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能鄭州首場發布會被指「最low」,1000億投資能否落實?

7月4日,對寶能而言,是一個比較“不爽”的日子。

這意味著,這個以在二級市場通過收購股票重整企業出名的寶能,可能未來有一天也會成為被其他“資本俠客”重整的目標。

另一方面,寶能的中原項目發佈會,還是沒有按照常理出牌,也被描述為“最low、最爛、最齷蹉和最低級”。

然而在這背後,有社會大背景的變化,也有寶能自身的改變。

1

寶能上市背後 昔日爛尾如今成了香餑餑

其一選項是A股,但也不排除香港上市。該上市計劃啟動於2017年夏秋之際,默默推進。

按照這個未經寶能地產確認的上市計劃,寶能地產計劃引入戰略投資完成後,於2019年底前向證監會遞交申報材料,於2020—2021年左右完成上市。

其二選項是重組上市,寶能海外主體公司寶能國際集團也計劃在2018年後,擇機在香港IPO或借殼上市。

寶能鄭州首場發佈會被指“最low”,1000億投資能否落實?

重組上市的時點規劃相對比較靈活,會根據寶能地產經營情況和市場情況適時推進。重組上市進度合計會花7—10個月。

寶能地產希望先期融資300億元。對投資者的允諾是,如果到2020—2022年寶能地產還沒能實現上市,投資者可以平均每年拿到12%左右的收益。

其預測,到2022年底,寶能地產的利潤要達到400億元,股權價值至少超過5000億元,甚至可以高至7000億元以上。

為了吸引投資者和推動上市,寶能地產還制定了比較進取的經營規劃。

如消息真實,這意味著寶能地產在未來的幾年,平均每年銷售都要超過1500億元。

但實際上,2017年,寶能地產實現銷售額119億元,僅與河南本土的大地產商差不多,相比2016年銷售額142億元下降16%。

令人意外的是,此前傳出寶能地產遲滯和疑似爛尾的項目,如今倒成了寶能低價拿地的戰利品。

以陷入爛尾糾紛的合肥寶能城項目為例,在2013年—2014年拿下,土地成本分別是600元、1200元/平方米,到2014年11月首次開盤,銷售均價7200元/平方米,現售價1.5萬/平方米。

據瞭解,截至2017年6月30日,寶能地產有在建、建成項目31個,其中14個項目分佈在一線城市、12個在二線城市、5個在其他地區。

但在國家政策變化面前,這些數據都變得不再重要。

因為國家的去槓桿政策和全國各地的無死角限購政策,早已讓地產行業成了“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孤兒。

而寶能地產所首選的國內A股上市通道,也早已在2016年下半年就已被政策選擇性“堵死”,至今沒有再打開。

02

草草收場的中原見面會:能力還是態度?

7月4日,寶能•鄭州中心中原見面會在鄭州舉行,作為寶能在鄭州的開山之作,如果此次見面會做好的話,將有助於其樹立在鄭州地區較好的媒體及市場形象。

寶能鄭州首場發佈會被指“最low”,1000億投資能否落實?

但最終,寶能地產沒有按常理出牌,一位參會者會後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最LOW的PPT,最亂的現場,最低級的對接,最齷蹉的挖人,最多人的罵聲,我也是服氣了。”

寶能鄭州首場發佈會被指“最low”,1000億投資能否落實?

根據協議,寶能集團擬投資超1000億元在鄭東新區建設一系列項目。2017年3月份,寶能集團又與鄭東新區簽約建設寶能集團鄭州金貿中心,按照官方描述,其將作為未來的中原地區最高建築,河南地區新地標。

鄭東高鐵核心區,投資逾1000億,河南新地標……一系列炫酷奪目的詞語將寶能鄭州項目推至風口浪尖,一時風光無二。

寶能鄭州首場發佈會被指“最low”,1000億投資能否落實?

鄭州金貿中心擬選址在鄭州東站東廣場博學路東、商鼎路北區域,建成總部辦公綜合體暨標誌性建築。

2017年11月16日,寶能集團在鄭州拿地,一口氣拿下鄭州市出讓的8宗商服用地,總面積246.27畝,位於鄭州高鐵站東廣場核心區位,耗資 22.11億元。

由於其中一塊地的限高為369米,這個高度也一度被網絡傳為所謂新地標的高度。但是之後新地標的高度被壓在了306米,但這依然刷新了鄭州的高度。

但即便如此,也不得不說,寶能將目光投向鄭州,與其投萬科股票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寶能與鄭州簽約不久,鄭州就成為了政策支持建設的未來國家中心城市。寶能投資萬科股票不久,全國樓市就進入了“漲價潮”,寶能預測市場的功力可謂了得。

兩者也面臨類似的問題,寶能投資萬科後,迅速遭遇了從王石、到萬科高管、再到證監會領導的“圍剿”,甚至被罵為“野蠻人”,一時危機四伏。

而寶能地產在鄭州買地之後,先是遭遇了其中一個地塊拍賣無效,然後則是全國去槓桿政策的來襲,房地產成為去槓桿的重點領域,這意味著寶能地產的鄭州項目已經失去“天時”。

而從寶能地產的一系列動作上看,其一,鄭州項目在渤海信託發佈信託產品,反映出其在銀行融資方面與行業巨頭仍有差距。其二,據悉,規劃為超級綜合體的寶能·鄭州中心,首開產品將是不限購、面積小、總價相對低的投資型產品—精裝公寓,而不是據說要自持的地標寫字樓。

這些,多少反映出寶能對現金流的飢渴度。

寶能鄭州首場發佈會被指“最low”,1000億投資能否落實?

寶能鄭州首場發佈會被指“最low”,1000億投資能否落實?

寶能投資萬科事件,雖歷經風雨,最後寶能也已從一部分減持套現中獲得了80%的投資收益,就寶能的整個投資規模而言,最後獲利可能也在兩、三百億元。

但此次入主中原,寶能地產最終是否能獲得和投資萬科一樣的高收益,就很難說了。

弔詭的是,在寶能集團官網的“集團動態”中,沒有寶能在鄭州的“千億大盤”的任何痕跡,不管是寶能刻意隱瞞,還是實質上要“晾晾”鄭州項目,寶能都已在行為上,對鄭州項目放棄了熱情。

這也可能是在避險,因為就全國地產行業而言,早已經是一片緊張的氛圍。

萬科的領導在6月29日的會議上嘴炮“要放棄地產”,慶幸企業名字是“萬科企業”,要是“萬科地產”,接下來可怎麼玩?

與萬科只是“嘴炮”相比,碧桂園等房企則早已走上了“加快出貨、加快回籠資金”的路上,即使項目利潤轉負也要搶現金流。

03

鄭州表演背後 寶能主業已轉向

說到這,如果有讀者還不理解寶能投資萬科的高明之處的話,那麼其對於寶能投資鄭州也不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我們繼續說說寶能投資萬科的邏輯,作為一家手握幾百億現金的二、三線地產企業,在知道未來房價會暴漲的情況下,做什麼投資能獲得最大收益呢?

造房子,肯定比不過萬科、恆大、碧桂園,而且週期太長,也太辛苦了。買房子,那也買不了多少,另外手續也比較繁瑣,關鍵是價格炒上去之後,怎麼脫手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那就投資地產股票吧,買股票、買地產第一股,萬科肯定是最好的選擇,結果姚振華花了幾百億去炒了地產股,然後猛賺了幾百億。

這樣的機會不是什麼時候都有,比如寶能地產投資鄭州,但是經過2015年到2018年的一個房價小循環,按照目前的市場調控情況來看,就算沒有去槓桿來襲,姚振華拿著望遠鏡從深圳向鄭州望望,也難說心裡不虛?

實際上,姚振華已經用行動去避險了,寶能的錢,姚振華沒有繼續投資房地產,而是大筆投向了新能源汽車。

寶能鄭州首場發佈會被指“最low”,1000億投資能否落實?

2017年3月份,寶能汽車公司悄然成立,註冊資本10億元,2017年12月,寶能在廣州投資300億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正式動工。2018年1月初,原觀致汽車董事長陳安寧卸下法人身份,10歲的觀致正式成為寶能系的完全控股子公司。

而從寶能官網上姚振華最近的行蹤來看,其最近接觸和投資的都是新能源。

姚振華已經從房子戰略轉移,兇猛的撲向了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下一個風口。

但無論姚振華去哪,都是他老人家的事,我所關心的,是他曾對鄭州許過的金光閃閃的承諾,時至今日,耳旁還時常回響起“千億投資、河南地標”等令主編激動不已的字眼。如今,寶能鄭州項目眼看就要進入實質性動作,夢想能否如願照進現實?承諾的超千億投資是否能夠兌現?我們拭目以待!

但願姚振華和他的寶能不負中原厚土、不負鄭州人民!

·END·

地產人文

以人文視角解讀樓事

以理性精神解析地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