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抱憾出局 賽後將更衣室打掃乾淨令人動容

日本抱憾出局 赛后将更衣室打扫干净令人动容

北京時間7月3日凌晨,世界盃淘汰賽1/8決賽結束了上半區的最後一場爭奪。日本隊2:3負於“歐洲紅魔”比利時。如果單看這個分,也許你會感嘆一句:日本隊踢得不錯啊。可如果你全程看完這場比賽,你不僅會叫好更會為日本隊、為日本足球擊掌甚至是激動。在世界排名第三的比利時隊面前,排名亞洲第三的日本隊曾取得兩球的領先優勢,他們曾距離晉級只有一步之遙。如果不是對手的“高空轟炸”最終奏效,日本就將創造亞洲足球嶄新的歷史。賽後,日本隊打掃更衣室並留下感謝俄文字條的新聞又被熱炒。而作為我們的近鄰,當日本隊在世界盃場內場外都成為熱議焦點的時候,我們的國足該作何感想,我們的足協該作何行動呢?

榮耀>>>

日本隊場內場外都“閃光”

對陣比利時的比賽,日本隊的確做到了“雖敗猶榮”。雖然世界排名遠不如對方,身體條件也明顯在對手之下,但日本隊的戰術得當,隊員們的拼勁十足。更難能可貴的是,日本隊隊員的個人技術完全不在比利時隊之下。

日本隊通過比賽證明,他們確實是這屆世界盃上表現最好的亞洲球隊。要知道,在1/8決賽開打前,日本被認為是所有16支球隊當中實力最弱的一個。但比賽過程卻出乎意外,日本在上半場頂住了比利時的進攻,下半場原口元氣與乾貴士先後進球,日本不可思議地以2:0領先比利時。

絕境下,比利時主帥馬丁內斯決定使用高空轟炸的戰術,他換上了曼聯空霸費萊尼,日本隊身體偏矮的弱點徹底被對手利用,比利時利用兩次頭球將比分扳平。直到此時,日本隊還有晉級的希望,之後川島永嗣連續撲出了查德利與盧卡庫的攻門。可惜的是在比賽的補時階段,查德利在門前推射破門,幫助比利時完成了不可思議的大逆轉。

日本隊差1分鐘就能夠將比分拖入到加時,如果拖入到加時的話,一切都是有可能的。但日本隊上下確實已經做到極致,距離創造奇蹟就差那麼一點。雖然輸了,日本隊還是可以昂著頭離開。

賽後,日本隊的一個舉動又讓世人側目。在離開體育場前,日本隊將更衣室收拾得乾乾淨淨,並且還留下了一張用俄語寫的字條:謝謝。國際足聯的一名官員將賽後日本隊更衣室的照片發佈到社交平臺之上得到了無盡的讚譽。“儘管日本隊在第94分鐘時輸掉了比賽,但他們的球迷把看臺清理得乾乾淨淨,日本隊甚至還收拾了更衣室。日本隊是所有團隊的榜樣。很榮幸與他們共事。”這位國際足聯的官員在個人網站上寫道。

感嘆>>>

日本足球是“貴在堅持”的勝利

日本隊能夠揚威世界盃賽場絕非偶然,在整個亞洲範圍內,日本足球代表著技術與先進。23名參賽隊員中有15人在歐洲主流聯賽效力。香川真司、本田圭佑等球員早已躋身世界一流球員行列。而放眼日本足球,他們的成功則緣於持之以恆的堅持。

日本足球的堅持體現在方方面面,比如在學習巴西足球這件事上,從上世界90年代初開始,日本足球決定走南美勁旅的技術流之路後,20多年時間裡從未改變過。日本足球對於巴西足球的技術取經,並不是個別俱樂部在足球層面上走另闢蹊徑的道路,而是整個國家的足球人,以一種工匠般的精神,將這套重視球員技術培養的理念,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俱樂部里加以實行。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日本國家隊的隊員來自於不同聯賽、不同俱樂部,但捏合在一起,隊員們的風格是如此統一,完全可以無縫拼接在一起。

說起日本足球20多年一直堅持學習巴西足球這件事,就不能不提日本足協主席川淵三郎。從1991年開始擔任職業足球聯賽主席職位,正是他在1993年一手創建了日本的職業聯賽J聯賽。包括俱樂部梯隊建設,聯賽的健康發展以及決定日本足球發展方向的“學習巴西足球”。這些都是川淵三郎對於日本足球的貢獻。在1996年,川淵三郎首次提出“日本職業足球聯盟百年計劃”,口號為“創造綠茵場上的運動”,而計劃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鼓勵學校開設體育會,讓中小學生都能有正規的足球場用來訓練。此外,日本全國高等學校足球錦標賽從1912年創立,至今已經舉辦了96屆。該項賽事比1921年誕生的日本足協都要“高齡”,這項賽事時間跨度長達5個月。每年有超過4000所高中學校參賽,參賽人數達到數萬人。

正是這些民間與官方對於足球運動的“堅持”成就了日本足球的發展,在身體條件一般,人口又不夠多的相對不利條件下,日本足球為亞洲足球的發展樹立了一面旗幟。

對比>>>

中國足球不覺得臉紅嗎?

每當日本足球、韓國足球在國際大賽上揚威立萬的時候,中國的足球人,中國的球迷都免不了要審視一番自己的國家隊。這次日本隊在俄羅斯的驚豔又刺痛了不少中國球迷的神經,近鄰的成功經驗能被我們所借鑑學習嗎?

中國足球也早早地認識到,想要往更高水平發展必須向歐美足球先進國家學習。所以我們曾請來德國人施拉普納,後來又派出健力寶隊到巴西學習,而英國講師霍頓在很多年裡曾是中國隊的主帥。杜伊、福拉多、米盧、哈恩、卡馬喬……這些人如同走馬燈一般,在中國隊主帥的位置上來來去去。中國足球的風格也在歐洲各國到南美流派之間頻繁流轉。目前,中國國家隊的主帥是裡皮,意大利風格應該是目前中國足球的主流。

其實無論哪種風格,中國足球目前最該向日本、韓國這些近鄰學習的,是給予這個項目一個穩定的發展空間與環境。校園足球、青少年足球如今紅紅火火發展起來,這是中國足球發展的根本。如何讓這部分資源與職業聯賽健康接軌,也就是如何達到真正的“體教結合”,這是中國足球未來發展的關鍵。

此前中超聯賽作為中國職業聯賽最頂尖部分差點淪為“金元足球”的舞臺。好在,在政策與資本雙重壓力下,這股風氣得到了遏制。但U23新政以及外援新政的出臺又讓不少年輕隊員早早地過上了富足生活,從而失去了衝擊更高目標的慾望。畢竟,有更多年輕隊員到歐洲聯賽踢球,這才是快速提升國家隊水平的最好辦法。

中國足球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與挫折,我們的近鄰也都曾遇到過。所以日本足球依然值得我們學習借鑑,在過去的數十年中日本足球做了太多努力,從校園足球到職業足球再到全民足球,正是有著這樣的基礎,才讓日本足球能夠在世界盃上保持足夠的競爭力。塔底足夠強大,塔尖才足夠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