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未來發展方向在哪?

老潘淺談生活工作經

關於臨沂未來的發展方向,有關部門肯定有合適的規劃,也有具體的方向,他們的更合理科學。我談的只是個人理解,站在一個臨沂人的角度,談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合適,但願能有幫助。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發揮傳統優勢。臨沂的物流、商貿,臨沂的板材等等,這些都是傳統的產業優勢,要合理引導和規範好傳統產業,緊跟先進步伐,繼續做好優勢產業,以優勢產業帶動其他產業。放眼全國,現在各地都高度重視打造自己的優勢產業,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稍不留神,優勢便不復存在。



第二,積極做好新興產業。在招商引資、招大引強的過程中,要積極引進一些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的新興產業,現在的經濟發展不是以前的粗放發展,而是對產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作為一個魯南的地級城市,發展總部經濟有難度,但是也可以努力嘗試和爭取,總部經濟帶來的資金、技術、人才必將帶動其他產業發展。



第三,因地制宜,利用好優勢資源。臨沂是全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也有著不錯的自然資源和發展環境。要因地制宜,發揮特色,如蘭陵的蔬菜,莒南的花生、蒙陰的蜜桃、沂水的食品等等,都有了不錯的基礎,要繼續做優做強,加快發展。



從整體來看,儘管有臨工、魯南製藥、金鑼肉製品等大的工業企業,但是臨沂還是缺少比較強的工業企業,工業發展是短板,可以在這上面下功夫。



不是專業人員,想到哪兒就寫哪兒,不當之處,歡迎交流。


蒙山沂水老漢

臨沂未來發展方向在哪?

城區發展

城區面積的不斷向北發展,我認為這是一個錯誤的方向,如果想建設一個強而大的臨沂,必須向南和東發展,而相對應該的郯城、蘭陵、臨沭和莒南則向臨沂主城方向發展,如果以此為目標,20年內就可以和主城區對接完成,形成一個強而大的臨沂!

產業發展

臨沂的產業主要是以商貿和物流為主,但是這些只是大而不強,同樣也是過於分散,沒有集群化和集團化。物流可以在羅莊南部或西南部劃出一片地方建設物流園區,加強集群化建設和管理,中部的陶瓷工廠西遷至羅西高速路以西,空出地方可以引進高科技企業入駐。而蘭山西部則以商貿批發為主,並建設電商園區,北城則以住宅區為主。河東建設機電、服裝園區,加大扶持力度把這些產業做強做大!

人才引進

一個城市的發展肯定是離不開人才的引進,可以根據各行業的需求類型,市裡統一制定引進人才方案,人才引進的支出可以讓企業和市財政按比例擔負。臨沂大學可以尋求國外名校合作建立專業系統的學院,培養專業人才。

引進外資

臨沂享受著中西部的優惠政策侍遇,但是這些都沒有充分的利用,現在可以允分利用起來引進外資,並給予更多的稅收優惠待遇,但是引進的外資必須是以高科技為主的企業。

引進國內企業

可以引進國內企業給予稅收幾年減免的優惠政策,同時享有中西部地區的優惠政策,結合並用。投資額不低於10億起的企業才享受市裡給予的優惠。以高科技網絡為主的企業可以減免土地費用及減免幾年內稅收。

地鐵或輕軌建設

地鐵也是一個城市發達與否的必備條件,如果因為臨沂的土地不適合建設地鐵,那麼輕軌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最基礎的建設路線要有兩縱兩模,南以羅莊南部的湯莊至高鐵站,高新區至北城。高新區後期可以延伸至蘭陵,湯莊則延伸至郯城。河東可以在相公一帶向西經北城至義堂,經開區向西北方經解放路到北城。後期河東相公向東發展到莒南,向西則到費縣,經開區向東則連接臨沭。

2月14日查了一下關於臨沂地鐵建設的資料,已經規劃完成。80%是和我的想法一樣

軌道交通 未來建5條線131座車站

  近期建設方案

規劃3條軌道交通線全長約81.1km

  ●1號線:全長33.8千米,北起臨沂北高鐵站,沿高鐵站站前中軸線、沭河路、孝河路經臨沂市政府,而後途經孝聖路下穿祊河,沿沂蒙路向南到臨沂火車站,過火車站後繼續向南轉向沂河路、通達南路、湖北路,向西到羅西俄黃路。

  ●2號線(一期):全長27千米,北起聚才六路與臨西十一路交叉口,沿臨西十一路、雙嶺路經臨沂汽車總站,而後轉向聚才路向東,過祊河後沿上海路、北京東路、東興路到臨沂機場,出機場後沿東興路、香港路向南到臨工路。

  ●3號線(一期):全長20.3km,線路西起解放路與臨西十一路交叉口,沿解放路向東穿過沂河,而後折向東興路,沿新東興路繼續向北到軍部路。

  遠期建設方案

  規劃新增4號、5號線全長166.6km

  ●原1號線不變。

  ●2號線:在一期基礎上延長了11.3千米,向西延伸至義堂鎮中央大街與雙嶺路交叉口,向南沿香港路延伸至柳工路。

  ●3號線:在一期基礎上延長了9.1千米,向西延伸至解放路與臨西十三路交叉口,向北延伸至太平街道規劃的橫五路。

  ●5號線:全長25.2km,北起棗園鎮永安二路與蒙山北路交叉口,沿蒙山北路向南,過祊河後沿濱河大道、通達路、陶然路到臨沂火車站,之後繼續沿陶然路向東到達臨沂機場。

  遠景

  未來預留7個方向遠景市域通道

  在上述線路基礎上,為了預留髮展彈性,市域範圍內預留市區至沂南-沂水、費縣-平邑、蘭陵、郯城、臨沭、莒南-臨港等7個方向的遠景市域通道。

高架橋和高架路

不可否認,臨沂的城區交通越來越堵了,所以高架橋和高架路必須要提上議程。高架橋以解放路和通達路 沂蒙路交匯處先行建設。高架路則以通達路,金雀山路為主。

總之,臨沂的發展路還很長!

在外多年的臨沂人祝家鄉越來越美好!


路邊哪些事

首先糾正題主,臨沂沒有魯南藥業只有魯南製藥(魯南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次別把人家企業名字都寫錯,這樣顯得不專業!

臨沂市的未來在哪?其實政府早做好規劃了!

第一個:大力發展臨沂物流業!臨沂物流業未來9年新規劃出臺!

臨沂市擁有134個專業批發市場,39個物流園,個體戶78900戶,物流企業2700家,僅物流行業提供的就業人口就超過30萬,整個民營經濟對臨沂市稅收的貢獻比例高達78.7%!2011年8月,臨沂市被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授予 “中國物流之都”稱號。

近日,臨沂市人民政府審議通過《臨沂市物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7-2025)》(以下簡稱《規劃》)。臨沂快遞物流園區、國際空港物流中心、高鐵物流中心,加強末端配送等《臨沂市郵政業十三五規劃》成果納入《規劃》,臨沂公鐵空海立體化物流格局將形成。

根據《規劃》,近期規劃2000畝,遠期規劃8000畝的臨沂快遞物流園區,以服務魯南蘇北及更廣的區域性分撥中心為發展目標,按照建設二級以上區域分撥中心標準招引國內外知名快遞企業落戶園區;

規劃1500畝-3000畝的國際空港物流中心,定位發展成面向國內外的綜合空港物流基地,開展快件運輸、貨物代理、保稅物流等物流業務;

初期建設500畝,遠期規劃達3500畝的高鐵物流中心,依託臨沂高鐵站發展高鐵物流,開展運輸郵(快)件試點。

《規劃》明確提出,推動快遞末端投送模式變革創新,著力構建“區域快件處理中心-市內快遞站-末端快遞服務點”的三級快遞物流節點網絡。

 在臨沂物流業由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供應鏈物流轉型的關鍵時期,《規劃》將推進產業融合、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助力臨沂市建設成為國際物流中心和國家供應鏈節點城市。

從舟車不通的四塞之崮,

到商賈雲集的商貿之都,

臨沂享譽全國。

第二:臨沂工業的發展的未來就是培育並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如果每個臨沂的企業都是高新技術產業,還愁環保和企業未來的發展嗎?

以下為政府規劃:

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強化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完善科技創新孵化體系,抓好一批國家級、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園區孵化器、對外合作交流項目建設和科技型企業培育,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動“臨沂製造”向“臨沂創造”轉變。

加大對創新發展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構建普惠性創新支持體系。加快建設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開展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行動。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空間,凝聚大眾智慧,激發創新活力。

根據“十三五”規劃,我市提出了今後五年發展的總體定位,即立足建設實力城市、宜居城市、魅力城市、活力城市、幸福城市,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商貿物流雙節點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全省開放型經濟特色城市、西部經濟隆起帶龍頭城市和全國革命老區科學發展示範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全方位建成魯南蘇北區域性中心城市。

 根據“十三五”規劃:臨沂市具體的發展目標共包括9個方面:

經濟實力邁上新臺階,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600億元、年均增長8%左右,2018年比2010年翻一番;產業結構得到新優化,服務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0%左右,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5%左右;對外開放跨入新階段,進出口額年均增長8%左右,臨沂商城和臨沂綜合保稅區進出口額分別達到100億美元、50億美元左右;城鄉統籌展現新格局,建設成為城鄉融合的新型城鎮化示範城市,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分別達到62%、50%左右,所有縣城(組團)人口規模均超過20萬人;交通建設呈現新局面,加快構建由航空、高架、高速、高鐵、環城快速路、軌道交通等組成的立體現代交通網絡,成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區域性航空和鐵路樞紐;民生保障躍上新水平,城鄉居民收入增幅高於地區生產總值增幅,農村居民收入增幅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幅,確保與全省同步、比全國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生態環境實現新改善,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取得突出成效;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國際貿易、“兩型社會”建設、生態文明、文化體制、城市管理、稅收徵管、農村產權、村居集體企業等重點領域改革取得重要成果;思想解放達到新境界,由注重審批管理向注重服務和監管轉變,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美好魯南

簡單的說臨沂近年的發展方向,輕工物流業向西發展連接費縣,重工高汙染繼續在羅莊,高科技企業在河東.市區發展就在蘭山區,往東是河,過個河是河東,往南是鐵路,和重工業區.往西是物流園和作坊式工廠環境差,交通擁堵搬遷費用高還有一個南北道,發展市區只有往北,北城新區到北外環還有大片農田可用,一直到汶四公路建築物相對較少搬遷費用低,高鐵站選址白沙埠,是有必然原因的,白沙埠棗溝頭未來二十年很可能發展為城區.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