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關羽引以爲傲的一件事件,對秦叔寶和尉遲恭來說是常事

關羽因策馬衝鋒,斬殺顏良於萬軍之中,梟首而歸,袁軍將領無人能擋,這樣的戰績很多人說關羽才是三國第一猛將,因為呂布,趙雲,馬超等我們熟悉的很多事情都是小說杜撰出來的,但是關羽這件引以為傲的事情,在隋唐時期對2位武將來說,那都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此2人就是秦叔寶和尉遲恭。

三國中關羽引以為傲的一件事件,對秦叔寶和尉遲恭來說是常事

秦叔寶以勇武過人而遠近聞名,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帳下任職,後隨裴仁基投奔瓦崗軍領袖李密,瓦崗敗亡後轉投王世充,因見王世充為人奸詐,與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被唐高祖李淵安排到秦王李世民府上任職。李世民對秦瓊的英勇早有耳聞,對他十分禮遇,據新舊唐書記載,秦瓊每次隨李世民征伐,敵陣中常有炫耀自己兵強馬壯的武將,李世民就讓秦瓊前去,單槍匹馬常將敵將斬殺於萬眾之中。

三國中關羽引以為傲的一件事件,對秦叔寶和尉遲恭來說是常事

“為朋友兩肋插刀”,其來歷是秦叔寶為救朋友,染面塗須去登州冒充響馬,路過兩肋莊時,在岔道想起老母妻兒,猶豫片刻,一條路去汝南莊,一條路去登州,一條路回家門,最終還是為朋友,視死如歸去了登州,秦瓊的深重義氣就被人們傳為“兩肋岔道,義氣千秋”。隨著時間的推移為朋友兩肋莊走岔道”這句話傳來傳去就變成了“為朋友兩肋插刀”了。

三國中關羽引以為傲的一件事件,對秦叔寶和尉遲恭來說是常事

尉遲恭年少時以打鐵為業。後參軍討伐暴亂兵眾,以勇猛聞名,後被劉武周收到自己麾下,擔任偏將。在與李唐戰爭中歸唐,李世民攻打王世充時,尉遲恭和李世民兩人去觀察敵情,王世充發動了步騎數萬人來圍攻,王世充的驍將單雄信帶領騎兵直奔李世民,尉遲恭躍馬橫刺,將單雄信挑落馬下,救李世民於萬軍中,凱旋而歸。攻打竇建德時,見敵將所乘良馬是隋煬帝御馬,李世民令尉遲恭去奪取。尉遲恭僅帶兩騎從人,直入敵陣,將敵將連馬帶人一起擒回,十萬敵軍概莫能當。

三國中關羽引以為傲的一件事件,對秦叔寶和尉遲恭來說是常事

2人都有萬夫不當之勇,對於誰厲害,看過小說的很多人知道,尉遲恭在前期對唐作戰中,日搶三關、夜奪八寨,所向披靡,但在秦叔寶來後,尉遲恭下的城池,被叔寶一天之內奪回。後來三鞭換兩鐧,結果是敬德吐了血,秦瓊忍住沒吐,從這看,還是秦瓊略勝,當然歷史上2人在美良川交手過,就是秦瓊將尉遲恭擊破,斬首兩千餘級。

三國中關羽引以為傲的一件事件,對秦叔寶和尉遲恭來說是常事

論勇武秦叔寶與尉遲恭不差關雲長,但在統軍能力和戰績方面都是沒有關羽表現出彩,關雲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秦叔寶和尉遲恭更多的是統領玄甲軍保護李世民的安全,所以是以勇將、鬥將而非名將,另外後代皇帝對關羽的加封和《隋唐演義》小說原本不如《三國演義》深入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