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嵩表演缺乏深度,寶沃質量亟待提高

不論是何方資本控制,寶沃汽車質量就在那裡,沒有任何質的改變。

楊嵩表演缺乏深度,寶沃質量亟待提高

從產品質量看,生鏽嚴重、發動機異響、車身附件易壞死、變速箱頓挫;從消費環境看,它沒有市場、價格太貴、品牌沒有知名度;從認知層面看,讓車主花20萬買一假(德國寶沃)汽車品牌,總有“冤大頭”的憋屈感。

楊嵩表演缺乏深度,寶沃質量亟待提高

這三方面因素直接導致寶沃汽車銷量夭折。

2018年寶沃BX6銷量118輛,2018年5月9日才上市;寶沃BX7在5月銷售685輛,今年1~5月共銷售3217輛,要知道寶沃BX7在2016年全年,共計銷售了30015輛;寶沃BX5在5月銷售2751輛,今年1~5月共銷售9068輛。

楊嵩表演缺乏深度,寶沃質量亟待提高

從銷量看,寶沃BX5成寶沃產品中明星車型。寶沃BX5售價12.38萬元~21.98萬元,定位緊湊型SUV,目前賣點應該是“德系品質”,雖然大家知道這是虛偽的叫法,但其駕駛品質並不低。

在這方面,四驅性能是寶沃汽車的技術核心。例如購買18.18萬元的BX5車型,就可以享受到四驅駕駛的樂趣。如果單論這一點,寶沃BX5確實有優勢,或於另一日本品牌斯巴魯相媲美。

而斯巴魯是小眾選擇,最近境遇與寶沃類似,產品銷量遲滯,面臨大量經銷商退網之風險。所以一個品牌成功,並不單單依靠某一方面成功。寶沃四驅系統雖有優勢,但其它方面做得並不好。

楊嵩表演缺乏深度,寶沃質量亟待提高

配置低、性價比不足導致寶沃BX5沒競爭力,目前月銷量不足3000。相比國產品牌,例如明星車型傳祺GS4,其5月銷量達1.6萬輛,今年1~5月共銷售11.10萬輛。而在筆者看來,寶沃BX5產品力與傳祺GS4是同一水準。

雖然寶沃不願意承認,但寶沃就是福田汽車的產品,是自主品牌。例如以BX5低配12.98萬元車型和售價12.38萬元的2018款傳祺GS4相比,寶沃在諸多方面與GS4處在同一水準,且略輸於傳祺GS4。

楊嵩表演缺乏深度,寶沃質量亟待提高

例如,廣汽傳祺GS4搭載7檔雙離合變速箱,而寶沃BX5僅搭載6檔手動變速箱,且在馬力、扭矩方面,兩者也相差無幾。如果細心的車主會發現,兩者在配置上也幾盡相同。所以寶沃沒有特殊優勢。

寶沃就是國產車型,而“德系品質”大家都可以去說。例如哈弗H6超德系品質、吉利博越質量趕超德系。所以,“德系品質”不是寶沃一家的優勢。那麼寶沃有什麼呢?用一位80後欲買車的消費者話講:“我沒聽過這個品牌。”

描述一下說這話時的語境。

問:“花15萬元買一SUV,有哪些要推薦的呢?”

答:“博越、CS75、哈弗H6、榮威RX5、寶沃BX5有沒有中意的?”

問:“寶沃是什麼品牌,我怎麼從來沒聽過。”

網絡搜了會兒資料,問:“這車這麼貴,誰買呀,看著質量也一般。”

楊嵩表演缺乏深度,寶沃質量亟待提高

(福田汽車生產的輕卡)

品牌影響力是寶沃生存的關鍵,但品牌的基礎是產品質量。開文講了,寶沃產品質量並非靠得住。寶沃BX7因何在2016年大賣,而2018年轉眼就敗北了呢?答:問題太多了,維權隊伍都培養起來了。

簡單梳理一下寶沃BX7銷量,2016年12月銷售5556輛,2017年12月銷售1118輛,2018年月月不破千。這就是目前寶沃BX7的現狀,賣不動了。所以福田和寶沃都著急了,銷量突然下滑這麼厲害。

楊嵩表演缺乏深度,寶沃質量亟待提高

臨危受命,被譽為“營銷干將”的楊嵩上位。他不負眾望,憑藉能力升任寶沃汽車集團總裁;他召開了汽車界少有的“PPT會議”;他用晦澀難懂的數學公式來詮釋寶沃汽車理念,事實上至如今依然“晦澀難懂”寶沃精神。

楊嵩表演缺乏深度,寶沃質量亟待提高

而在最近寶沃舉辦10萬臺下線儀式上,寶沃又借用了5個“安全感”來詮釋企業承諾。給予車主安全、給予經銷商安全、給予供應商安全、給予媒體安全、給予員工安全,但為什麼不給予車輛質量保證呢?

楊嵩表演缺乏深度,寶沃質量亟待提高

營銷過於膚淺,從而脫離了事實。

誠然,楊嵩確實有能力,但那次“PPT會議”因時間太長,聽蒙圈的不在少數。而歷來上高數課,打盹的一大片。也就是說,那次耗資巨大、籌備時間最長的“寶沃會議”失敗了。

楊嵩表演缺乏深度,寶沃質量亟待提高

對此楊嵩寫了道歉信,表明了因會議時間太長,沒有顧忌聽眾的感受。而沒有達到預期後,寶沃又是怎麼做的呢?把“PPT會議精神”細分化、區域化,所以接下來的日子裡,寶沃的營銷大師們,分片分區原封不動拿著“會議PPT”給媒體、經銷商、員工上課。

人還是那一幫子人,媒體還是哪一部分媒體。寶沃出發點是好的,希望“會議精神”傳達的再明確一些,但聽眾都迷糊了,消費者豈不傻眼。現在回過頭看,寶沃依舊是寶沃,沒有實質改變。

楊嵩表演缺乏深度,寶沃質量亟待提高

其實,楊嵩在日產靠營銷能成功,是日產本身品牌、體系和產品力擺在那裡;楊嵩來到寶沃汽車,體系整個百廢待興、產品岌岌可危、工程師精神衰弱。換句話說,是日產成就了楊嵩,楊嵩成就不了寶沃。

喜聞的是,福田繼續增資寶沃汽車,44億押注寶沃後,能否換來寶沃的蛻變呢?可悲的是,人還是那個人,產品還是那個質量。

如寶沃已死,楊嵩有功。功在哪裡?楊嵩的付出和擔當;寶沃死在哪裡?不切實際的體系和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