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和小米的差距有多大?

Hu桀

成立8年的小米在忙著上市,成立15年的魅族在忙著裁員為實現盈利而苦惱,魅族手機的出貨量是小米的零頭,這就是現實的寫照,這是真實的差距。

根據旭日大數據的統計,2018年第一季度國產品牌出貨量排行榜TOP25,小米的出貨量達到2336萬部,而魅族的出貨量為326萬部。魅族手機的出貨量現僅僅是小米的零頭了。

魅族與小米的差距越拉越大,造成這種局面跟兩個公司的領導人分不開,黃章和雷軍的水平決定了魅族和小米這兩家公司的上限。大家都知道,多年以前雷軍想投資黃章的魅族手機,並向黃章推薦了是谷歌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的林斌並希望黃章能給出5%的股份吸引林加盟,然而黃章拒絕了,現在林斌成為了小米的二把手,持有13.33%的小米股份,就算以500億美元計算,林斌的身價也有66億美元,超過整個魅族的估值


黃章只有高中學歷,而雷軍用兩年時間修完武漢大學的本科學分,自己寫的書還成為了教材。雷軍還帶領金山上市,創立過卓越亞馬遜,投資過YY、UC等知名的產品,領導人的水平決定了兩個公司的巨大差異。



萌哈科技

打開今日頭條搜索「找靚機」,關注我們,每天分享各種數碼評測信息,互動還送獎品哦!

就現在來看吧,小米正在準備上市,魅族去年虧損,靠魅藍實現了盈利。如果這個問題早幾年問的話,兩者還是很有可比性的。

但現在來看魅族高不成,低不就,頻繁被自己家的魅藍實現彎道超車,我不是很看好。特別是15系列的問世,簡直是魅族這幾年遭遇的縮影。總有種沒更上時代節奏的感覺,早些16:9遍地,魅族的16:10小胖屏幕確實是個好東西。但是來到了8102年,這就有點尷尬了。

但也不能忽視魅族的是有技術積澱,魅族15就是安卓陣營第一個做到媲美iPhone震動手感的手機。反觀小米可能沒有那麼多黑科技,但確實和市場趨勢結合的最好的存在。Mix系列的演化就是最好的體現,提高良品率和產品的實用性。

讓商品賣出去才是商人的原始動機,也有人會說魅族的追求和小米不一樣,但是這說是魅族的追求,不如說是黃章自己的追求。用個人的想法變相綁架了整個魅族,當這個想法是好的,對公司有利的,這就是好事。可以舉一個例子就是喬布斯,喬老爺子,正是靠著他的偏執才能成就現在的蘋果。但是摸著良心告訴我,現在的魅族正在走向神壇嗎?

在絕地求生裡面追夢的基礎不也是有一身能用的裝備和一輛車嗎?脫離物質談夢想,忽視現實沉浸幻想,這真的好嗎?

魅族和小米的差距有多大?

一個準備上市,一個還在裝睡。


找靚機

早期的小米和魅族可謂是兩位老冤家,當時好多煤油還看不上小米,說小米的外觀醜,是屌絲專用機,確實那時的魅族可謂國產手機中的一股清流,說外觀漂亮、設計追求極致也只有魅族了。

現在的魅族無論是熱度和銷量都已經被小米甩掉一大截了,現在的魅族想超越小米談何容易?

  1. 手機銷量營收上魅族和小米已經不是一個等級;

  2. flyme對比MIUI,MIUI聯網激活2.8億用戶魅族3000萬左右;

  3. 魅族有的東西小米全部都有,小米有的大部分魅族都沒有,如電視,盒子,筆記本等;

  4. 米家已經是全球第一大智能家居平臺,魅族雖然也有但比起來差得多;

  5. 小米支付,小米金融,小米影業等魅族都沒有;

  6. 小米去年營收1000億魅族200億;

  7. 魅族沒有爆款沒有突破,而小米有小米MIX並且開創了全面屏;

  8. 雷軍已經成了全網第一網紅,黃章呢?

2016年開了一年的發佈會李楠說是戰略失誤,2017年的魅族Pro7系列你是什麼失誤?

魅族幹不過小米主要在於戰略佈局失誤

黃章的心思全在於怎麼懟小米,連發佈會都是明懟小米的,太注意小米的腳步的結果就是一步一步跟著走,小米出什麼魅族也出什麼,可是想要後發先至?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後發先至?

反觀雷軍呢?佈局大的嚇人,能在2014年這個小米稱霸中國的時刻,雷軍決定搞MIX和搞澎湃,這一點上,黃章就根本無法想象。

除了開創全面屏和自己研發處理器之外,小米的戰略優勢在於打造了小米生態鏈,不僅僅只做手機,小米的野心是小米產品可以囊括你的生活起居。當然,做這些也一定要做好,要體現小米的品牌。

迄今為止,小米生態鏈已獲116項工業設計大獎,其中米家LED智能檯燈榮獲2017德國iF設計金獎,小米米家電動滑板車榮獲2017德國紅點最佳設計獎。MIOT平臺聯網設備總量超過6000萬,已成為目前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平臺!”

據Strategy Analytics最新調研報告,小米可穿戴裝備,2017年Q2銷量位居同品類全球第一,超越Fitbit和Apple!

還有就是線上線下的銷售,小米是線上為主,線下為輔,去年小米開始著重線下,今年主流旗艦小米6到中高端小米5X全部主打美顏拍照。是因為小米深知自己缺乏年輕女性這一塊市場,特地請吳亦凡來代言小米全線產品。

反觀魅族,真的只是跟著小米走。小米發佈5X,魅族就發佈Note6,完全沒有自己的戰略部署,這樣的打法,遲早藥丸。

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一起交流哦~


科技公子

要是說起小米和魅族之間的差距有多大,可能放在前幾年還沒有人願意相信,小米一個剛成立沒幾年的小公司,怎麼還會比魅族都厲害呢,其實這幾年小米與魅族之間的差距是越來越大了。我認為造成差距的原因如下。

1.魅族沒有一款能拿的出手的處理器,這也是導致魅族在眾多國產手機中沒有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原因了。可以想想一下,每次你發佈一款手機看到手機的做工啥的都是挺好的,但是每次都是聯發科的處理器,讓人看了都沒有購買的慾望啊。

2.外觀,說起魅族手機確實很有設計,但是這個設計持續的時間太久了把,尤其是在魅藍note3的時候發明了腰園鍵之後,基本上魅族的旗艦和千元機都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別,你都不知道哪個是魅族的旗艦手機,哪個是千元手機,基本上都有一個大眾臉。

3.領導和戰略,魅族的領導人是黃章,說起它,我還是蠻敬佩的,學歷並不是很高,但是能做的魅族這樣的規模,確實是非常的了不起,真的。但是黃章的領導才能和戰略思維確實不行,沒有可行的路線和方法,魅族的情況稍微好點就去閉關,魅族不行了,就趕緊出山,這樣我感覺所有的精力都沒有放到產品上去,還有一點朝令夕改,本來李楠在魅藍做的好好的,剛剛和魅族分家還沒一年,就又合併了,難道不知道一直這樣反覆的改變戰略計劃對企業的影響是很大的。

現在小米都開始準備上市了,市值估價1600億,而魅族還不過區區450億,這個差距是非常大的,所以魅族想要發展,一定要從自身上找問題。大家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可以在下方留言哦,咱們一起討論。


千帆辰

我講一下我自己的親身經歷。足夠說明問題。以前我是米黑。

本來在別人評論下面回覆的,後來發現一大段文字發不了。我手打的好多內容都沒有了。後來翻著頭條又看見本貼,想著大晚上沒什麼事,就當回顧生活了。

我老婆是我大學同學,大一的時候,那時候手機更新換代也蠻快的,我老婆的HTC翹下巴粉色的手機特別卡,做出租車丟了,我老婆想要個流暢不卡的,當時研究了好久,推薦她買了小米2s,當時沒多想,只想性能好一點,用的久一些。實際上2s用的很好,後來他們宿舍也有一個女生換手機,不知道女生的心裡在作怪,不願意撞衫所以不願意用同樣的手機,或者其他原因吧。我們那個女同學沒有聽取我們的建議,自己挑了魅族的mx2(應該是這款,就是當時跟小米2s同時代PK的,如果記錯了勿怪。)價錢當時小米2s電信版好像是2299,她的魅族mx2好像是2499?記不太清楚了。網上都可以查到。這不是重點。反正魅族貴一點。


女同學買來之後就一直說自己魅族手機怎麼怎麼好,怎麼怎麼好有逼格,剛好那時候魅族確實是國產手機裡很有設計感的,確實做工設計什麼的確實比小米好。結果後來劇情就反轉了。

巧了他們倆手機屏幕都有問題,我帶著我老婆去小米之家,一會就免費換了一塊新屏幕,沒怎麼耽誤使用,售後服務非常好。而那個女同學跑了好幾次魅族專賣店,都沒修好。反正最後也是解決了,只不過週期太長。到了大二還是大三來著,魅族越來越卡,我老婆的2s用著一直好好的,每個月都會收到最新的系統更新。

後來小米出了好多周邊產品,移動電源什麼的,因為我們用2s感受很好,剛好小米的產品性價比很高,移動電源什麼的我們都買了。後來魅族也跟著小米學做移動電源,但是反響很一般。因為一開始的魅族總是說自己有設計有逼格,賣的貴,不走量。後來阿里投錢了,魅族有錢,開始學小米大規模走量,生產了魅藍等等的產品,開始走量了,好多人看著外觀買了魅藍note,確實比紅米漂亮,但是那時候魅族已經開始瘋狂追求出貨量,品控很差,各種信號不好,按鈕鬆動質量問題。而且小米當時已經在全方位產品佈局了,魅族卻只針對小米,從發佈會就可以看出來,白總和李楠就是喜歡懟小米。開個玩笑吧:小米的眼裡是沃爾瑪,魅族眼裡只有小米!

然後,我們畢業了。在結婚之前,我給老婆買了當時最新的iphone6s plus,我老婆給我買了小米note頂配版(花3100元買小米,絕對是被小米感動的。)包括後來家裡的路由器插線板什麼的也是買的小米。當初我老婆的小米2s,至今我老婆依然放包裡做備用機使用,定期依然收到更新,依然很流暢,而當初跟她一起買的魅族的舍友,那魅族早就不知丟哪了去了。

我想說,魅族落後於小米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點兩點。最起碼小米性能好,MIUI一直更新,一直沒有放棄客戶,小米之家服務細緻到位,小米全方位佈局,產品線齊全。這也是我們這幾年對小米黑轉粉的原因吧。

(以上內容全是客觀事實,純手打,可能時間上有偏差,但絕對真實。)


月下聞簫

今天,有人提出了一個問題:小米發佈會萬眾矚目,mix驚豔四座。魅族發佈會卻連消息都沒有,只知道又發佈了款新機。為什麼魅族現在和小米的差距越來越遠?

引人唏噓。

當初憑藉一個故事,魅族死死的綁定了小米,黃章被包裝成了徒手感知0.007mm的世外高人,教會了蘋果小米做手機,引發了中興OPPO華為的抄襲。然而今天的境況卻是:魅族又裁員了,而且規模很大!

據新浪科技報道,公司進行新一輪裁員,比例為10%左右,幾乎每個部門都有涉及。反觀,如今的小米已經擁有上萬員工,工程師團隊仍然在急速的擴張。真有點恍若不是一個時代的感覺。

差距有多大?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又是什麼?

魅族註冊了很多藍v,小米培養了很多公司

關於魅族的現狀有不同角度的看法,一種看法是魅族從出貨量幾百萬臺的規模到了出貨兩千多萬臺的規模,算是進步的。另一種看法是兩千多萬臺的銷售規模卻反而虧損,之前幾百萬臺規模時還日子很滋潤,所以看來是退步的。

網友“友化說”曾經提出過一個觀點,衡量一個公司是否健康得有三個標準:1、人員結構穩定,沒有出現大面積人員流逝或裁員的局面,所謂的人員結構優化應該建立在後備人才儲備已經成熟的情況下,能夠實現人員切換無縫銜接的情況。

2、公司具備良好的盈利能力,根據現階段公司的經營情況一般分為主業和孵化業兩種業態,主業有盈利模式孵化業有多元化盈利能力。

3、公司擁有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創新投入,並且其前景廣闊有巨大的符合公司發展道路的技術規劃。

在友化說看來,魅族與小米的差距越來越遠,無非就是一個氣量問題,企業的風格很大程度取決於老闆的風格,如果老闆的思維發散資源廣,定然企業是橫向擴張比較多佈局龐大,如果老闆的思維單一固話一根筋,那麼其企業必然擅長做一個精緻的小而美的企業。

小米的後來居上讓囧王為之氣結,所以放棄擅長的小而美要去對標小米的佈局甚至產品結構,結果是生態鏈佈局草草收場,對標的產品結構雖然出貨量提升迅猛但是客單價乃至利潤都大幅度縮水甚至虧損。根據去年10月份天音控股入股魅族時披露的財報,魅族2015年全年營收168億,淨虧損超過10億;2016年上半年營收70億,淨虧損逾3億。

當小米旗下的生態鏈公司不知不覺已經接近百家,估值超10億美金的獨角獸公司接二連三湧現的時候,魅族在生態領域的建樹有兩個:第一,註冊了很多官微賬號。第二:搶先在正牌的“米家”品牌出現之前推出了一部山寨的“米家行車記錄儀”,當然這款產品口碑極差,不知是不是魅族有意為之。

據媒體的報道,魅族已經關閉了在深圳的智能家居部門。魅族註冊的這些藍V都永遠停留在註冊的那一刻,至今一條微博沒有發出過,或許他們唯一的存在價值就是實現了一次互聯網的營銷需求。

差距,出現在誕生的那一天

客觀來說,魅族和小米的確是兩個在最初可以相提並論的品牌,客觀的說魅族成名在前。在所謂的安卓原生系統大行天下的時候魅族就用FLYME收穫了不少用戶的芳心,在那個時代魅族通過自身FLYME結合煤油論壇的互動,一個小而美的品牌和一個團結的粉絲群體已經成為一個完美的閉環,所出必然精品,但凡出的新品必然被眾多粉絲用戶,煤油曾經是最早的手機粉絲代言詞。

如果不是一次次的由於黃章的因素,魅族的互聯網營銷就算不是頂級,也能算進一流陣營。

而魅族的營銷,也從之前的“煤油”營銷,逐漸變成了用盡各種辦法博眼球,被媒體譏諷為“獨角戲”。很多人應該記得,魅族曾經故意將酒店接待設置在小米發佈會的門口,也曾故意將大巴車和美女堵在小米辦公樓,也曾用大巴到華為發佈會現場鬧事。

然而營銷只是一個企業的表面工作,背後起到決定因素的,是一個公司的產品、戰略,以及格局。

當魅藍成為魅族唯一拿的出手的機器大行其道的時候,小米已經不再關心簡單的出貨量,將精力放在了技術創新上,小米MIX的驚豔天下足以證明了小米已經擁有世界超一流的研發水平。

而今年年初,小米自主研發芯片浮出水面,眾人驚詫。這意味著世界上同時擁有手機和芯片研發能力的超級玩傢俱樂部,從原來的蘋果、三星、華為三家,增加了小米一家,四分天下中國獨佔其二。

舉世震驚,當然也終於明白了小米的目標,小米要躋身的是世界超一流陣營,而不是在推銷員和碰瓷泥潭裡打滾的人為伍


遊戲問千機

應該說黃章和雷軍的差距有多大。

黃章的性格比較倔,高一時被學校開除,沒上過大學。他個人對電子產品非常痴迷,十六歲時被父親“趕出”家門,隨後黃章去深圳打工,幹過很多低收入工做。2002年在一次機會下黃章做了新加坡合資企業愛琴公司的總經理。黃章快速的做出了爆款產品MP3,後因和大股東觀念不和,黃章辭職。2002年後期創辦魅族,生產MP3產品,2006年黃章意識到智能手機即將到來,放棄MP3,全力研發智能機。



雷軍是一個學霸,二九歲成為金山總經理,那時馬雲馬化騰都還是普通人。雷軍在2006年也意識到了移動互聯網即將到來,他和黃章的做法不同,雷軍投資了大量做移動網絡方面的公司。是當時著名的投資人。

那時雷軍看上了有工匠精神的魅族,與黃章兩人長談過很多次,他倆心心相惜,黃章在辦公室冰箱裡放了雷軍愛喝的可樂。後來投資沒談成,黃章是個比較獨立的人,不希望別人插手自己的公司。


2011年雷軍創辦了小米科技,一炮而火。讓黃章很不服氣,覺得雷軍盜取了他們聊天時自己對智能手機的想法。一直把雷軍當敵人,每次發佈會都要嘲諷小米一番。

黃章和雷軍的區別就是格局,黃章一直想做一款小而美的手機產品,手機行業是個贏著通吃的行業。不允許這樣做。

雷軍對手機行業的理解更準確,他在小米手機火爆時,推出了紅米,快速的提高出貨量,在手機零部件談判中有了話語權。後小米又投資了大量硬件企業,一起發展,形成了生態鏈。像小米手環 小愛音響 掃地機器人等。

雷軍是個做大事的人,不把自己侷限在一件事情上。

黃章作為普通人是優秀的,作為企業家,他容易侷限自己,脾氣不好,發起火來,自己的粉絲都罵。以前黃章在科技行業地位很高,由於不能控制自己性格,多次說出傷支持他粉絲的話,慢慢的失去了人心。

企業做成什麼樣還是人決定的,魅族日落西山。小米冉冉升起。這是對兩個人最公平的評價。


百舌說


我們先來看看兩家企業的成績。在這裡我不談到銷量和營利,因為個人認為大≠強。

小米:小米的成績多種多樣,我說說我個人覺得佩服的和客觀超越魅族的。

1:產品吸引力,早期來說魅族憑藉出色的外觀和flyme的優秀可以和小米分庭抗禮,手機圈類最大的互噴戰爭也是米粉和煤油對噴,像現在花粉和米粉一樣,可以看出來粉絲最大的就是這2個群體了,說明一開始起步的時候其實雙方都差不多。但是現在來看,小米要比魅族強太多。mix,米6,這2款旗艦就足以在高端全面壓制魅族,中低端來說,憑藉高通驍龍652和625兩款神u,紅米更是吧魅藍打出翔。小米手環也壓著魅族手環摩擦,只要是同類產品,魅族就沒贏過……魅族最近出的flow耳機不瞭解,但是小米旗下1more耳機的三單元四單元早已並列全世界評分第一了。

2:資金鍊:小米的資金鍊要比魅族大太多,公司體量差距大,錢不夠,會影響你走得快走得慢,會影響你產品用料,會影響你開闢新道路,說到底,沒錢,失去了很多衝出困境的道路和機會。

3:雷軍和黃章的眼光:黃章的眼光和性格註定了魅族沒法和小米打持續戰,早期的mx系列很贊,和小米手機互懟幾個來回還有些餘力。可惜了黃章的心思全在於怎麼懟小米,連發佈會都是明懟小米的,太注意小米的腳步的結果就是一步一步跟著走,小米出什麼魅族也出什麼,可是想要後發先至?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後發先至?反觀雷軍呢?佈局大的嚇人,能在2014年這個小米稱霸中國的時刻,雷軍決定搞mix和搞澎湃,這一點上,黃章就根本無法想象。

4:人脈:成就事業一定一定少不了人脈,黃章的人脈我不知道,但是雷軍的人脈很廣……


奉魂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0年4月,是一家專注於智能硬件和電子產品研發的移動互聯網公司。“為發燒而生”是小米的產品概念。小米公司首創了用互聯網模式開發手機操作系統、發燒友參與開發改進的模式。小米公司在互聯網電視機頂盒、互聯網智能電視,以及家用智能路由器和智能家居產品等領域也顛覆了傳統市場。截至2016年年底,小米公司旗下生態鏈企業已達60餘家,其中紫米科技的小米移動電源、華米科技的小米手環、智米科技的小米空氣淨化器、加一聯創的小米活塞耳機,納恩博Ninebot的九號平衡車等均在短時間內迅速成為影響整個中國消費電子市場的明星產品。 小米生態鏈建設將秉承開放、不排他、非獨家的合作策略,和業界合作伙伴一起推動智能生態鏈建設。

小米是手機公司,也是移動互聯網公司,更是新零售公司。

看了這張圖,就更能理解小米所有的戰略。小米手機做得好,帶動了小米網的銷售,小米網做起來以後,又銷售了更多的手機給用戶,然後在小米手機裡預置了小米商城APP又再次拉動了銷售,簡單講就是爆品推動平臺,平臺又推動爆品,是一種良性互動的模式。


這是我們總結的小米模式圖,我們叫旋風圖,從圖上可以清楚看出小米的各個業務都是環環相扣,循序漸進,持續升維。

小米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麼?

第一是米粉文化,就是和用戶交朋友。其實和用戶做朋友是件挺難的事。第二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第三是鐵人三項,就是三項基本功:硬件+新零售+互聯網,第四是實業+投資,用生態鏈完善產品組合。小米生態鏈部門加上小米公司自己的投資部一共投資了200多家公司,覆蓋面可能遠超大家的想象。

2014年初聯合創始人劉德帶著十幾個人建立了生態鏈部門,陸續做了各種產品。現在手環做到了世界第一,空氣淨化器去年是中國第一,實際上也是世界第一。平衡車是世界第一,充電寶是世界第一,掃地機器人也是世界第一。

小米之家從去年2月份開了第一家,到今年8月份開了156家。目前開一家火一家 ,坪效非常驚人,僅次於蘋果,居世界第二。小米之家的目標是三年開到1000家,五年內營業收入力爭破700億。目前一家店平均200個平方米,平均營業額在6500萬到7000萬之間。

小米的價值觀是什麼?

第一是和用戶交朋友。第二要有合適的產品組合。第三堅持高品質、高性價比。

小米模式的核心是獲取用戶的信任。我的觀念是把產品做好做便宜,讓用戶不要思考,買東西的時候不看價錢,這樣的銷售效率才能做到最高。

小米生態鏈



迄今為止,小米生態鏈已獲116項工業設計大獎,其中米家LED智能檯燈榮獲2017德國iF設計金獎,小米米家電動滑板車榮獲2017德國紅點最佳設計獎。MIOT平臺聯網設備總量超過6000萬,已成為目前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平臺!”



據Strategy Analytics最新調研報告,小米可穿戴裝備,2017年Q2銷量位居同品類全球第一,超越Fitbit和Apple!




魅族,是智能手機廠商魅族科技有限公司的簡稱,成立於2003年3月;是一家國內外知名智能手機廠商,總部位於中國廣東省珠海市。公司致力於向消費者提供國際一流性能和品質的電子產品,並立足於中高端市場。主要產品有魅族pro7 7plus 魅族PRO6 Plus、魅族PRO6s、魅族MX6、魅族PRO6、魅族PRO5、魅族MX5、魅藍E系列、魅藍X、魅藍5s、魅藍5、魅藍note5、魅藍note3、魅藍metal、魅藍note2、魅藍3S、魅藍3等系列手機。

創始人黃章從小沉迷電子熱愛科技,魅族就是電子夢想和共贏理念的結晶。公司2006年被評為高新技術企業,2007年產值2億元,到2012年上半年產值就超過數十億人民幣。如果說喬布斯與其蘋果改變了全球手機產業,那麼黃章與魅族毫無疑問的改變了中國手機產業。

2015年9月23日,魅族在北京宣佈推出全新高端子品牌PRO,PRO將是未來魅族高端子品牌的名稱。根據魅族的發展策略,將會打造高端品牌PRO、中端機型MX以及子品牌魅藍三個產品系列。

2015年,魅族科技資產總額72.25億元,負債總額88.93億元,淨資產-16.68億元,收入168.01億元,淨虧損10.38億元。

總結一下1.評論區一直在拿魅族手機和小米手機對比,單從手機銷量營收上魅族和小米已經不是一個等級2.flyme對比MIUI,MIUI聯網激活2.8億用戶魅族三千萬左右,接近十倍的差距,並且MIUI9已經領先一大截。3.魅族有的東西小米全部都有,小米有的大部分魅族都沒有,如電視,盒子,筆記本等。4.米家已經是全球第一大智能家居平臺,魅族雖然也有但比起來差得多5.小米支付,小米金融,小米影業等魅族都沒有。6.小米今年營收1000億魅族200億這就是差距。7.魅族就是個賣手機的而小米什麼都幹。這就是差距


Hu桀

最初的時候,差距並不大,甚至可以分庭抗禮。現在完全不在一個級別了,原因主要兩點:一是高通和聯發科的差距,二是黃章和雷軍的差距。小米的佈局早幾年就開始了,各個價位的手機,幾乎獨大的充電寶和手環等,其他生態鏈的各類百貨。當然我覺得最具意義的是小米mix和小Ai音響,一個進軍高端獲得了國際輿論的高度認可(工業設計三大獎項大滿貫),一個即將連接小米佈局多年的一堆生態鏈智能硬件。雷軍的棋下的遠且大,並且為人低調謙和,反觀黃章,很少走到公眾面前,給人一種成天宅在家裡往同一套模具裡塞不同的聯發科的感覺。說到底,格局上的差異太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