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鎛開窟——敦煌莫高窟的由來

三危山,雖不是名山大川,但它那粗獷雄健的氣勢,那驚心動魄的佛光山色,使人心蕩神移。每逢雨後,雲遮霧罩的三危山時隱時顯,被鮮紅的夕陽照耀得五光十色,撲朔迷離。據傳,這就是三危山上的佛光。舉世聞名的莫高窟就是在佛光的誘惑下才開鑿的。那麼是誰在三危山下首先發現了佛光開鑿了第一個洞窟呢?

樂鎛開窟——敦煌莫高窟的由來

相傳,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敦煌有個名叫樂傅的和尚對佛一心供養,非常虔誠,經常身披袈裟,手持禪杖四方雲遊。

有一天,樂傅雲遊到了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經過一天的奔波,他又餓又渴,十分疲憊,坐在綿軟的沙灘上歇息。這時候,夕陽西下,金色的餘輝映照在三危山上。他驀地抬頭一看,奇蹟出現了:對面的三危山金光萬道,放射著五顏六色的耀眼光環。三座危峰的金光中化作“三世佛”顯出真容,倏地一晃,好似有無數菩薩在誦經說法。金光明暗交替地閃爍著,又隱約看到飛天仙女在金光中飛舞:有的在散花,有的在彈奏樂器……一心持戒修行、禮佛誦經的樂傅被這佛國奇景炫惑了,他認為三危山上的金光就是佛光顯現。這佛光照在他身上,頓感身心愉悅,疲憊盡消。

心想,我苦苦尋求、頂禮膜拜的佛祖靈光不就在這三危山嗎?還要到那裡去追尋呢?他決心就在此修行拜佛。於是,樂傅四處募捐化緣,請來工匠,在大泉河西岸的峭壁上開鑿了一個石窟。莫高窟的第一個石窟就這樣於1600年前在這塊沙漠聖地上誕生了。從此,三危山下的峽谷燃起了拜佛的香火,響起了誦經的木魚聲。

樂鎛開窟——敦煌莫高窟的由來

其實,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樂傅當時所見到的金光千佛,只是一種自然奇景引發的幻覺。這種自然奇景,我們今天在三危山上仍可看到。因為三危山是剝蝕殘山,山上無草木,岩石為黯紅色,其中含有石英、雲母等礦物質,夕陽反射,燦爛若似金光。當然,生活在千餘年前的樂傅對這種自然奇景無法理解,作為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就把它完全歸之於“佛”了。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又有一個和尚來到大泉河谷,也在一個雨後傍晚看到了三危山上的“佛光”,堅信這兒是佛祖聖地,在樂傅首開的洞窟旁邊,又開鑿了第二個洞窟。這個和尚名叫法良。

此後,一代又一代的佛門弟子、達官貴人、商賈百姓都在這裡捐資開窟,興建寺院。洞窟的規模也漸漸擴大。僧侶們來來往往,香客、朝拜者絡繹不絕。絲綢之路的興旺,佛教文化的交流,更使莫高窟紅火起來。

樂鎛開窟——敦煌莫高窟的由來

摘自陳鈺《美麗的敦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