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樂也-名表

一樂也-名錶

國內有本雜誌說要拍我收藏的手錶。

「你一定有很多 Patek Philippe、 Audemars Piguet和 Vacheron Constantin之類的吧?」

「名字我聽過,就此而已。」我說。

一生與這些幾十萬到幾百萬的手錶無緣,雖然說容易出手轉讓,這種東西像自己喜歡的書畫一樣,等到一天要拿來賣,已倒了祖宗十八代的楣。

香港怪事可真多,但沒聽過看別人戴了名錶就佩服的。眼紅起來,最多是搶!

「你喜歡的是哪一種表呢?」又問。

「很基本,有用就是。」我說。

「那麼一定是 IWC了,除了三個表面之外,還能計算月亮升起。」

機能一複雜,東西就很重,太重的表,我並不喜歡。

「古董表呢?有沒有收藏?」

那我倒有興趣,凡是計時技術上有突破的,我都想擁有,但貴得要命,我寧願買字畫。例外是我有一隻 LeCoultre鬧錶,當年它還沒有和 Jaeger合作,單公司製造。

後來的表,都和做事有關,我寓娛樂於工作,最愛旅行。兩地時間的表最好了。我有一個 Ulysse Nardin。雖說也屬名錶,但絕非鑲滿鑽石,只是實用。它有一個小窗口,顯現家鄉「時間」。旅行到別處,只要按鈕,就會一小時一小時跳動,反正分針和秒針全世界一樣,何必去管它?其它的我有好幾個都是 Ball的夜光錶,最適合我半夜起身知道時刻。最初買了,還不能相信它那麼亮的,是種新科技,當今也有兩地時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