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人品如何?

地球使用指南

詩人白居易在29歲考中進士,37歲任左拾遺(諫官),他在唐朝走下坡路的時候,反對宦官專權,想竭力挽回殘局。之後,他先後任刑部侍郎、太子少傅、刑部尚書,可謂名滿天下。可以說,白居易在唐朝算是一位敢直言、幹實事的好公務員。

白居易請求皇帝遣散一部分宮女,這樣做既能縮減開銷,還能減少社會的曠男怨女。皇帝雖然欣賞他的才華,但也丟了天子的顏面。白居易屢次直諫,唐憲宗心中自然不快,有一些宦官趁機誣陷白居易,皇帝也就順水推舟將他貶為地方公務員。

白居易先後在江州、蘇州、杭州等地任刺史,依舊坦蕩剛直,政平訟簡,為民謀福。比如,在杭州時,白居易大興水利,修築了西湖白沙堤,就是如今西湖上的“白公堤”。他離開杭州時,百姓與下屬官員送行了十多里。

當然,人都有兩面性。白居易為官不錯,在做人方面也就暴露了他的另一面。據說,白居易被視為“好色無良文人”,主要是因為長期蓄養家妓。如果,有心人讀一下白詩人2812首詩的話,詩人確實做到了“

憶妓多於憶民”。而且,白居易對家妓要求極高,一旦年老色衰以後就讓年齡小的家妓替換,更換頻率比較高。

白居易曾與湘靈同居但娶的是有背景同僚的楊氏女,還曾挖過好友元稹(白居易與元稹是好友,在詩壇上有“元白”之說)牆腳勾引薛濤(才女、名妓),寫詩使關盼盼(名妓)絕食死亡等,這些“罪狀”大概就是語文老師說的“

白居易人品差”的原因吧

另外,白居易除了在家蓄養家妓外也好出去喝花酒。他對歌妓舞女情有獨鍾喜愛,常以鮮花來隱晦表達情感,比如“少府無妻春寂寞,花開將爾當夫人”,故而白居易又被稱為“風流太守”。這些確實說明,偉大詩人也有不偉大的另一面。只有全面瞭解白居易的生活,我們才能全面瞭解這個真實的白居易。


書房記

白居易詩中唐時期有名的大才子,少年成名,年僅十六歲就寫出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千古佳句,從而享譽長安。二十七歲時,他以第四名的成績高中進士,且在同榜的十七人中最為年輕,為此他頗為得意:“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

早期的白居易,胸懷天下,鋒芒盡露,於是經常寫詩抨擊時弊,在《與元九書》中,他明確說:“僕志在兼濟,行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明之則為詩。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閒適詩,獨善之義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諷喻、閒適、感傷、雜律四類詩中,前二類體現著他 “奉而始終之”的兼濟、獨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視。同時提出了自己的文學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而他的詩歌主張,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諷諭詩的創作而發的。

也是因為比較恃才自負,文人相輕在這時的文壇體現得淋漓盡致。與白居易同時代的大家,還有韓愈、柳宗元、劉禹錫等等,可謂群星璀璨,但白居易僅與元稹較好,對韓、柳、劉都不大來往,即使有詩文交往,也多是火藥味較濃的論戰,相互看不來。韓、劉得勢之後,對白居易也有頗多打壓。

白居易的人生,以815年,也就是他四十三歲被貶為分水嶺,前期是兼濟天下,後期則轉為獨善其身,清人王韜為《豔史叢鈔》作序,就用白居易、杜牧做例子:“昔白香山離杭郡,憶妓多於憶民;杜樊川在揚州,尋春勝於尋友。”晚年白居易,信佛、樂善好施,作品也大多是反應其狎妓的“閒適”生活,體現其“窮則獨善其身”的人生哲學。他晚年所撰《醉吟先生傳》自我表白:“性嗜酒、耽琴、淫詩。凡酒徒、琴侶、詩友多與之遊,遊之外,棲心釋氏”。經常是一邊持齋、坐道場,一邊又在心中想著妓樂美酒。

至於說白居易人品差,主要是職責他在女人的事情上做的不地道,他二十七歲中進士,到了三十四五才正式結婚,這中間少不了風流事的耽擱。而且晚年的白居易還蓄養家妓,“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樊素、小蠻就是他豢養的家妓,當時他官居四品,按規定可以蓄妓三人,但實際上,他家除了樊素、小蠻外,光管吹拉彈唱的妓女就有上百人。而且傳說他的家妓三年一撥,換得勤主要原因是嫌老,為此還曾寫詩誇耀《追歡偶作》:“十載春啼變鶯舌,三嫌老醜換蛾眉。”

更可恨的是好友張愔的妾關盼盼原是徐州官妓,張愔病逝,關盼盼矢志守節,十年不下燕子樓,白居易居然指手畫腳,認為她何不索性以死殉夫。性情貞烈的關盼盼在十天後絕食身亡。

除了這些l爛事之外,他還有頗多劣跡,諸如與景的湘靈同居卻娶了同僚楊氏女、挖元稹牆腳勾引薛濤等,都是白居易的風流爛賬。早年的白居易一腔熱血,經常為女性的悽慘遭遇鳴不平,寫詩歌頌愛情,堪稱女性的代言詩人,可到了晚年,也淪落為他早年所批判的俗人一般,這種反差也是他被後世最為詬病的地方。所以在大學裡,如果是女性的語文老師講白詩,一般都會說:白居易人品太差!


作家桑妮

白居易給人總是悲天憫人一幅救苦救難的樣子,還寫下了《上陽宮》、《琵琶行》同情女子的詩,但是走出詩歌后他是個無行文人,他在家養有很多仕女,還比朝廷規定的人數多,而且他也到處炫耀他的美女們。


更令人嫌的是他在《追歡偶作》中寫道:“十載春啼變鶯舌,三嫌老醜換蛾眉。”

意思是說“我家養的家伎,每過三年,我就嫌她們老了醜了,又換一批年輕的進來。”白居易公然以此自炫,這時他還是幾十歲的老翁了,而他的家伎才十八九歲。

還有他還多管閒事,他的朋友張愔病逝他的妻子關盼盼矢志守節,十年不下燕子樓,白居易居然認為他為何不以死殉夫,性情貞烈的關盼盼在十天後絕食而死。



白居易的種種行為表明他就是個無行文人!


掘史官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孔子也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任何歷史人物都有其歷史侷限性,脫離了當時的歷史,以今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去評價一個歷史人物都是非常可笑的。並且以今天的眼光去看歷史,恐怕歷史上沒有一個人能符合現代的行為標準。

如果搞一次穿越的話,那些肆意汙衊古人的人,古人的優點恐怕是一點也學不到,古人的缺點怕是無師自通,比古人有過之而無不及!自己寫不出《賦得古原草送別》、《賣炭翁》、《觀刈麥》、《琵琶行》和《長恨歌》,我就抓住你的私生活把你搞臭,這是典型的恨人有恨己無、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陰暗心理的表現。

對於白居易,我只要欣賞他的詩歌就好了,對於他的那些八卦,只有無聊的人和別有用心人才感興趣。隱惡揚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只要不是大奸大惡之人,對於古人沒必要抓住他的一個缺點不放,並且大肆渲染,無限放大。


桃源居士45

香山政績有口皆碑,人品也是一流之人,詩在唐朝為季軍(李,杜之後)。私生活放面放在唐朝非常正常,不算出格。當下黑名人之風太盛,杜甫李白岳飛都敢黑,何況老白先賢。東坡是香山的忠死粉絲。


天地伊人1

白居易,這個人不可否認,他在文學上造詣很高,尤其是對中國詩壇做了不少貢獻。但是他的私生活卻是不敢讓人恭維的。

以前,看過安意如寫的《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深受安意如的影響對白居易更是毫無好感,白居易早年的時候,年輕氣盛,剛正耿直,還敢於批判社會現實,還能寫出一些帶有諷刺意味的詩。中年以後開始尋求自保,像權貴低頭,養家姬三千,私生活奢侈淫糜。一個生活如此混亂的人,人品能好到哪去,那個時候,其早年的詩人形象也已蕩然無存。


因為剛好遇見你921

白居易關心民生社稷,能看透世事,敢於在那個時代去發表自己的看法,白樂天是一個胸懷廣闊之人。

現在的人對於白居易的指責所有人品的指責很簡單:

1.拿現在的道德要求去要求一個古人,跨時代的道德綁架。

2.看到一個小點就去使勁否定別人,人無完人。

3.你的語文老師是不是類似文藝少女必備的什麼安意如啊什麼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看多了?這種書還是少看看吧。

尤其是人間的四月天,把我好好的那個英姿颯爽,家國情懷的林徽因寫成徘徊各大男主的三流小言白蓮花女主,居然還有那麼多人喜歡吹捧,都多大的人了,能不能別矯情來矯情去的。

最後講一句,精神鴉片少吸,多看看白樂天的作品詩集,比什麼都強。


油痘肌的日常

白居易早年積極從事政治改革,關懷民生,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詩歌創作不能離開現實,須取材於現實事件,反映時代的狀況,所謂“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繼杜甫之後實際派文學的重要領袖人物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