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訓:好人品的八個標準

古訓:好人品的八個標準

古訓:好人品的八個標準

“子欲為事,先為人聖”。

喜歡一個人,始於共鳴,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可見,人品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而好的人品,更是一個人最大的底氣。

好的人品有八個標準,看看你符合幾個?

01

  • 厚道。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厚德載物,就是以厚德去包容萬物。

大地以廣厚之德,載含萬物,容載萬物。

厚道之人,人人都願意與之交往,因為這樣的人讓人感覺踏實、放心,打心底裡尊重、信賴,於是就能積累人緣、積聚人氣。

厚德是福,做人厚道,方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古訓:好人品的八個標準

02

  • 善良。

善良,是心靈的指南針,讓我們永遠不迷失方向。

不論你傷害誰,就長遠來看,都會傷害到你自己。或許你現在並沒有覺知,但它一定會繞回來。

你對別人所做的,就是對自己做。

不管你對別人做了什麼,那個真正接收的人,並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你若想被愛,就要先去愛人;你期望被人關心,就要先去關心別人;你要想別人對你好,就要先對別人好。

善良,是好人品的關鍵要素。

坦坦然然做人,平日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

03

  • 守信。

一個人如果沒有信用,什麼事也幹不好。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鍵是要講信用。

古人把守信看作是做人非常重要的品行之一,講究言必行,信必果。

人在社會上如果不講信用,便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肯定也沒有人願意與其交往。

古訓:好人品的八個標準

04

  • 寬容。

常言道:“有容乃大”。

人要有一顆寬容之心,要能容天下難容之事。

我們要學會寬容與自己看法不同的人,特別是與自己有矛盾的人。

寬容別人實際上是給自己的心靈鬆綁,否則,只會給自己的心靈加壓,受累的還是自己。

三國時期的蜀國,在諸葛亮去世後任用蔣琬主持朝政。

他的屬下有個叫楊戲的,性格孤僻,訥於言語。

蔣琬與他說話,他也是隻應不答。

有人看不慣,在蔣琬面前嘀咕說:“楊戲這人對您如此怠慢,太不像話了。”

蔣琬坦然一笑,說:“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氣秉性。讓楊戲當面說讚揚我的話,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讓他當著眾人的面說我的不是,他會覺得我下不來臺。所以,他只好不做聲了。其實,這正是他為人的可貴之處。”

後來,有人贊蔣琬“宰相肚裡能撐船”。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

05

  • 誠實。

誠實是立身之本,誠實是一種美德。

人之無誠,不可為交。

“欲當大任,須是篤實”。做人只有實實在在、老老實實,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才能在社會上站穩腳跟。

我們對待工作也一樣,不管是彙報工作,還是反映問題,都要實事求是,絕不可弄虛作假,失信於人。

古訓:好人品的八個標準

06

  • 謙虛。

泰戈爾曾說:“當我們是大為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近於偉大的時候。”

謙虛,是好人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無論什麼時候把自己看低一些,總是好事,一方面有利於自己的進步,另一方面有利於與人相處。

古人云:“無論做何等人,總不可有勢利氣;無論習何等業,總不可有粗浮心。”

幹任何事情,不要總認為自己賢能,不可少之,這樣不好,容易讓人討厭。

謙恭之人,人皆愛之。

07

  • 正直。

一個人不一定能成為一個偉大的人,但完全可以成為一個正直的人。

正直之人,首先要做到憑良心辦事。

幹事都能從良心出發,那絕對是一個高尚的人、正直的人。

人還要有正確的是非觀念,遇到問題要有自己的見解,決不能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要堅持真理,不能因為關係好就把錯說成對,也不能因關係不好而把對說成錯。

古訓:好人品的八個標準

08

  • 執著。

人貴有恆。

幹任何事情要有決心、恆心和耐心,要有執著追求的精神,這是成就事業的關鍵。

否則,將一事無成。所謂“滴水穿石,鐵棒磨針”,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自己不妨做個傻子,把自己看得渺小一點,踏踏實實做事,持之以恆。

日常工作中,只要是我們認準的事,就應該想盡千方百計把它完成,把它幹好,奮力追求成功的樂趣。

這種恆心和勇氣,就是執著追求的具體體現。

古訓:好人品的八個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