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蘇聯使用流浪狗來炸毀德軍坦克,死傷慘重,基本死在進攻路上

據史書記載,早在公元前四千六百年,犬就被用於狩獵、警戒和進攻敵人。軍犬是一種具有高度神經活動功能的動物,它對氣味的辨識能力比人高出幾萬倍,聽力是人的16倍,視野廣闊,有弱光能力,善於夜間觀察事物。經過訓練後,可擔負追蹤、鑑別、警戒、看守、巡邏、搜捕、通訊、攜彈、偵破、搜查毒品、爆炸物等任務。

1941年6月,德國展開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龐大、戰況最激烈、傷亡最慘重的戰場隨之拉開帷幕。極佳的組織紀律性、堅定的戰鬥意志以及先進的機械化部隊,使當時的德軍幾乎不可戰勝。

在會戰開始時,蘇軍被德軍的虎式坦克虐的力不從心,如何才能戰勝虎式坦克呢?蘇聯人開始開腦洞了,其中反坦克犬就在這場大戰中誕生了。

第一代的反坦克狗是講訓練後的狗身上綁炸彈,然後衝向德軍坦克。蘇聯人訓練這些狗的時候,就將食物放在坦克下面,久而久之,狗就會養成往坦克下鑽的習慣了。反坦克狗在被帶上戰場前,都會餓很長一段時間,這樣他們在戰場上一看到坦克就會條件反射衝過去,炸燬德軍坦克。

它們是無言的戰士,富有靈氣,善解人意,不畏犧牲,與主人共進退,是我們忠誠的戰友。為了勝利,即使是死,只要一聲令下,它們會勇往直前,儘管是要它與敵人同歸於盡。

二战苏联使用流浪狗来炸毁德军坦克,死伤惨重,基本死在进攻路上

據說蘇聯當時使用的反坦克犬,大部分都沒有高貴的出身,沒有名貴的血統,而是我們隨處可見的流浪犬。多半都是經過簡單訓練,只要懂得鑽入坦克底部就可以的流浪狗。考慮到當時的條件,如果精訓一批這樣的狗,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達到上千的規模。而且即便如此,這些狗也多半都死在了進攻的路上,達不到一輛坦克一隻狗。

有人議論,這樣的反坦克方式不道德,軍犬何其無辜,人類何其殘忍。可是在戰爭面前,又有多少道德可言呢?為戰爭付出代價不僅只有我們人類,還有一群無辜的忠犬。所以現在擁有和平來之不易,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守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