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處理要收費了!收費之外還需要關注這些

7月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關於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其中,《意見》指出,2020年底前,全國城市及建制鎮全面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鼓勵各地創新垃圾處理收費模式,提高收繳率。

生活垃圾處理要收費了!收費之外還需要關注這些

依據《意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方式分為兩種:計量收費、差別化收費。

對非居民用戶:推行垃圾計量收費,並實行分類垃圾與混合垃圾差別化收費等政策,提高混合垃圾收費標準

對具備條件的居民用戶:實行計量收費和差別化收費,加快推進垃圾分類。

據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就是對分類投放垃圾的,可以適當實行低一些的收費標準,對不分類投放垃圾的,實行高一些的收費標準。

顯然,通過這樣的收費制度的設計,以此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對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改善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對此,不少網友紛紛表示支持。認為這是一個好兆頭,即使近期很難實現,但貴在堅持。

生活垃圾處理要收費了!收費之外還需要關注這些

但也有網友提出了質疑,認為以此落實垃圾分類難度很大,問題出在垃圾統一回收上。反正垃圾車都是混一起回收的,分類還有什麼意義呢?

生活垃圾處理要收費了!收費之外還需要關注這些

還有網友認為,想要推行垃圾分類,可以學習一下其他國家的做法,例如收費不如獎勵,責任著重落實於各家庭單位。

生活垃圾處理要收費了!收費之外還需要關注這些

此外,更有網友疑惑,扔垃圾還要收費?這是什麼個理?

生活垃圾處理要收費了!收費之外還需要關注這些

事實上,長期以來,生活垃圾處理費用都是由政府財政支出,一直有人呼籲垃圾處理收費。理由之一是“產生者付費”。但在現代社會條件下,沒有可能也沒有必要由垃圾生產者自行處理垃圾,以貨幣支付的形式轉移責任,具有更大的合理性。在這一點上,很少有人提出反對。

截止目前,我國西藏、廣西、廣東、浙江、青海、北京、上海、湖南、福建等多個省市均已實行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收費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通過物業管理機構直接向公眾收取垃圾處理費,另一種則是將垃圾處理費附徵於水、電、燃氣等公用事業收費。

問題是,雖然可以通過計量收費、差別化收費的方式,進一步深化居民對於生活垃圾主動分類的意識,但想要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推廣,細節上仍有許多需要考量的地方。

就如網友所提出的,垃圾車混合回收導致居民垃圾分類的意願不強,該如何解決?再者,生活垃圾處理按計量收費,該如何計量?想要從源頭規範居民生活垃圾的分類,施行混合垃圾差別化收費,如何監管?如何判斷居民扔垃圾是否分類了呢?又如何有針對性將垃圾分類責任每家每戶,實現有效的差別化收費?這些都需要通過進一步的制度規範。

總而言之,面對小區內垃圾扎堆堆放,導致的細菌滋生,以及我國目前仍常用的垃圾混合處理方式,所導致的環境的汙染,二次分揀成本的增加等,垃圾處理分類的實施在將來都已是應勢所趨。

生活垃圾處理要收費了!收費之外還需要關注這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