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重慶做「純改善住區」,這個樓盤做了3件事

在藍光水岸公園的居住屬性中,描繪著這樣一種生活:清晨醒來,陽光灑在床上,當你站在居於公園環伺的陽臺上,磨好的咖啡已經送來,新的一天正式開始;中午,伏案的你感到一絲疲倦,走到落地窗前眺望眼前的自然美景,一杯咖啡,悠享午後時光;晚霞初上,霓虹四起,駕車回到家中,園林靜謐、月明星稀,在蛙聲中卸下一身重擔,與家人共享晚餐,而後伏案工作,一杯咖啡伴你入夜。後來的我們雖然忙碌“未減當年”,卻提前享受定製般的生活。

藍光水岸公園到底有何魅力?

初見驚豔 再見傾心

初入示範區,央巨大水景如鏡如湖,交相輝映。建築倒映水間,依水臺伸入靜水,可見水面蒸騰起陣陣煙雲,薄霧綿綿,越過其間,浪漫生動。

穿過銷售大廳,順著蜿蜒通透的走廊,在推開門的那一刻,好似初見名山,豁然開朗,告別塵世繁雜,頓然進入空明之境,心生閒逸。

繼續信步往前,對面的廊屏才是主角,一方原窗中間嵌映著層巒聳翠般疊石,煙燻霧繞,如臨仙境,印著山巒之景,如山澗清溪,細細簌簌,精妙自在,如同山河畫卷,飄然鋪開。

在南重慶做“純改善住區”,這個樓盤做了3件事

經由此園,開門見山的空靈震撼之感一過,接踵而來是清心致遠的,靜謐舒緩之感。隔水岸問山,煙霧時時更新,如蓬萊閣般,每踏下一步,就像踩在雲上,生怕一不小心漏了下去。景緻千迴百轉,山環水繞,路過“平步青雲”石階,逐步攀登,愈加放達,芳草地旁,回頭便是山水庭院,多重立體景觀,剝換生姿,盪漾山溪,好生動的一幅圖景。

在南重慶做“純改善住區”,這個樓盤做了3件事

社區內打造新亞洲風情園林,既汲取東方園林的古典雅韻,又融合西方園林的簡練風格,體驗區更設置了多種玩耍遊樂之處,開闊空間、陽光草地、人性化互動空間。送幾眼山泉之靈動而入夢,體會歸心居水山,於水岸之畔,歸於自然的真正愜意人生。日夕與鶯荷為伴,朝暮共風月齊舞;繩樹間以為時,舉目常品萬里雲。

藍光為南區的改善性住房花了多少心思,做得有多精緻,想必不用再贅述了。

在南重慶做“純改善住區”,這個樓盤做了3件事

藍光水岸公園背後的三重邏輯

藍光水岸公園因何得名?背後大有學問。

第一重:源起水岸

重慶是山城,而江河是重慶的血脈,這座城市浸潤在兩江的福澤中,繁衍生息。城市的洪流剷平了一切,繁華與霓虹包圍著整座城市,唯獨江河,是唯一靜謐的所在。水成了最珍貴的資源,逐水而居也便是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項目位於巴南區龍洲灣,坐擁純正的水岸之景,攬盡芳華;花溪河穿流而過形成獨有的半島灣區地形,將項目囊括其間,滋養潤澤。

第二重:升級公園

公園,是城市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一個公園,往往帶來的價值不僅僅是生態的景觀,還能帶來身心的舒暢,讓人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人們在面對鋼筋水泥的高樓叢林,產生了很多的不安和厭倦,反而對自然和綠色山水的追求更為強烈。

項目旁有五大不同主題的公園環伺,包括巴文化公園、大山村公園、高爾夫公園、河濱公園、以及花溪動步公園,在如今許多住宅產品蹭“公園地產”的熱點的當下,水岸公園實至名歸,用豐沛自然資源交織人居生活,自稱城市與自然深度融合的生態系統,為業主呈現富氧半島居住區。

在南重慶做“純改善住區”,這個樓盤做了3件事

第三重:“匠心”藍光

秉承一貫的“產品主義”和“匠人匠心”產品觀,藍光一直深耕產品線,形成標準化體系,持續提升產品競爭力。

“公園系”是藍光地產經典產品系,同時也是藍光住宅產品轉型升級力作,定位城市中高端“改善型”客群,藍光用一座座公園式的森林運動住區,為城市樹立人居新標杆。縱觀西安藍光公園華府,成都藍光公園華府以及昆明藍光水岸公園,每一座“公園系”產品,在充滿禪意的山水隱逸之境中融入現代西方文化的景觀美學,藍光“公園系”正在深入實踐從都市到公園的生活理念。

在南重慶做“純改善住區”,這個樓盤做了3件事

一條老路的新城市狂想

在藍光水岸公園本身的產品力背後,我們還能看到什麼支撐點呢?

眾所周知,渝南大道一直在南區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全長17公里的渝南大道是重慶主城區的南大門,同時也是連接巴南、南岸、大渡口的交通樞紐,直接聯繫南坪、龍洲灣、魚洞、李家沱四大組團。整個渝南大道背靠南山,擁有巴南區腹地為其提供的大山大水的廣闊天然資源,以及南山、小泉歷史人文資源。此外,還擁有傢俱交易市場、西部國際汽車城等六大綜合市場。

以渝南大道為首,串聯起整片區域的毛細血管網。藍光水岸公園坐擁十橋(魚洞大橋、馬桑西大橋、白居寺大橋、鵝公巖、菜園壩、嘉華大橋、渝澳大橋等)七道(巴濱路、龍洲大道,南濱路等立體交通體系)三軌道(3號線、5號線、12號線),接駁主城南坪商圈、解放碑商圈、楊家坪商圈、觀音橋商圈。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讓南重慶實現與周邊區域快速通達,形成“一小時經濟圈”。

在南重慶做“純改善住區”,這個樓盤做了3件事

居於此,藍光水岸公園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自然承擔起南區改善的重任。

南區純改善住區不負其名

貝聿銘說:“最初是我們創造了建築,後來是建築改造著我們。”

當房屋的價值突破了居住功能,成為一個生活系統,它賦予人們的是一種生活方式。事實上,改善社區的最大價值可能並不在於其有形的景觀、環境、建築和裝修,而在於其無形的生活圈層和社交圈層。

該區域集合南區各高校、行政單位等素質人群,也集合了周邊大量知名企業。古有“孟母三遷,擇鄰而居”,無外乎遷於此類與政商為友的良善之地,育德育人,圈層更加純粹獨立。

同時,對於一個品質社區而言,適宜的規模讓高端社區擁有足夠的圈層空間,建築美感,園林景緻,又不失私密與安全,建築格局也能夠更加的合理。

在南重慶做“純改善住區”,這個樓盤做了3件事

作為區域內少有的主打改善的項目,水岸公園建築密度僅有29%。南北通透設計的洋房產品臨河而建,不僅將小區內樓間距擴大,也令高層居者視野開闊。自然的採光、良好的通風,令洋房與高層的居者都能推窗即見雅緻的疊溪園林景觀,還充分保障了業主的居住舒適度與私密性。

同時,在面積上也做了更多人性化的加持,所有高層面積均在100㎡以上,洋房的面積更為可觀,滿足全家人對空間的較大需求。

在戶型上,藍光花了大功夫。以洋房底層戶型為例,該戶型為4室2廳3衛,套內面積約:134㎡,採用三套房設計,套房臥室直通陽臺、後花園,陽光與花香徑直漫入,超越墅質生活;6米大通廳,雙面通透設計,門廊串聯花園與客廳,採光與通風實現雙重優化;大面積外凸陽臺,270°三面採光,大橫式飄窗主臥,約3m橫式飄窗設計,L型廚房空間闊綽。以公園的名義,把家安置在綠意圍合的謐境裡。

在南重慶做“純改善住區”,這個樓盤做了3件事

項目根據三個地塊的區域特點及屬性,將其分別名為清荷園、晴空園、暗香園,併成功植入彩虹計劃7大系統,在社區公共活動空間暢享無線wifi,1000 ㎡悅夢全齡段兒童樂園;300m的悅氧跑道,結合健康環步道設置健康服務加油站,以及獨特的夜跑系統為青年一代創造個性與活力並存的戶外天地。

《論語》·雍也篇裡提到:“仁者樂山,知者樂水。”藍光水岸公園築就重慶濱水半島住宅的樣板,讓身處繁華都市的人群身心終於有所歸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