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太歲」戰艦系列五:倒在黎明前的那一刻

這次是美軍倒黴排行榜第二的戰艦:波特蘭級重巡洋艦印地安納波利斯號(CA-35),其實開端並不自帶“太歲體”。相反,是大有機會和密蘇里號戰列艦(BB-63)受降艦一樣在戰後供奉起來的留史名艦。作為美國太平洋艦隊第5艦隊的旗艦,也是斯普魯恩斯將軍的坐艦,不幸成為倒在勝利黎明前的犧牲者。

“犯太歲”戰艦系列五:倒在黎明前的那一刻

1945年7月低,日本已經全線崩潰,二戰即將結束,在完成運送原子彈任務後,等待“印地安納波利斯”號的應該是勳章和和平,但就在該艦單艦回航途中不幸被日本潛艇擊沉,成為二戰中最後一艘沉沒的大艦。更為不幸的是,也許是勝利在望,所有人員幾乎都麻痺樂觀了,“印”艦被擊沉直到幾天後才被確認,無數船員的生命就這樣消失了。如果“印”艦在戰爭中的任何一次海戰中被擊沉,都不會引起這樣的關注,但它卻不幸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而且是在完成了一項那麼重大的任務之後,迎接船員的不是和平而是死亡。當然,它的艦長因為此事精神崩潰最終自殺更加增添了悲劇色彩。

作為一戰末期下水的“條約戰艦”,最初“印”艦是作為輕型巡洋艦歸類。直到1931年7月,根據“倫敦海軍條約”其203mm主炮重新劃到重巡洋艦的範疇中來。

在1943年-1945年的“跳島作戰”中,“印”艦作為斯普魯恩斯將軍的旗艦,從阿留申群島一直“跳躍”到沖繩,一路戰功卓著,無往不勝。但是命運開始出現了迴轉,1945年3月31日一架日本自殺攻擊機在距離它上空7.6米的高度投下一枚航空炸彈!穿過甲板!穿過船員食堂!穿過油箱!穿過龍骨!等等,這不是直接穿過“印”艦的整個船體了麼?沒錯,就是穿透了整個艦體後再水下爆炸了(與波特號驅逐艦同樣的航空炸彈艦底起爆方式)!爆炸引起的震盪波瞬時在龍骨上炸出2個大洞,波濤般的海水快速湧入破口。萬幸的是艦員管損能力強大,堅持將“印”艦撐到打撈船來到進行了搶修後撤出戰鬥。經過檢查後發現螺旋槳軸損壞,油箱破裂,就是這樣“印”艦依舊靠自身的動力回到了馬累島海軍造船廠進行大修。

“犯太歲”戰艦系列五:倒在黎明前的那一刻

1945年7月16日,大修完畢的“印”艦接受了一項“秘密任務”:在三位一體核爆後4小時,將6個氣缸和部分炸彈零件運往天寧島,氣缸內裝載的是當時世界上“一半”的鈾-235。也就是後來投到廣島的原子彈“小男孩”的全部材料。全速前進的“印”艦於7月19日抵達珍珠港,簡單補給後,單槍匹馬的在26日到達天寧島。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10天后),廣島核爆。

“犯太歲”戰艦系列五:倒在黎明前的那一刻

完成這一切的印地安納波利斯號好像用光了全部的好運氣,1945年7月30日00:15,安靜航行的她被為數不多還能出海的日本潛艇I-58用2枚魚雷(一枚擊中艦艏,整個炸掉了船頭;另一枚擊中了彈藥庫和油箱結合部),僅僅12分鐘後,沉沒了。

“犯太歲”戰艦系列五:倒在黎明前的那一刻

日本伊58潛艇

詛咒並沒有因艦艇的沉沒而消失,艦長麥克沃伊在1968年(70歲時)開槍自殺。他的園丁發現時,這位船長一手拿著玩具水槍,一手握著海軍配發的標準左輪手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