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明江陰|璜土村經驗啓示:鄉村振興究竟振興什麼?

“最江蘇”導讀

前不久,無錫市召開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推進會,對深化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作出部署。當天上午,與會人員實地考察江陰市璜土村等4個鎮村,真切感受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江陰農村大地的現實模樣。

去年11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江陰璜土村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璜土村的發展經驗逐漸被越來越多人所關注。

前不久,無錫市召開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推進會,對深化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作出部署。當天上午,與會人員實地考察江陰市璜土村等4個鎮村,真切感受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江陰農村大地的現實模樣。

從家園到公園

每當華燈初上,璜土村中心“文化大舞臺”廣場上,總有三五成群的村民來這裡坐一坐,聊一聊。

隨著綜合環境的持續提升,璜土村新農村建設步入快車道,村民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村莊美麗,可謂有目共暏、有口皆碑。

去年,國家五部委聯合發文,公佈2017年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範村名單,江陰市璜土村獲評全國環境整治示範村。這份全國首批示範村名單上,江蘇省共有13個村入圍,無錫地區2家。

聚焦文明江陰|璜土村經驗啟示:鄉村振興究竟振興什麼?

璜土村整治的86條河之一(最江蘇·圖片)

璜土村負責人錢俊賢指著身後的河道介紹說,村裡的建設大家一起來做,共建共享,像這個河道,“老百姓出1/3的錢,村委會出2/3的錢,我們就是發動村民一起做起來的,所有的河全部是老百姓自己動手。”

剛開始,村民對此也不信任。錢俊賢回憶說,“首先我們成立了黨小組,黨小組長髮動黨員開會動員建設,然後發動群眾。哪個自然村先湊滿1/3的錢,我們村委會就先幫誰幹,慢慢的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老百姓看村幹部不是開玩笑的,是真幹,慢慢就全村動起來了,整整做了十年。現在,像這樣的河我們有86條。”

璜土村以“把家園建成公園”為目標,總投入2000餘萬元,完成了全村道路硬化20萬平方米,新增路燈350餘盞,改建廁所12個,補種新種綠化3萬平方米;先後建成璜土村文體活動中心、“村民宴會廳”、“民俗展示館”、“文化大舞臺”等主題陣地和孝文化公園、黨建文化園、家教文化園等12個主題文化園;從2015年起,每年投入200餘萬元整治家河和實施雨汙分流工程,對村內86條河道進行綜合整治。

近年,璜土村先後獲評中國特色村、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江蘇省三星級康居示範村、水美鄉村等多項榮譽。

從富口袋到富腦袋

十年的打造,璜土村已逐步形成經濟發展水平增長與精神文明建設同步提升的良好局面。錢俊賢介紹,“現在我們發展的思路更明晰,鄉村振興要振興什麼?就是讓我們村民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富了腦袋,口袋也肯定更富了。”

聚焦文明江陰|璜土村經驗啟示:鄉村振興究竟振興什麼?

璜土村組織志願者服務活動為村民排憂解難(最江蘇·圖片)

璜土村把提升黨員群眾文明素質作為固本之策,注重發揮文化育人作用,將紅色文化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透過潤民無聲的文化薰陶,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融入村民日常生活。

修訂發佈《璜土村村規民約》,《璜土村村訓》、《璜土村精神》,創作《璜土村村歌》,開展每週一首正氣歌、紅歌唱響金土地等主題活動,璜土村弘揚文明新風,營造濃厚的道德氛圍,已將精神文明建設融入百姓生活空間。

璜土村還製作300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村規民約、好人榜等內容的主題宣傳版,新建文化長廊、精美牆繪2000平方,將文明宣傳覆蓋到了全村每個角落,並將民俗文化與志願者服務相融合。

“璜土村民俗展示館”建成後,大力開展村星級文明戶評選和向星級文明戶贈送“道德”春聯活動,將道德文化融於民俗傳統。

陽光下的“小微權力”運行

璜土村嚴格規範“小微權力”運行,推動三務公開“戶戶通”兩年實現全覆蓋,讓“小微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探索出一條可複製的實踐之路。

從2005年踏上璜土村黨委書記這個崗位,錢俊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規矩。他制定了村黨員幹部廉政建設八條鐵律,這八條鐵“規矩”如今已成為璜土村黨建的靈魂。

“八條鐵律的制定,就是約束村幹部的行為,管住村集體的錢袋子,樹立這個地方的正直風氣、正能量。當時我們的村民將信將疑,那時候我們有句話叫‘做給大家看’,從我書記開始到村幹部到黨員,不管村民信不信,就是要做給大家看,然後領著大家幹。”錢俊賢說。

“規矩”擺在那裡,這意味著璜土村的黨員付出的要比普通群眾多得多。即便如此,村裡的黨員隊伍還是在持續不斷地壯大,目前已達到189人。

近來,璜土村委又忙著把馬家頭自然村創建為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根據規劃,馬家頭的主幹道上將架起一條600米的葡萄長廊,汽車也能從中穿梭而過。

在村委院子裡,焊接、噴漆,大夥忙得不亦樂乎。“工人都是村上的村民,他們付出勞動,村裡給出酬勞。”錢俊賢說,這正是璜土村當年在經濟尚不富裕的情況下,由全村黨員摸索而成的“省錢模式”。

聚焦文明江陰|璜土村經驗啟示:鄉村振興究竟振興什麼?

璜土村“三務”全公開(最江蘇·圖片)

“省錢模式”的持續推動,重在“三大要素”支撐。一是以黨員幹部“秉持公心、帶頭奉獻”為前提。根據璜土村黨員幹部廉政建設八條鐵律,在不違反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前提下,凡是可以不招投標的工程,一律不發包,由“兩委”工作人員自己設計,以節省工程設計費;在工程施工中,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帶頭示範作用,要求“村書記帶頭幹、黨員骨幹上一線”。

二是以村民利益最大化為原則。不對外發包的工程,一律組織本村工匠施工建設,既增加了本村村民的收入,又保證了工程的質量。省下來的施工費用,則被投入到各項民生工程上去。

三是以“三務”全公開為保障。按照“一公開四民主”“五規範”的要求,不僅設置了戶外公開欄、還在有線高清電視專門開通了“璜土村三務公開戶戶通”平臺,對財務、村務、黨務一律定期公開,遇重大村務做到隨時公開,從不隱瞞,接受監督。

“省錢模式”為璜土村節約了大量資金,這些資金全部用於民生建設中。近年來,璜土村在為民造福工程上投入資金3000多萬元。與此同時,村集體資產淨增8000多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