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可以換的話,你會選擇換掉嗎?

如果父母可以換的話,你會選擇換掉嗎?

引子:

最近,兩則新聞刷爆了朋友圈,一則是留學生髮萬字長文數落父母,想與父母斷絕關係,另一則是騰訊新聞數據爆料,有52%的年輕人屏蔽了父母的朋友圈,今天,娃哥就這兩個話題聊聊自己的觀點。

一、

我們總是對自己的人生懷著很多的假設,如果我小時候學習努力一點就能考上重點大學了,如果我當時再主動一點,就能追到那個女孩了,如果我當時選擇創業,可能現在應該已經走上人生巔峰了,如果我當時選擇買房,現在可能已經是房姐了,如果。。。

但惟獨生你養你的父母,我們似乎無權選擇,也沒有如果。因為做選擇的時候,還沒有你!沒有早一分也沒有晚一秒,剛好在那個時間,你媽遇見了你爸,後來腦子一熱結了婚,懷了你,一年後,家裡的“討債鬼”就此誕生,無窮盡的矛盾衝突也從此拉開序幕。

那如有一次換掉父母的機會,你會選擇換掉他們嗎?

二、

記得以前談了個女朋友忘了屏蔽父母,結果被父母嘮叨了一個多月:“怎麼不帶回家看看?”而我的一個朋友曾經這麼跟我說“他們才不會改,我已經絕望了,我跟他們也過不下去了,要是父母能換,我肯定立刻換掉,甚至我都希望他們離婚,這樣的家要它幹嘛。”

當時聽到這番話的時候,我是震驚的,平時看起來還不錯的家庭怎麼會有這麼大的矛盾。是的,積怨至此,肯定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這是有多絕望才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反之,父母也覺得很無辜,明明是愛你的,卻也得不到理解,只是他們愛的方式我們不懂。

就像新聞中的留學生一樣,是有多大的怨恨才能在網上發這樣的一篇斷絕關係的文章。

三、

從兩個方向聊聊吧。

兩則新聞中其實都反映了現在大部分父母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沒有邊界感。

因為上一輩的父母全都是生活在集體裡,你的所有事情全都曝光在周圍人的視野範圍之類,稍有風吹草動周圍人立馬草木皆兵。

但現在不同,多數年輕人都較上一輩獨立,這也就導致父母與子女之間產生了矛盾和衝突:

“你年紀差不多了,該結婚了。”(我是你媽,你得聽我的)

“我現在一個人挺好的,不急。”(我是有自己獨立人格的人,不需要你操心)

所以在父母眼裡,就成了我們不聽話;

而在我們眼裡,就成了父母不尊重我們。

四、

站在年輕人的角度看,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長大了,獨立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誠然我們懂了一些心理學的內容,但也許會走上另一條極端的路:把所有的問題都歸結於父母。

父母可能會不懂我們新時代的一些行為一些觀念,我們又覺得懶得解釋,隔閡便產生了。

其實,這名留學生的行為完全可以理解,是正常而合理,你可以選擇無休止的控制我奴役我,那同樣我們也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是友情、愛情可以拉黑刪除,但血濃於水的親情是想換就換的嗎?

除了斷絕關係,我們其實還有別的選擇。

五、

只希望那些控制感太強的父母能放我們自己走,放我們自由!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立人格,誰也不用對誰負責,除了他自己。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