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世界杯教头,中国足球又跑偏了!

解构世界杯教头,中国足球又跑偏了!

对里皮来说,中国足球不是事业,只是工作。

硝烟弥漫的世界杯赛场迎来了两天的休战期,进入八强的队伍在咬紧牙关准备最后阶段的冲刺,打道回府的24支队伍则几家欢乐几家愁,换帅、续约几乎成为了主旋律——德国足协力排众议,坚持使用勒夫,确实勇气够大的;日本足协主动将西野郎的工资翻倍,寻求他的留任;沙特队不仅一回国就换了主教练,而且正在大刀阔斧地推动“限薪令”;澳大利亚队快速地送走了荷兰人范马尔维克,并迎来了本土教头阿诺德……世界杯的“战场”已经并不仅仅只是在俄罗斯,而是在所有参赛的球队之中。

对于职业教练来说,迎来送往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西班牙队的洛佩特吉甚至在世界杯开始前便已经还谈好了皇马达,也正是这一信息的提前披露让西班牙足协一怒之下临阵换帅,换上了耶罗。可以想象,在未来的一个月之内,参加世界杯32强的主帅位置会发生频繁的变动。不过,也正是对照这份主教练的名单,结合他们的工资、年龄以及籍贯,我们有了惊人的发现,而这个发现告诉我们却是:中国足球很有可能依然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

解构世界杯教头,中国足球又跑偏了!

乌拉圭老帅已经是世界杯的“个例”。

解构年龄,世界杯是少壮派的舞台

本届世界杯年龄最大的主教练是乌拉圭队的塔瓦雷斯,71岁的他已经是第四次带领乌拉圭队征战世界杯。赛场边,他拄着拐仗指挥的一幕也让很多球迷为之动容——没有对足球深深的热爱,是不可能在如此身体状况下依然坚持执教一支征战世界杯的队伍的。

但32强中,像塔瓦雷斯这样的教头已经是个例,本届世界杯更是有多达7位50岁以下的教头登上了舞台,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42岁,他就是来自塞内加尔的西塞。2002年日韩世界杯时,西塞是塞内加尔的队长,率队杀入了八强,现在,他以教练身份率队征战起了世界杯。

世界杯比赛的高频率以及比赛的残酷性,也决定了教练必须承受巨大的身体及心理的压力,因此对于年龄自然也就有了一个潜在要求——更年轻、更精力充沛。那么,事实情况又如何呢?统计进入16强的教练的平均年龄,数字是56.5岁,而统计进入8强的教练的平均年龄,这个数字就变成了53.3岁。而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50岁以下的7名教头中便有法国的塞尚、英格兰的索斯盖特以及比利时的马丁内斯率队进入了8强,其中年龄最小的马丁内斯今年才刚刚44岁。很显然,世界杯的比赛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少壮派表演的舞台。

常言道,姜是老的辣。但在世界杯这个舞台上,情况并不尽相同,小组赛阶段,由于存在“斗智斗勇”,所以老帅的经验某种意义上还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比如全部32强教练的平均年龄是56.1岁,但进入16强的教练便是56.5岁。而比赛一旦进入淘汰赛阶段,年轻教练的敢打敢拚便似乎显示出优势来了。

结合这一数字,联想中国队。假设里皮成功地率队进入卡塔尔世界杯的话,那时他的年龄已经是74岁了。不出意外的话,他将是32强中年龄最大的教练。放眼世界足坛,其经验也许是一个好事,但是在进军世界杯的进程中,这个年龄可能就未必是一个优势了——其一,他的身体是否能够满足高强度、高竞争比赛的需要、其二,他的经验在生死存亡的比赛关头是否足以对抗更年轻、更具血性的年轻教练所带领球队的冲击?

解构世界杯教头,中国足球又跑偏了!

塞内加尔主帅的薪酬只有里皮的百分之一!

解构薪酬,高薪酬并不等于高回报

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对应到足球,自然也就是身价越高的球员能力越强,身价越高的教练水平越高。正常的逻辑似乎确实应该是这样的,真实的情况又如何呢?

32强教练中,年薪最高的是勒夫,达到了380万欧元。以勒夫以往的带队成绩,他应该配得上这个待遇。但是,本届世界杯,他所带领的德国队竟然小组出局,让人大呼看不懂。虽然德国足协认为球队出局的责任并不在于勒夫,并且决定不会中止与勒夫的合同,但勒夫以32强第一年薪,带着的又是卫冕冠军,最终却是这样的成绩,至少在本届世界杯上可以归为“高薪低能”。

统计32强教练的薪酬,可以发现平均达到了131.29万欧元。到了16强,教练的平均薪酬则达到了167.9万欧元。及至8强,则上升至平均185.23万欧元。这个趋势似乎确实可以印证“一分钱一分货”的说法。而进一步解构这些教练的薪酬则又可以发现,传统强队教练的薪酬普遍较高,亚非球队教练的相对较低,尤其是非洲球队,教练的薪酬也是普遍位于“第三世界”,其中收入最低的当数塞内加尔队主教练西塞,只有20万欧元。而在进入8强的球队中,教练收入最低的则是瑞典的安德松,只有44.8万欧元,算得上是绝对的超值了吧。

说到32强教练的收入,便不能不说中国队教练里皮的收入——2000万欧元!这是什么概念?进入8强主教练的总收入是1481.9万欧元,也就是说他们的收入加到一起也只有里皮的2/3!事实上,32强主教练的总收入4201.4万欧元,也仅仅只是相当于里皮收入的两倍多一点而已。收入最低的西塞的薪酬甚至只有里皮的1%!简单对比,便不难知道我们是以怎样的代价拿下了里皮,而用如此高昂的价钱去请一位主教练,究竟是值还是不值,一直都是见仁见智,看来最终也只有让结果来回答了……

解构世界杯教头,中国足球又跑偏了!

解构世界杯教头,中国足球又跑偏了!

日本韩国都在用本土教练,中国呢?

解构籍贯,足坛流行本国教练带球队

常言道,英雄莫问出处。放到足球教练这一块,其言下之意似乎也就变成只要能带领球队取得好成绩,就不必关心这个教练是来自哪里的了。更何况,体育界还一直流行着一句“体育无国界”的说法呢。

但是,一个国家的足球究竟如何,归根到底还是要看自己的人行不行。这里的“自己人”不仅包括球员,也理应包括教练。具体到世界杯,其实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一条铁律,那就是夺冠的球队,其教练肯定都是本国人!那么,本届世界是否可能打破这一规律呢?答案看来同样是否定的,不出意外的话,本届世界杯笑到最后的球队与其教练一定是同胞。

对照32强教头的籍贯,我们可以发现有19位属于本土教练。而率队进入16强的教练中便有11位是本土教练。进入8强,本土教练的数量更是达到了7位之多,只有比利时队的主教练马丁内斯是来自于西班牙。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除非比利时队最终夺冠,否则世界杯本土教练率队夺冠的铁律便不会被打破。

当然,使用本土教练的球队之所以成绩相对较好,而且是越往后走本土教练的比例越高,很大程度上与相关国家的足球水平本来就很高,更容易发现高水平的教练也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外籍教练毕竟都只是来“打短工”的,干好了,带着荣誉与光环而走,干不好,带着高收入,换个地方再干,根本就不影响其发展。所以,外籍教练很难将在某一国家的带队当作事业,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份工作而已。

由此对照中国足球,可以说我们已经基本上将命脉交给外籍教练了:在中超16支球队中,本土教练只剩下屈指可数的三位——山东鲁能的李霄鹏、上海申花的吴金贵和天津泰达的陈金刚。在里皮领衔的国家队,中方教练也基本上只是点缀而已。可以设想,由于联赛中本土教练鲜有机会,4年之后,不论里皮成功与否,中国队又只能交给外籍教练。反观我们的近邻日本队与韩国队,此次率队出征世界杯的便都是本土教练,而且由于西野郎带队表现出色,日本足协已经主动将其薪级翻倍,请其留任。

虽然很多朋友都说看世界杯就别提中国足球了,免得闹心,但面对世界杯这样的大赛,我们还不拿这个“镜子”来照一照,发现自己的问题,那我们对自己的足球也太漠不关心了。只是,不照不知道,一照吓一跳,仅世界杯教头这一个细分领域的数据,便又给中国足球敲响了警钟了——本来教练这一环节还是中国足球目前最得意的,但对比世界潮流,也许我们已经又跑偏了。当然,但愿这一切只是杞人忧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