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以若爆發戰爭,局面將何去何從

無論是在口頭還是實際行動上,以色列都堅守自己的“紅線”,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以色列決不允許伊朗把敘利亞變成他們的軍事基地。另一方面,伊朗也同樣態度堅決,希望能夠達成上述目標。當下以色列、伊朗截然不同的目標和同樣堅決的態度,使得雙方在敘利亞的代理人戰爭一觸即發,是時候來思考這場戰爭將會以何種形式爆發、又會帶來怎麼樣的後果。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和當時最強大的阿拉伯國家埃及簽訂了和平條約。在這之後的45年中發生的大部分衝突,其實是以色列在與非政府組織對抗,其中包括與伊朗代理人真主黨之間的長時間、低強度衝突,以及以色列2006年在黎巴嫩南部進行的軍事行動。如果伊以戰爭開打,就意味著這段和平的終結。那麼,伊朗會選擇直接進攻以色列還是通過真主黨與以色列交鋒?

目前來看,伊朗政府有理由直接進攻以色列。首先,伊朗如果通過真主黨進行導彈戰,它將無法阻止以色列繼續進攻伊朗在敘利亞的基礎設施。其次,真主黨內部瀰漫著厭戰情緒,因此伊朗要麼直接開打,要麼把以色列也拉入戰火中。

真主黨成員主要來自一個人數不到200萬的地區。1982年到2000年間,這個地區年輕人之間的流血事件都與真主黨有關。2000年,以色列從黎巴嫩南部撤退,馬龍尼禮教會支持的民兵組織瓦解,因此流血衝突暫時停止。六年後,真主黨在與以色列的衝突中損失了成百上千名成員,衝突重新爆發。此後,真主黨在敘利亞土地上開始了內戰,直到今天仍在繼續。只要看看與真主黨有關的媒體網站,就能發現這場可能是真主黨歷史上最血腥的戰爭非常不得人心。

根據人口統計數據,在黎巴嫩,什葉派出生率銳減(在伊朗也是同樣)。2004年時,出生率已經低於人口置換率。這就意味著,新的徵兵將面向已經歷過家人喪生之痛的家庭。

所以,伊朗政府更可能直接進攻以色列。由於伊朗空軍技術落後,而且很難從伊朗派軍 (會在半路上被以軍攔截),伊朗可能會選擇導彈戰。伊朗的導彈戰與以色列空軍的回應將暴露兩國的弱點。相較以色列,伊朗人口眾多,國土面積遼闊,然而伊朗仍面臨著窘境。

伊朗出口的九成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氣是通過哈爾克島的港口,而伊朗從石油和天然氣出口中獲得的稅收,至少佔據了政府支出的40%,以及外匯儲備的50%左右。此外,伊朗東部的阿巴斯港控制著伊朗九成的集裝箱貿易,保證了伊朗民眾的生活質量。因此以色列空軍很有可能已經考慮如何攻擊伊朗的這兩個重要港口。

這場戰爭一旦打響,對於其周邊國家也將是毀滅性的。因為以色列在攻打伊朗時,可能不得不同時攻擊黎巴嫩、敘利亞甚至是伊拉克的機場,來防止它們幫助伊朗進行軍隊和武器運輸。

另一方面,以色列的問題在於它國土面積小而人口稠密,尤其是沿海地區。但以色列擁有一項優勢:民眾在對抗伊朗的問題上支持政府。而伊朗情況或許就不同了。一旦開戰,伊朗民眾將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價。沒人知道局勢將如何發展。或許伊朗政府會選擇避免與以色列開戰,來防止國家走向下坡路——而以色列方面,則決不會主動和伊朗開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