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死後,李世民因爲何事氣的推倒了他的紀念碑?

魏徵是初唐時期著名的政治家,素以直言敢諫聞名後世,他輔佐唐太宗撥亂反正,創造了貞觀之治,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據《貞觀政要》記載,魏徵向太宗李世民面陳諫議有五十多次,呈送太宗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諫諍多達“數十萬言”。

魏徵死後,李世民因為何事氣的推倒了他的紀念碑?

魏徵不但敢犯顏直諫,而且言辭異常激烈,一旦他認準的事情,不辯駁的太宗無言以對,直到接受改正為之就誓不罷休,常常讓李世民在滿朝大臣面前下不來臺。一次罷朝之後,唐太宗回到後宮仍舊怒氣未消的說:“會須殺此田舍翁”,長孫皇后問他為什麼發這麼大的火,李世民恨恨的說:“魏徵每廷辱我”。

魏徵死後,李世民因為何事氣的推倒了他的紀念碑?

李世民雖然在朝堂上被魏徵頂撞的面紅耳赤,感覺自己的天子顏面淨失,並好幾次氣的拂袖而去,將滿朝大臣晾在大廳裡,但當他冷靜下來後,他又虛心接受了魏徵的諫言,重重的厚賞魏徵,認為他是社稷的肱骨之臣。長孫皇后去世後葬於昭陵,李世民為了緩解對她的思憶之苦,便在宮中建起了層觀,終日眺望妻子的陵墓,還讓大臣陪同悼念。一次李世民指著昭陵的方向問魏徵是否看清了,魏徵卻裝作沒看見,李世民頓時急了說:“這麼大的昭陵,怎麼會看不見呢?”魏徵卻反譏道:“以為陛下看的是獻陵,原來是昭陵啊!”

魏徵死後,李世民因為何事氣的推倒了他的紀念碑?

李世民正沉痛在對皇后的思念中,卻被魏徵當頭一盆冷水潑下,頓時被氣的七竅生煙,魏徵的直言切諫,剛正不阿的性格由此可見一斑,唐太宗也知道魏徵是一個有主意又不會奉承的人,也明白魏徵話中的含義是提醒自己要為天下人做出孝道的表率,不要為了亡妻而淡漠了父親。於是善於接納勸諫的他哭著拆掉了層觀,並去祭拜了父親李淵的獻陵。

魏徵死後,李世民因為何事氣的推倒了他的紀念碑?

魏徵死後,李世民非常傷心,親筆為他題寫碑文,併為此廢朝五日,追贈他為司空。但樹大招風,魏徵生前曾舉薦過的侯君集因謀反罪被誅殺,杜正倫牽連進太子謀逆案被罷官,朝中便有人控告魏徵也是其中一員,又有人私下彈劾魏徵常常把諫諍之語抄送給史官褚遂良來成就自己的美名。李世民聽後很不滿意,就下旨中斷了衡山公主與魏徵長子魏書玉的婚事,並派人推倒了其親自為魏徵書寫的紀念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