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那些年天天撿漏?撿了40年,馬未都撿到身家100億!

收藏:那些年天天撿漏?撿了40年,馬未都撿到身家100億!

馬未都,人稱“馬爺”,有“京城第一收藏家”之美譽。馬未都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其收藏生涯,至今個人藏品已有數千件(套),並一手創建了中國第一傢俬人博物館——觀復博物館。

收藏:那些年天天撿漏?撿了40年,馬未都撿到身家100億!

1976年,“文革”結束的時候,馬未都21歲,正處在精力旺盛的年紀,他和城市裡的同齡人一樣,成為一名工人,下班後,馬未都喜歡揹著包獨自去淘各種老玩意兒,只要是老的東西,他都喜歡,看見了就邁不動腿了。至於為什麼喜歡,他沒有想過,也許就像今天有的人喜歡網絡遊戲,美食,旅遊一個道理。

好在他父母的收入在當時還算是比較高,每個月也有近200塊的工資,所以,並不需要他來養家,對他也不太乾涉,由著他的性子“玩兒”。進入80年代後,當週圍的朋友們努力在攢錢買電視機、錄像機的時候,馬未都卻仍為那些古老的玩意兒“執迷不悟”。

收藏:那些年天天撿漏?撿了40年,馬未都撿到身家100億!

馬未都說,年輕時很少打眼。不是因為眼力好,更不是吹牛,因為當時真品都少人問津,就沒有人會費心勞力地去作假。而當時的價格,用今天的眼光看,確實是天天在撿漏。1987年,琉璃廠虹光閣裡有一個雍正官窯的盤子,不到500塊,卻好久都沒有賣出去,當時公務員的收入每個月也就兩三百塊了。

但是今天,這樣的一個盤子拍賣到幾百萬也稀鬆平常。就這樣,馬未都走在他人的前面,從各個地攤上收藏來了今天博物館裡大多數寶貝,用價值連城來形容應該也不為過,有人根據馬未都的藏品質量和數量預估,總價值已超過百億元。

收藏:那些年天天撿漏?撿了40年,馬未都撿到身家100億!

1997年,中國第一傢俬人博物館——觀復博物館走入公眾視野,馬未都的身份也就正式轉變為館長。現在,觀復博物館已在上海、廈門和深圳設立分館。2005年,觀復博物館開始實行理事制度,由董事會承擔博物館的盈虧經營。隨後馬未都又開始了博物館的冠名權,傢俱館、油畫館和工藝館等已經先後獲得了冠名權,為博物館持久的良性循壞提供了資金上的保障。

收藏:那些年天天撿漏?撿了40年,馬未都撿到身家100億!

從70年代開始收藏,一直到80年末,馬未都的收藏就源於他對文物單純的熱愛,從97年開創博物館至今,艱難的維持並不斷地探索發展,為中國古代藝術品的保護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收藏:那些年天天撿漏?撿了40年,馬未都撿到身家100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