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讓徐崢、寧浩賺大發了?製作不到1億,票房或20億

我們即將見證最有“故事性”的暑期檔——日前,某券商研究員提筆寫下了這句話。憑藉炸裂的口碑、猛烈的點映傳播,截至昨日下午4點,中國票房網數據顯示,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下稱《藥神》)斬獲2.17億票房。受此影響,在大盤疲弱的情況下,該片投資方和發行方北京文化(000802)最近10個交易日收了8根陽線,階段漲幅達到近六成。北京文化是否能在《藥神》上重演《戰狼2》的業績奇蹟?

《藥神》點火北京文化

本定於7月5日正式上映的電影《藥神》已呈現出未映先火的趨勢。從6月30日開始,《我不是藥神》開啟全國點映,截至7月4日,該部電影點映票房已達1.19億元。昨日下午4點最新數據顯示,《藥神》票房已突破2億。從目前票房和口碑來看,此部電影當仁不讓地成為今年暑期檔第一部爆款電影。

公開信息顯示,電影《藥神》由甯浩背後的壞猴子影業、徐崢的真樂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歡喜傳媒以及北京文化、唐德影視、阿里影業等共同製作出品,由上海淘票票影視和北京文化聯合發行。由於北京文化身兼出品方和發行方,近期這家公司股價走出了一騎絕塵的行情。

這樣的一幕似曾相識。2017年7月18日,北京文化盤中股價一度探底至12.92元,但隨著《戰狼2》7月27日正式上映,持續刷新中國影史票房最高紀錄,其股價也一路走高,8月7日摸高至22.42元。

從去年財報來看, 北京文化實現營收13.21億元,同比增長42.27%,淨利潤3.10億元,同比下降40.59%。考慮到《戰狼2》為北京文化貢獻了3億人民幣收入,這幾乎是2017年全年公司淨利潤。

今年暑期檔難以一家獨大

如果《藥神》票房繼續走高,北京文化能獲益多少?據《中國證券報》報道,北京文化董秘陳晨透露,《藥神》整體制作成本不超過1億元,公司出資1500萬元。此外,公司還負責影片的宣傳及院線發行,已另行墊付的影片宣發預算不高於6000萬元。

“《藥神》有成神級影片的潛質,但能否刷新《戰狼2》的56億票房紀錄,現在還不能確定。”滬上某券商研究員稱,與去年暑期檔《戰狼2》一家獨大不同, 今年國產大片雲集,從前期點映口碑、IP、主創影響力看,不少片子甚至可以與《藥神》抗衡,這要看後續影片的實際質地以及發酵程度。

該人士預計,《藥神》的最終票房收入應該不少於20億元。事實上,貓眼預測總票房28.5億。如果以票房20億、北京文化1500萬元出資額估算,該公司的票房分成大概在1.2億元左右,發行收入在3000萬以上。該公司今年一季度的淨利潤為1275萬元。

尋找下一匹黑馬

票房驅動已成為近年來A股影視股的重要投資邏輯。眼瞅著北京文化因《藥神》引發的股價瘋狂上揚,不少投資人士開始尋找下一匹黑馬。

綜合各方觀點,除了《藥神》,市場普遍看好7-8月有知名導演、演員、主創團隊保駕護航的 《邪不壓正》(姜文導演)、《西虹市首富》(開心麻花出品)、《一出好戲》(黃渤導演),還有IP加成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愛情公寓》。天風證券認為,今年暑期檔國產單片不容易複製《戰狼2》的超高票房紀錄,但有望出現多部10億以上量級,甚至20億以上量級影片。

因此,參與其中的光線傳媒(《動物世界》、《邪不壓正》),萬達電影(《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愛情公寓電影版)以及中國電影(《金蟬脫殼2》、《大轟炸》)、華策影視(《大轟炸》、《反貪風暴3》)等值得關注。

在業內人士看來,雖然資本熱潮逐漸消退,中國電影市場仍將進入第三波成長週期,增長驅動力不僅是渠道下沉,更是優質內容話語權的不斷提升,以及三線到五線城市觀影習慣養成,“如果在頭部影片的加持下,今年暑期檔票房爆火,大家會重新思考影視股的投資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