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的處世方法,其實我們還在用

蕭何處世,頗能夠體現中庸的特點,蕭何是想做官的,儘管說做官是為了更好地做事,但是蕭何依然是平和地對待做官的追求。 一不是非當不可,例如他曾經拒絕過秦朝御史舉薦他到鹹

蕭何的處世方法,其實我們還在用

蕭何處世,頗能夠體現”中庸”的特點,蕭何是想”做官”的,儘管說做官是為了更好地”做事”,但是蕭何依然是平和地對待做官的追求。

一不是非當不可,例如他曾經拒絕過秦朝御史舉薦他到咸陽“做大官”的機會;

二不是當得越大越好,主要體現在他在沛豐起義初期放棄當”一把手”的機會,力推劉邦主政,後來又是很”明智”地把首席幕僚職位讓給張良。

不過,後人多拿蕭何助紂為虐,幫助呂雉實際上就是幫助劉邦殺害韓信來否定蕭何的人格,這很值得商討。

附:《中庸》的成書年雖無確考,但自宋以來卻是儒家學派,特別是新儒學即道學的最為重要的經典。要了解儒學、研究儒學、傳播儒學的精華,就不能不認真閱讀這部書。但是長期以來《中庸》的外文譯本不多,這部給使用外國文字研究中國哲學、中國文化的學人和讀者帶來了不便,限制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許多使用外文的學者和在域外讀讀書、做學問的朋友,都埋怨國內太不注意中國文化成果的外文翻譯工作,他們喜歡拿印度與中國比,他們說,印度民族的許多文化遺產多有外文譯本,特別是英文譯本,而中國經典遺產多有外文對本,特別是英文譯本。而中國經典遺產的外文本則寥若晨星,偶遇幾種,也多為外國人所譯,這不能不使人感到愧對古人,有負後人,也對不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