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河源店村,位於隨縣新街鎮以西6公里的地方,與黑屋灣水庫相距約2公里。這裡是新街鎮轄區內歷史最悠久、最古老的集鎮,沒有之一。因為她的地理位置特殊,與安居鎮、環潭鎮、唐縣鎮、厲山鎮等周邊集鎮相距最近也有十餘公里,因此,這裡也曾經是隨棗七十二集鎮最繁華的集鎮。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然而,隨著社會的變遷,曾經繁華的集鎮已經開始變得蕭條,關於河源店的歷史傳說和故事,也漸漸被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2018年6月上旬,隨州文明網、領秀隨州《發現》欄目組走進河源店,探訪那些已經快被人遺忘的故事。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河源店的來歷

河源店以前並不叫河源店,而是叫棗樹崗,之所以叫棗樹崗,是因為當年這裡到處長滿棗樹。

遠在唐宋時期,一些南來北往、東進西出的客商,走到這裡累了,需要休息,因為這裡前不巴村後不著店,便有人在這裡的棗樹崗結草為棚,方便過往客商歇腳,後來到這裡歇腳的人多了,有人發現了商機,便在這裡開茶館、開飯館、開旅館、開商鋪,到明末清初的時候,經過幾百年的發展,這裡便逐漸形成集鎮。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古時候溠水能行船,從漢口來的船行至離棗樹崗不遠(現黑屋灣水庫)便再也不能上行,因此這裡便成為溠水河行船的源頭,再就是棗樹崗西北不遠地方的山腳,有個碗口粗的泉眼常年水流不斷,這個泉眼湧出來的水流經棗樹崗,並形成一條小河,河水與棗樹崗西邊的溠水相連,流進溠水。因為棗樹崗離這條小河的源頭不遠,加上週邊叫棗樹崗的地方很多,為了便於區別,當地人就把棗樹崗更名為河源店。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另一種說法是明朝時期,因為常年戰亂,地理位置特殊的河源店遭到多次戰亂後,人煙變得稀少,江西移民中的“祁、阮、江、何,黃、梅、陸、陳”八大姓氏遷徙到棗樹崗,他們分佈在棗樹崗周邊,後來江姓和何姓兩大姓氏集中在棗樹崗居住,於是這兩大姓氏便用各自姓氏(江、何)的一部分合併為“河,”然後棗樹崗成為這兩大姓氏在這裡重新起源發展壯大的地方,故名“河源店”。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河源店的露水集

河源店的生意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的整個歷史發展進程中,這幾乎比周邊任何一個集鎮都要好,這是毋庸置疑的,原因就在於河源店的地理位置特殊,處於安居、環潭、唐縣鎮和厲山的中心地帶,而且這裡相距那些集鎮都在十公里以上,過去完全靠步行的人要到那些集鎮去趕集,是極其耗時費力的,因此,河源店便成為周邊百姓趕集最理想的地方。

河源店除了有地理位置特殊的區位優勢以外,就是這裡物產豐富,各種瓜果蔬菜品種齊全,加上南來北往的客商多,各種貨物琳琅滿目,可以滿足周邊百姓的不同需求。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熟悉河源店的人都知道,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河源店的集市是雙日集,也就是說每月逢二、四、六、八、十為“熱集”單日為“冷集”,熱集的時候街上人滿為患,冷集的時候街上冷冷清清,而且熱集只有只有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這兩個小時的時間一過,整個街道就會像冷集一樣冷冷清清,這就是河源店有名的“露水集”,意思就是說從天亮到露水被太陽曬乾的這段時間為這裡集市最為熱鬧的時間。為什麼這裡的集市只有這麼短的時間,據說這也是與這裡的地理位置有關,前去趕集的人,尤其是外來客戶會提前一天趕到河源店,到開集的那一天進行買買,如果時間拖久了,就會趕不回去,因此,他們只能在這裡做一個多時辰(兩小時)的生意就要往回趕,久而久之,這裡就成了著名的“露水集”。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別看河源店的集市只是一個兩個小時的“露水集”,但這裡的成交量驚人,據當地老人介紹,鼎盛時期,小小的河源店每集就有近十個羊肉攤、七八個豬肉攤,每個攤位一天至少銷售一頭(只)豬羊,二十多個油條攤每個攤位每天銷售不低於二十斤灰面(麵粉),所有的貨物在兩個小時內銷售一空,由此足可以說明河源店當年的繁榮。

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開始,河源店的集市開始走向蕭條,但每年的臘月,這裡的生意又會恢復到以前的樣子。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趕豬墳的傳說

在河源店南部約1公里的小河邊,有一座墳塋,當地人管它叫“趕豬墳”。據說當年有一個河南人,趕著一群豬從河南經過河源店到安居販賣,走到河源店的時候恰逢大雨,河水上漲,這名河南人不慎掉進河中淹死,事後被當地幾名放牛娃發現其屍體,便就近在河邊一個小水坑裡將其掩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座墳被衝擊來的淤沙越堆越高,形成一個大土丘。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多年以後,這名趕豬人的兒子中舉當官,便沿著趕豬人當年走過的路沿途尋找,當得知父親在河裡淹死被當地人掩埋後,為了感謝河源店人的善舉,趕豬人的兒子每年的臘月殺上數十頭豬,然後分成3斤一塊,趁著夜色掛在河源店所有百姓的門扣上,這樣持續了多年,直到他本人去世。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雙百歲橋的故事

在河源店南部離趕豬墳不遠的小河上,有一座年久失修已經垮塌的青石板橋,橋的一旁立著一塊石碑,上書“雙百歲橋”幾個大字。

建這座橋者為河源店一對老年夫婦,這對夫婦終生行善,不僅在河源店周邊口碑良好,他們的善舉還廣為傳頌。在兩位老人百歲生日那年,為了讓進出河源店的人不再涉水過河遭遇兇險,兩位老人出資修建了這座橋。為了紀念這兩位老人的大恩大德,當地人便在橋邊立了這塊“雙百歲橋”的石碑。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整座橋為青石板結構,這些石條長約3米左右,寬和厚度在40釐米左右,每根石條重量在兩噸左右。據當地老人介紹,河源店周邊沒有與青石條相似的石脈,這些石條應該是通過溠水船運而來。

雖然這座“雙百歲橋”經過歲月的洗禮和大水的沖刷已經垮塌,但建橋所用的青石板還依然在,兩位老人積德行善的故事還在當地流傳。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光緒年間的江開�

清光緒年間,河源店有一名叫江開�的,飽讀詩書,寫得一手好字,但命運不濟,一直到六十歲才考取功名。江開�考取功名後,被朝廷派往新疆上任做官。上任臨走之前有一個小插曲:江開�上轎之後,眾親朋為了表示祝賀,在江開�的轎子前面甩蛇(寓意為龍)以示龍騰虎躍、步步高昇,不成想大家在熱鬧的同時,忽略了轎杆的承載能力,其中一根轎杆折了,大家只好將轎子抬回重新換轎杆,正在大家為此事感到不吉利和歉意的時候,江開�哈哈一笑說:“此乃大吉大利之兆。”眾人不知其解,江開�解釋說:“抬轎子倒退者,倒抬(道臺)也。”眾人聽了,恍然大悟。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十年後,江開�去世,在去世之前,江開�一再囑咐將他的屍骨運回老家安葬,當時,江開�的屬下快馬加鞭將他的屍體南運回河源店。

何氏家族為防止有人盜墓,在河源店周邊挖了十六個墓坑,江開�的遺體運回後當晚立即下葬,十六座墓坑同時掩埋,其中只有一座墓為真墓,剩餘均為疑冢。

後來,江氏後人在河源店以西約一公里的地方圈了一塊墓地,將江開�以及另一位名叫江山藩的先祖合葬在一起,便於後人祭奠。目前有兩塊石碑,分別寫著“大清光緒十六年”和“光緒二年”等字。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消失的珍珠塔

河源店老一輩的人都記得,在河源店西南原來有一座塔名叫“珍珠塔”,這座塔呈六方形,底部中空,最大直徑有五米左右,塔高七丈(約20餘米)有餘。據說這座塔建於明代,塔建成後,這裡邊成為河源店標誌性建築,周邊不少百姓都聚集在這裡燒香許願。上世紀五十年代前後,塔裡面還住著一個陳姓和尚,後來和尚大約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去世,和尚去世後,這座本來就已經顯得破敗的珍珠塔因為無人管理,加上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破四舊,珍珠塔就首當其衝,毀於一旦。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珍珠塔被毀後,建塔所用的磚變成了搶手貨,被周邊百姓運回建房、建院牆或作他用。目前,在河源店還能看到珍珠塔舊磚的身影。

磚還在,塔無蹤。目前,珍珠塔所在地已經變為良田,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是珍珠塔當年的影子。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寨牆與壕溝

在河源店,消失的最徹底的要算這裡的寨牆與壕溝了。

遠在秦朝的時候,河源店就是當年的古戰場,據傳當年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陳勝吳廣為了搶佔大洪山軍事要地,與官兵在河源店對壘,雙方在河源店一帶展開了一場長達十二天的大廝殺,當時屍骨堆成山,獻血流成河,場面相當慘烈。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據河源店老人介紹,正因為陳勝吳廣在河源店的這場戰爭,河源店人就深知這個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因此,河源店建成後,當年的河源店人為了防土匪和戰亂,在河源店周圍建立寨牆、深挖壕溝,整個河源店寨牆內面積長約1500米,寬約500米。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目前,在河源店已經找不到寨牆與壕溝的痕跡,所能找到的只有老河源店人依稀的記憶。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河源店的文藝

因為河源店經歷過幾百年的繁華,這裡除了經貿的繁華,文化也相當繁榮,尤其是各種戲曲表演,河源店當年幾乎成了周邊地區戲曲表演的集中展示地,來自河南的曲劇、豫劇、湖北的漢劇、安徽的黃梅戲、本地的花鼓戲以及來自各地的馬戲表演等,在河源店幾乎都能看到。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在河源店的南部,有一個戲樓,戲樓前面有一個可容納數千人的大型廣場,“當年那個熱鬧勁,可以說是人擠人,人挨人,人摞人,來看戲的人太多了。”當地老人回憶說。

既然有這麼多人來唱戲,河源店一定有會唱的人。“那些能唱幾句戲的人都已經不在了,現在沒有幾個人能唱了,就是能唱也記不住調子了,都已經老了。”新街鎮民俗專家楊長海告訴我們說,“以前河源店有不少的戲班子,現在因為那些人老的老、去世的去世,已經失傳了。”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楊長海還遺憾地告訴我們,在河源店最出名的就是絲絃演奏,當時河源店有一個絲絃樂隊,演奏起來絲絲入扣、美妙動聽,蕩氣迴腸,可惜現在已經失傳了。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河源店的獨人轎

上世紀四十年代初,有一個名叫張鬍子的山東人路過河源店,當他發現河源店各種文藝表演如此盛況空前的時候,不由得歎為觀止,為了給河源店的文藝表演增色添彩,這名原來在山東本地就是專門玩獨人轎的張鬍子決定在此安家落戶,安家落戶之後,他就把這個獨人轎表演技藝毫無保留地教給河源店人。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河源店的村民們就聚在一起看獨人轎表演。這已經成為河源店文藝表演的保留節目 。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河源店獨人轎表演已經持續了大半個世紀,不僅在本地享有一定的聲譽,河源店的獨人轎還登上了2017年尋根節炎帝文化廟會的大舞臺。

遺憾的是,因為缺乏人才,河源店的獨人轎表演已經面臨失傳,現在能表演獨人轎的人已經寥寥無幾,而且年歲已高,難以勝任表演任務。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老虎嶺戰爭

在河源店西約1.5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叫“老虎嶺”的地方,老虎嶺的中間,有一座抗戰烈士墓,整座墓近500平方米,這座墓裡面埋葬著1300多名抗戰烈士的忠魂。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據史料記載,1940年5月,在棗宜會戰結束後,為構築有效的防禦工事,國民黨四十五軍以厲山、新街、唐縣鎮一帶推進,進攻棗陽之敵。其中,國民黨四十五軍一二七師承擔右起隨縣安居、左至陳家店的防禦任務,在新街河源店鷹爪山、何家咀子、金雞山、三角堰等地與日軍發生激戰,將士們趁敵休整之際,使用川軍慣用的摸夜螺螄戰術,發動夜襲重創日軍,後日軍調集重軍及飛機大炮,瘋狂報復,一二七師將士英勇抗敵,有效抵禦了日軍進攻,但自己也深受重創,包括營長羅任飛在內的1300餘名川軍將士不幸殉國。戰後一二七師在河源店外山地徵工地30畝,將在戰鬥中犧牲的1300餘名陣亡將士簡單用白布包裹,合葬於抗日陣亡將士圓形公墓內,並建有一座廊亭,廊頂雕有一隻仙鶴,仰望著西南方向的家鄉——四川。墓正中豎有一座青石墓碑,高148cm,寬68cm,,上刻“浩氣長存”四個大字,當地群眾稱此公墓為雪(血)花公園。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河源店抗戰烈士墓,雖歷經多年風霜雨雪,廊亭已消失殆盡,但經當地人民精心保護,烈士合葬墓和墓碑還在。這是隨州目前保護較好的一座中國抗戰軍人合葬烈士墓,既見證了中國人民抗日的艱難歷程,也證實了河源店抗擊日寇是隨州抗戰史、隨棗二次會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州發現之旅——新街鎮河源店村被人遺忘的那些故事

目前,這座墓已經被隨縣有關部門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隨州文明網、領秀隨州《發現》欄目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