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游|想去看一看遠離喧囂的松林——一個叫做尕楞松濤的地方

沿著循同公路一路南行,從柴溝景區溝門往左一拐,便爬上烏土斯山南段彎彎繞繞的山間公路,川坡上很快會看見成片的山松。翻過山樑,滿山滿坡蔥蘢茂密的松林便映入眼簾。遊人的悄緒還有從黃河岸邊楊柳依依的風情中調轉過來,很快在山野的氣息中領略松林世界的蒼茫與清涼。

循遊|想去看一看遠離喧囂的松林——一個叫做尕楞松濤的地方

沿昔彎曲的盤山路緩慢下行,在與烏土斯山對峙的熱朵山上鐫刻醒目的六字真言。山腳下是擠擠挨挨的藏族民居,古樹蒼翠,經幡烈烈。那座頗為壯觀的佛殿佛塔熠熠生輝,這便是藏傳佛教寧瑪派在循化地區最早的一處寺院,深藏著久遠年代鮮為人知的一段往事,顯示著這個僻居一隅的藏鄉福地不同凡響的人文底蘊。

初到此地的遊人不禁會想到,在循化的地理版圖上雖有四個藏族鄉,其屬地橫跨整個南部山區,但如此擁擠地聚居於一道溝岔的,卻很少見到。這種特殊的村落敢觀反映了具有農耕傳統的尕楞人不同於其他藏區的特殊文化心理。

循遊|想去看一看遠離喧囂的松林——一個叫做尕楞松濤的地方

那麼,就讓我們走進深藏大山的尕楞藏族鄉,去感受林海松濤的神奇,去領受藏鄉獨有的秀美吧!

尕楞(噶讓),藏語意為"長柱”,因尕楞境內自然形成的兩根挺立的紅砂柱而得名。

循遊|想去看一看遠離喧囂的松林——一個叫做尕楞松濤的地方

尕楞藏族鄉位於循化縣西南角,距縣城三十五公里,自東向西綿延三十多公里,在公伯峽水庫南端與尖扎縣接壤。尕楞的手觸摸者高山之巔的雲彩,尕楞的腳伸向公伯峽的千頃碧波。這一方高低錯落的土地上造就了高山牧場、萬畝松林、千層梯田、丹霞秀柱、瓜菜果椒等獨特自然景觀。十四萬畝天然松林給這個多彩藏鄉披上了冬夏不卸的濃綠彩妝,成為綠色循化的天然氧吧。

循遊|想去看一看遠離喧囂的松林——一個叫做尕楞松濤的地方

沿尕公路驅車緩行,南面的溝壑山嶺都是一抹抹令人沉醉的黛青色,那色調活像畫家由著性情往調色板上隨意潑上去的幾瓢顏料,綠的深沉,綠的蒼茫,綠的氣派。

循遊|想去看一看遠離喧囂的松林——一個叫做尕楞松濤的地方

汽車行至比塘村,路邊山坡上生長著的無數棵針葉松像淳樸的藏人迎接遠方來客,遊人的心情立刻變得溼潤起來,心間湧滿遠離了荒涼的富饒。那一律向上的樹幹猶如莊稼地裡稠密的麥稈,以洋洋灑灑的氣勢潑灑著大山的富有。

隨便在什麼地方停下車,順坡而上,鑽進密匝匝的山林,將會看到一人不能合抱的高拔松樹。那些巍然挺立的渾身長滿枝杈的樹木訴說著這片山林的久遠年代。那些步調一致、密而不亂的松陣,讓人聯想到集體力量的偉大。在降雨量相對偏少的地位淺山,能孕育如此雄奇的松林,無疑是大自然對這方土地的恩寵。

循遊|想去看一看遠離喧囂的松林——一個叫做尕楞松濤的地方

炎炎夏日裡,茂密的樹林把灼熱的陽光切成斑斑駁駁的碎片,又邀來崗察草原的清風,給酷暑難耐的城裡人奉獻一片涼爽。於是,遠方的目光投向這片濃廕庇日的山林,他們帶著煩悶的心情,來這裡消暑納涼,感受卓爾不凡的藏鄉風情,卸下堆積日久的沉重與鬱悶,心靈的原野上又長出翠綠的嫩芽!

循遊|想去看一看遠離喧囂的松林——一個叫做尕楞松濤的地方

尕楞的松林在擋風遮沙的同時,把茂盛的根鬚深植於豐饒的土層,把千年修煉得來的靈氣化作淙淙清泉,滋養著一方生靈。聰明的尕楞人把山林分泌的藥水釀製成聞名遐邇的酩餾酒,醉人的醇香招徠四方遊客。

尕楞的山泉不僅潤澤了田野,也滋潤了藏族人的嗓子,於是,熱朵山下傳來的天籟猶如醇厚的酩溜,迷醉了遠客的心,羞走了布穀鳥。

循遊|想去看一看遠離喧囂的松林——一個叫做尕楞松濤的地方

有林的地方就有寧謐的古剎寺院。靈氣十足的尕楞林區當然是佛家矚目的一方寶地。點燃於元朝的洛音堂寺的香火飄過了千年歲月的煙塵,依舊嫋嫋飄蕩。這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名寺,因藏傳佛教後弘期一批名揚藏區的學者誕生於此而盛名遠播。當代著名學者才丹夏茸活佛、六世達賴特使郭莽堪布洛桑曲丹、十世班禪上師喇科仁波切等藏傳佛教傑出學者曾在這裡深研佛學。

循遊|想去看一看遠離喧囂的松林——一個叫做尕楞松濤的地方

山風習習,松濤陣陣,泉水叮咚,歡聲嘹亮。藏在大山深處的尕楞秀松,正在撩開神秘面紗,召喚著在市井的喧囂中身心俱疲的人們。

循遊|想去看一看遠離喧囂的松林——一個叫做尕楞松濤的地方

來吧,朋友,讓我們在尕楞松濤的蒼綠與清幽中,放飛淤滯的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