的人特別容易被不善良的人套利。越善良的人越容易受到傷害。

極端的情況就是,很多犯罪分子往往會利用小朋友的善良,藉口請他們幫忙等方式,實施拐賣等惡劣的犯罪行為。

結 語

任何的套利機會都是暫時的。因為,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人會發現這種機會並參與其中,這時候更多的玩家被訓練的更聰明瞭,遊戲規則也會隨之改變。

所以,這個時代沒有倒爺了;利用信息不對稱賺錢也越來越難了;大的制度紅利也越來越少了。

但是,因為人性亙古不變,利用人性套利的生意卻一直紅火。這就意味著,利用別人的善良來套利的人也將永遠存在。

然而,就像所有的套利機會都會慢慢消失一樣,一個人的善良也是有限的。當他被一次次套利後,就會變得理性,也就不會那麼容易上當了。

其實,所謂的成長,不就是一個善良的人不斷被套利,一直在吃虧,為了保護自己,不得不成熟,不得不理性的過程嗎

Ps. 你生活中是否有被人套利或套利成功的經歷?你還知道哪些套利的例子?歡迎給我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