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生茶在什麼時間段更好喝?

茶老大



如果普洱茶生茶是新茶,那麼這款茶需要明確他是不是理想型的普洱茶?如果是理想型的普洱茶一般下午2--3點喝就可以了。


如果你的普洱茶生茶是商品級別的,那麼這款茶大部分是傷胃的,推薦5年以後再去喝,因為這樣可以明確普洱茶的質量,是不是可以喝的古董,如果可以喝,那麼這款茶質量不錯,如果變質發黴了,那麼這款茶的儘量不去碰了。

如果普洱茶生茶是老茶,那麼你隨時泡,隨時喝,只要你不是吃飯吃藥馬上喝茶就可以了。


仁易說茶



在雲南無非就兩種存放方式,一種是昆明幹倉,一種是西雙版納溼倉,同樣的一餅茶,如果放在這兩個地方存放,一年後,它們的口感絕對會有明顯的差別。


一、壓制後兩三個月內的生茶,儘量不要過多飲用


不管是放在哪裡的茶,2-3個月製作的新茶都儘量不要過度品飲,建議淺嘗,因為這時候的生茶滋味青澀,優缺點突出,香氣高揚,茶氣強,茶性足而烈,過多飲用易傷胃。



二、一年以後的生茶,趨於穩定,可品飲


通常情況下一年以後的生茶,茶重水汽褪盡,口感穩定,茶湯厚重感強,滋味濃烈,有了茶葉本身的滋味,但優缺點還不是太明顯。


1.昆明幹倉:一年的存放後估計生茶還是會有些青澀,這是幹倉的特性,轉化較慢,但是相對溼倉平穩,茶葉內含物質轉化充分。建議幹倉內至少存放兩年以上再品飲。


2.西雙版納溼倉:一年生茶已經達到了幹倉存兩年的效果,轉化較快,溫度和水分覺得其內含物質的變化,如果存放三年,變化速度驚人。



三、七年陳期的生茶,茶性趨於溫性


七年的生茶,陳味會慢慢出現,香氣也有了無限種可能,花香轉為蜜香,或者原本香氣不高,存放之後香氣更強勁,茶性轉溫,養胃健胃的效果明顯。



四、二十年的生茶,屬於老茶


滋味醇厚,順滑,十分難得,湯色紅潤近似熟茶,也是很多資深茶友的追求。


生茶存放在不同的階段都會呈現出不定期的驚喜,隨時觀察他們的變化,去找到適合存儲的環境,用一年或兩年,甚至更長時間來來對比不同地域存放的茶的變化。



歡迎在評論區發表看法!更多茶葉知識,請關注今日頭條“說茶網”。


說茶網

普洱生茶什麼時候喝好喝?

普洱生茶分為散茶和緊壓茶,茶要區別對待。散茶的適合飲用時間是一種情況,散茶加工成餅之後飲用時間又要重新計算。

1,很多人認為普洱茶要放兩年才好。

根據經驗來看,並不是這種樣子吧,根據不同的殺青程度,不一樣。

普洱茶的原料很重要,殺青也是同樣重要的,工藝手法對茶葉很重要,殺青的火候講究不輕不重。既要照顧當年就可以飲用,也要照顧以後的轉化和自然發酵。



2,其實當年的普洱生茶就很好喝。

對我們來說,喝普洱茶並不像很多人想的都講究喝老茶,事實上喜歡喝老茶的人比例不是最高的,更多的人喜歡喝新茶。當年的新茶,清香甘甜,本身就已經很好喝了,和老茶的那種味道是不同的。

我雖然做茶做了十幾年了,但是我還是更喜歡喝新茶,老茶不是不喝,只是喝的少。



3,無論是新茶,老茶加工成餅茶之後都要再存放。

本來把普洱茶加工成餅,主要的原因就是方便存放,還有運輸,壓成餅以後不要馬上飲用,存放3到4個月,讓茶葉的味道穩定下來,這樣才好。



4,怎麼看待網上流行的普洱茶的最佳飲用年限。

網上流傳的普洱茶最佳飲用年限,更多的是一種經驗主義的分享,通過某一個人的經驗,或者是大家的集體經驗進行了總結。

這種經驗並不具備普遍性,因為具體到每一種茶,其實是不一樣的。如果用網上流傳的普洱茶飲用年限對應自己的茶,往往是不準確的。




5,喜歡喝口味重的還是喜歡喝口味輕的。

喜歡喝口味重的,和喜歡喝口味重的人同時存在。我是屬於口味輕的,無論是喝普洱熟茶,還是喝紅茶,或者是綠茶,我都更喜歡清淡,清甜,清香。我不理解那些喜歡喝重口味的人,不過同樣的,他們也不能理解,我們喜歡喝清淡的人。



每個人喜好本來就不一樣,那麼相應的適合的茶葉也是不一樣。


雲太吉茶葉

說到普洱茶生茶什麼時間段更好喝,其實還真要完整了解普洱茶內含物質和轉化原理。

由於在其他問答已經有很詳細的論述了,這裡我就用比較簡化的語言進行概括,如果要看完整的,可以找《如何感受普洱茶的滋味?》這個問題我的回答。

茶葉的成分及其體現的口感

茶葉的成分中主要包括有水、蛋白質、氨基酸、咖啡因、多元酚類、碳水化合物、脂質、礦物質、植物色素、維生素、揮發性成分、有機酸,這些物質並非皆可經由沖泡的過程而溶於茶湯之中,像脂質,植物色素及蛋白質等成分甚難溶於水中,多元酚類及維生素會在茶葉製作過程中改變其成分及含量,至於影響茶湯品質幾個主要成分則大碳水化合物、咖啡因、氨基酸及多元酚類。不管是啥茶都是這幾種,比例不同而已。

鮮味:主要成分為氨基酸,鮮中帶甜,細嫩的茶葉中含量高。

澀味:主要成分為多酚類物質。

甜味:主要成分為可溶性糖,及部份氨基酸。

苦味:主要成分為咖啡鹼、花青素、茶葉皂素。

因此,說普洱茶生茶什麼時間段更好喝,不外乎這四個口感變化讓喝茶的茶友接受度最高。

普洱茶的轉化

我們都知道普洱茶最大的特色就是其口感是會變化的,那麼其原理是什麼呢?普洱茶的麴菌發酵與茶葉內部氧化發酵是一連串複雜且互動的化學變化。茶餅內生物菌(其中以麴黴菌數量最多,其中主要是黑麴黴),分泌各種不同的酶,而將茶葉內的有機物質(如氨基酸、纖維素、澱粉、果膠質等)轉化成單醣類,再聚合成多醣體,讓普洱茶的滋味更加豐富甘醇。由於生物菌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會產生熱,而此熱能又會加速生物菌的生長。在劇烈的循環中,其產生的熱能,足以讓茶多酚自動氧化降解。而生物菌中的黑麴黴菌又會分泌多酚氧化酶,讓茶多酚氧化聚合。在此雙重作用下,茶葉內的有機物質會全面動員起來跟著變化。其中,茶葉內含低溫的臭菁味會隨之吐出,而氨基酸、胡蘿蔔素等,茶葉香氣的先驅物質,也隨之氧化合成,讓茶葉逐漸變香。

因此可以看出普洱茶在轉化過程中,其鮮味降低,苦澀降低,甜度增高,香氣變化,正常香氣會從開水沖泡撲鼻香氣到入口生香的轉變。

普洱生茶在什麼時間段更好喝

有了上面這兩個理論基礎,我們就能夠比較好的回答這個問題了

  1. 喜歡鮮香的,新茶是比較好的選擇的,但是因為雲南大葉種固有內含物質問題,都有苦澀感,隨樹種和茶區都有不同,總是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茶的,當然好茶價格不菲,錢包不鼓的千萬別勉強。正常就是樹齡越大茶湯越甜,苦澀度低,品飲感覺就是苦澀能化,香氣高揚,回甘、喉韻持久。但是這還是要量力而行就是了。新茶一樣需要稍微放放,如果是壓餅的話至少放一兩個月再開喝會比較合適。

  2. 喜歡苦澀稍低的其實只需要把新茶再放放就可以了,轉化開始運作一般需要差不多兩年以上時間,這是指昆明倉環境,如果南方會短很多,北方要長一些。因此兩年陳期的茶品飲感覺就是苦澀比原先的會稍微弱些,鮮度降低,香氣在慢慢轉變,由浮香開始向香入水轉變。

  3. 正常大家喝普洱茶喜歡一個比較中庸的年份,那就是五到十年,有理論說如果臺地茶七年陳期,而三十年以上樹齡的茶只需要三年陳期就開始進入適宜品飲的時期,這個時間其實和倉儲環境關係很大,這時候有個名稱就叫中期茶。市場上原本沒有中期茶一說,它是由陳普這個概念轉化而來的。只是陳普很難用來界定茶品的年限,於是就有了中期茶的概念。這時候的餅乾茶尚有香,湯色轉濃,苦澀度繼續降低,甜感增高,香氣再變,這時候的鮮香基本沒了,隨之產生很多特殊香型,比如梅子香,柔和型花香之類。

  4. 如果繼續存放就進入老茶階段了,這個年限一樣沒有標準值,但是可以從茶湯去判斷。

  • 幹茶:生茶經轉化發酵,茶葉外觀呈烏褐色,白毫轉為黃褐色;
  • 茶湯:生茶茶湯顏色較深,會呈現琥珀紅、金黃等湯色,與新茶具有很大的區別

  • 葉底:生茶新茶葉底嫩綠,而老茶葉底通常會呈現黑褐色;
  • 口感:老茶經過轉化,苦澀減弱、茶性溫和不刺激,入口順滑,茶湯甘醇有厚重感。
  • 香氣:經過存放,好的老生茶幹茶陳香純正、茶湯香氣濃郁,不帶雜味、青味。陳香嗅來類似於老木傢俱散發出來的那種深沉香氣,但更具活力,與其它茶類擺的久了發出的呆滯的陳舊氣息不同,普洱茶應有的陳香是陳而有活性的,並無沉悶之感。
  • 韻味:尚有回甘,這是和熟茶最大的區別之處,其在喉部產生的韻味及有別於新茶和中期茶也有別於老熟茶。

當然還有一個階段,那就是已經轉化基本到了峰值的普洱茶,這時候開始出現樟香和木香,其實這香氣出現就是因為其他香氣在時間沉澱下慢慢散去,只留下這味道,其實這香氣可以理解為普洱茶轉化開始到了木質纖維階段,那時候基本轉化已經結束,口感開始下滑,但是無味之味確實適合一些老人家,品飲人生歲月滄桑。

所以大家根據自己需求,存茶不能機械按照別人說的去存,要自己不斷去試,比如半年就要開點來試試,根據其味道變化找到最適合自己品飲的時間。

還有就是現在急功急利的社會誕生了很多工藝,而這些工藝下的普洱茶嚴格意義上不能算是普洱茶了。但是其口感苦澀低,香氣高,屬於可以現喝的茶,越存反而越難喝,又遇到這類的就要多試試,不要參照正常普洱茶存放方法,好喝就喝完就是了。


我心自在無礙

普洱生茶存放時,每個階段的口感都有各自的特色,好喝只是相對之前的普洱茶的表現而言。隨著時間,普洱生茶越陳越醇,在淡而無味之前的階段都應該是越來越好。普洱生茶在陳化過程中,口感的變化主要受到茶葉品質,存放時間,存放條件三方面因素的影響。以下就來逐一說明。

茶葉的品質

主要是指普洱茶生茶的原料,在相同的存放時間,一般來說古樹茶轉化優於大樹茶,大樹茶優於小樹茶和臺地茶。主要是源於茶葉內含物質的豐富性和營養物質的均衡。

以我的經驗來看,在北方存放的茶葉,古樹茶、大樹茶大約3-5年會有一段明顯的轉化,小樹茶、臺地茶大約需要5-8年。



存放的時間

之前看書時見過一個普洱茶轉化曲線,普洱茶生茶的轉化是波段型上長,一波高於一波,最後在峰值最高處回落。也就印證了時下流行的普洱茶轉化階段。



存放條件

也就是時下流行的南方倉,北方倉,主要的區別就在於長年的存放地溼度,適當的溼度有助於普洱茶的轉化。

以我的瞭解,同一批次的老班章,南方存放一年相當於北方存放2-3年的轉化。然而,在南方存放的普洱茶,茶湯醇和,轉化速度快;北方存放的普洱茶,茶湯香氣保留,有水中香,轉化速度較慢一些。



此外,一餅茶單獨存放和在專業倉庫大量存放的茶葉轉化速度和口感也有很大差距。

總結:普洱茶轉化的好,品飲口感佳針對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特點,個人喜好皆不同。建議享受普洱茶的轉化的過程,不要太專注於某一時間段,畢竟不同的茶葉品質,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倉儲條件,口感都有差別。



拙閱普洱茶生活館

關注守興昌號,跟著內行喝普洱。

普洱生茶讓人著迷的地方就在於,它的口感每一天都在發生著變化,並且會出現高峰——低谷——高峰這樣的迴旋波動。摸清普洱生茶的最佳品飲期

一.壓餅完成1年以後

剛製作好的普洱生茶,茶性寒、水味重、湯水寡淡,如果殺青不到位的話,可能還會有淡淡的青味。一年以後,茶餅中的水氣散盡、寒性稍退,品飲時香氣下沉入湯,湯水厚重沉穩,這是它的第一個最佳品飲期。

二.壓餅完成3~5年以後

這3~5年時間,是普洱茶由青澀向成熟過度的階段,生茶的鋒銳退卻,茶性趨向平和,香氣口感也都有了新的變化,當然具體的口感轉變還是要開湯一試才能真切的體會它的曼妙。

三.壓餅完成7~10年後

此時茶葉的陳香漸顯,湯色由橙黃轉為玫瑰紅,此時的普洱茶,已經有藥用價值了。

四.壓餅完成後10~20年

原料、工藝、倉儲俱佳的情況下,這個階段的普洱生茶已堪稱珍品,口感醇厚順滑,保健價值已經大於其品鑑價值。

另外,茶葉在倉庫中存放一段時間後,拿出來沖泡時,一定要打開包裝,把餅茶撬散,醒茶1~3天,晴天泡茶,會比雨天喝茶香氣更好,滋味更醇。


守興昌號

根據本人12年的收藏、品飲經驗,我想從兩方面分享一下個人的體會。

時間段之一:年份

但是,隨著普洱茶的保健、養生功效逐漸被大眾接受,不少資本大鱷開始出書、編故事,炮製出山頭、年份、古樹……等等噱頭,目的很簡單——資本逐利!

前面做了鋪敘,現在進入正題。採用傳統曬青工藝製作的生茶,頭三年口感苦澀味較重,而且茶性寒涼,偶爾品飲幾杯可以,但不建議長期、大量喝。當然,平時胃腸燥熱又有特殊偏好的茶友除外。

如果是純幹倉存放的生茶,個人體會,五年左右就比較適口,苦澀味逐漸淡化,茶葉蘊含的山頭味和茶氣非常勁道。這時喝,就能喝出每款茶獨特的韻味。但是,這個階段茶性比較生猛的老班章等山頭茶仍不建議多喝。幹倉7——9左右,苦澀味轉化成甘甜的口感,茶性也不再寒涼基本就可以放心、大膽喝了。

至於十年以上的幹倉中期茶,由於存放時間較長,茶葉表層的茶氣散發了一部分,所以喝之前要先把茶餅撬開,放在茶罐裡醒茶一段時間,讓茶氣重新聚合,口感就非常醇和了。當然,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倉儲,不同的山頭,不同的工藝……這些,就要具體看各人的喜好了。

另外,最近六七年來,許多茶廠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提高生茶的香氣,採取了機器烘青工藝,新茶一出來就香氣四溢,聞起來很舒服,但回甘、回甜不如曬青茶。還有,烘青溫度太高,會導致茶葉本身的某些活性成分受損,不太適合長期存放。

時間段之二:時辰

時辰,簡單說,就是一天之中的早中晚等不同時段。

我的體驗是,早晨和上午儘量不喝,因為生茶特刮油,早餐又相對比較素淨,喝了沒油刮就傷胃。如果中晚餐吃得比較油膩,那麼下午和晚上衝一泡五年以上的生茶,喝了對消除胃脹、積食效果非常明顯。

最後,我想提醒各位茶油,茶是用來喝而不是用來炒的,喝進肚子裡對身體產生益處才是喝茶的本真目的。至於山頭、年份、古樹……聽茶老闆說說然後自個兒呵呵就好。😄😄😄


高山流水150610568

百花吟,茶生活倡導品牌。點我關注,持續為您更新茶/生活/美學。

適合第一品飲的時段。

三個月時間的茶葉,本年份初壓制好兩至三個月的春茶,這時的新茶,水氣還沒有完全褪盡,茶性比較重茶氣也很強,口感有青澀也有飽滿,適合於淺嘗輒止,喝新茶更像“嚐鮮”,茶性太烈,傷胃,體質偏弱的茶友建議不宜多飲,更適合於收藏,在一點時間的沉澱下在品飲,效果會更佳。

適合第二品飲的時段。

一年以後的茶葉,茶中水味褪盡,經過高溫蒸壓打亂的內質逐漸沉澱,口感比較穩定,厚重感不斷增強很多,寒性逐漸減少,這時候品飲,可品出一款茶最真實的口感,胃不好的茶友也不適宜多飲,可每週飲一兩次,飯後一小時飲較好,有降火助消化的功效。

適合第三品飲的時段。

在七年後的茶葉,歷經七年陳期的生茶,陳味會逐漸凸顯,香氣在歲月中轉化出無限種可能。

原本的花香轉化為果蜜香,馥郁花香,存茶的樂趣就在於它會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給你驚喜。

七年以上的茶,茶性轉溫,養胃健胃功效明顯,比如”百花吟”收藏的《浮沉》,原料選用十年老生茶製作,現在品陳香凸顯,湯質飽滿沉厚,穩定性好,韻味豐滿,這樣的老茶適合常飲。

適合第四品飲的時段。

二十年的茶葉,才是真正的“可遇不可求”,二十年幹倉的老茶,香氣淳厚,會有珍貴的藥香、樟香、參香等等罕見的香氣,滋味醇濃順滑,具有一定藥用價值,如此老茶,能喝到就趕緊多喝點。

以上所說的年份是指在昆明幹倉存放的產品,不同的地區由於氣候溫溼度的不同,轉化速度不一致,會有不同的出入,但對於茶友來說,我個人建議保持純幹倉自然轉化,這是最保險也是最好的存儲方式。


百花吟茶學院

不同階斷的茶,有倉儲時間的不同、有采摘時間的不同,筆者結合自己的一些經驗,總結以下幾點:

普洱生茶:

採摘時節分:

不同時節,所採摘的普洱茶,每段時間的所採摘的茶口感,都會有所不同,穀雨至立夏(4月中下旬~5月上旬)為春茶、夏至至小暑(6月中下旬~7月上旬)為夏茶、立秋至處暑(8月上旬~8月下旬)為暑茶、秋分至寒露(9月下旬~10月上旬)為秋茶.

其不同時節的茶,所產生的滋味也各有不同,沒有一款完美的茶,只有適合自己的茶。


時節茶筆者推薦:

1.春茶,茶湯清亮、茶葉色正、含水較足.俗稱雨水味較足.筆者毫不誇張,品鑑茶時能夠感受到萬物的甦醒般的活力,如筆者所說,沒有一款完美的茶,只有一款適合自己的茶.春茶有得必有失,春茶香氣不夠高揚是其短板.

2.秋茶,然而秋茶能夠很好的填補了春茶的短板,秋天的氣候則相對乾燥、秋高氣爽,秋茶鮮葉消水順暢,香氣自然高揚,但秋茶沖泡後水質不如春茶細膩,較春茶也稍顯澀感.兩者各具特色,不是好茶對好人,而是好人選擇好茶,找到適合自己的茶很重要.


普洱生茶:

倉儲年份來分:新茶與陳茶

1.新茶,也就是剛制好的普洱生茶,口感難以下嚥,苦澀是其新茶表現特徵,許多新茶友不能接受茶的苦澀味,但普洱生茶神奇的地方就在這裡.經過3~5年時間的沉澱與歲月的洗禮自然的存儲發酵,存放時間由於時間積累,每次品嚐都會給茶友們帶來不一樣新的體驗,富有收藏的樂趣.上帝為普洱茶關上一道門,同時陳茶的到來給許多茶友打開了一扇窗.

2.陳茶,茶與時間的關係曼而不可言,不同倉儲時間段的茶,其表現茶的色、香、味、都有所不同.一般3-5年的陳茶筆認為是好茶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3-5年的茶,較其新茶,苦澀漸淡、湯色成淡赤紅,新茶香氣偏重於花蜜香,陳茶,擇是時間的味道(沉香).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茶很重要.

以上是迷糊茶童的一些小知識.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南詔茶童

喝茶本來就是看口感。喜歡的味道不同,想要的感受因人而異,在喝的時候和節點自然有差別。

正常來說,普洱茶,尤其生茶在後期發酵過程中一直在轉化,如果倉儲控制合理,茶葉的味道表現幾乎是處在一直轉變的過程中。

從飲用角度講,不喝茶的朋友更接受時間久一點,即經過陳化的茶葉。而從選茶和一些個人喜好角度,新茶也會因為其自身的特性獲取一些受眾。

如果講究健康,正常來說新的生茶不適合過多飲用,一是因為茶性還沒轉穩定,可能會相較偏寒涼;其二,新生茶口感味道過於刺激,多喝易傷胃。其三,新茶口感或許難被大多數受眾接受。

如果按照雲南當地倉儲,一般五年內歸為新茶,五至十年(一說十五年)歸為中期茶,十五年往上算老茶。以此標準來說,中期茶和老茶會更適宜大眾。

但是,考慮到老茶作假的風險,個人會建議以中期茶作為首選,新茶次之,老茶最後(如果有渠道,老茶新茶可換位)。中期茶較多保留普洱茶的滋味口感,且轉化得當,就品飲角度,能給飲茶者多樣的感受。老茶如果時間過長,其實部分茶葉特點已消失,喝到的更多可能就是時間賦予的價值。

當然,喝茶只是作為生活方式和飲品,喝的人喜歡就好,口感畢竟只有當事人最有發言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