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福溢價35%入主ST景谷(600265),香港鄭氏家族要來A股玩殼?

7月2日,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鄭家闖入國內資本市場,以12.68億元獲得ST景谷30%股權。在炒殼已經像是上個世紀的事情般的光景下,A股迎來殼股玩家,不禁讓人浮想聯翩。十年前,鄭裕彤曾打算讓旗下新世界中國借殼上市,然而歷經4年最終失敗。此次鄭氏家族收購A股上市公司,似乎是打算注入旗下其他資產。

周大福溢價35%入主ST景谷(600265),香港鄭氏家族要來A股玩殼?

香港四大家族對內地資本市場興趣寥寥的日子似乎就要終結了。

近期,四大家族之一的香港鄭氏家族,就被曝意圖控股一家A股上市公司,而這家公司是曾經非殼不炒,過去一年卻如過街老虎的ST股之一,ST景谷。

7月2日晚間,ST景谷發佈公告表示,公司控股股東小康控股擬將其持有的30%股權,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轉讓費周大福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周大福投資),交易對價合計12.68億元。交易完成後,周大福投資將成ST景谷控股股東。而周大福投資的實控人為鄭家純,鄭家純將成為上市公司的實控人。而鄭家純正是已故富豪鄭裕彤長子,周大福金行兼新世界地產的掌鴕人。

ST景谷在A股股民心中的認知,無疑就是一隻殼股。加上這次交易,ST景谷在6年內5次易主。

而另一邊,鄭家在香港資本市場縱橫捭闔,卻很少涉足A股。十年前,新世界中國就曾打算“借殼”ST星美,然而歷經4年努力,鄭裕彤整合國內資產上市的計劃還是以失敗告終。

如今,其子鄭家純直接控股一家A股上市公司,不禁令人再生遐想。

不過,考慮到國內對房地產行業重組嚴格審查情況,新世界中國再度“借殼”難度頗大。或許,鄭家純是打算將旗下其他產業“借殼”,目前周大福旗下產業涉及珠寶、鐘錶、能源和博彩等多個行業。

溢價收購只為殼?

根據公告顯示,本次加以轉讓的價格為32.57元,而7月2日ST景谷收盤價為24.07元,協議轉讓價格較公司市場價格溢價35.31%。

有趣的是,ST景谷並非一家“乾淨”的殼股,歷史債務問題產生,財務數據較差。在市場上還存在較多便宜的殼股,周大福投資溢價收購ST景谷似乎令人費解。

據悉,ST景谷2000年7月於上交所上市,是全國第二家上市的林業企業。上市以來,ST景谷業績一直不好,自2004年以來扣非淨利潤一直是負數,近年來一直依靠政府補助和出售公司旗下林業資產保殼。

根據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營收0.66億元,同比下降6.71%,淨利潤-0.31億元,同比下降191.84%。從投資角度看,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的價值並不大,公司主要依賴上市平臺的“殼價值”。截至7月3日收盤,ST景谷市值32.14億元,周大福投資耗資12.68億元買殼並不便宜。

實際上,這已經是近6年來,ST景谷的控制權第5次轉手,當地國資公司景谷森達、

中泰信用擔保、廣東宏巨和小康控股都曾試圖主導這個殼資源。

2016年小康控股以25.37元/股的價格,共計耗資8.12億,從景谷森達手中收購了國有股權,獲得了24.67%的股權。後來為了完成取得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又以37.78元/股,耗資6.04億,要約收購公司部分股權。收購完畢後,小康控股對公司的控股權達37%,完全控制了ST景谷。此外,2016年為了保殼,小康控股豁免了ST景谷6600萬元債務。

值得注意的是,小康控股24.67%股份系2016年2月與前股東景谷森達協議受讓。當初,雙方簽有協議,這部分股權小康控股36個月內不得轉讓,否則將承擔10%違約金。因此,此次出讓股份,小康控股又要支付0.81億元違約金。照此計算,小康控股拿下ST景谷控制權、違約金和保殼總承包約15.53億元。

耗費大量資金入主ST景谷,小康控股目的就是注入資產。2017年7月公告顯示,上市公司資產重組還是流產了。ST景谷實際控制人張興海的兄弟張興禮曾表示:“我們進入這家公司之後才發現,它的債權關係遠比我們想象中複雜,目前正在一步步理順關係。”

“借殼”還是“倒殼”?

鄭氏家族擅長資本運作,也熱衷於資本市場投資。不過,此前其在內地的資產,大部分以地產物業為主,在A股市場卻很少涉及。2008年,新世界中國擬通過ST星美借殼,歷經4年,最終失敗。

而這次,鄭氏家族捲土重來。或許,繼承家業的鄭家純並不滿足於“倒殼”遊戲,並且,在IPO開閘後,殼資源的價值也步步走低。

透析鄭氏家族投資版圖,發行其在港股也控股一家林業公司綠心集團(原名綠森集團)。收購ST景谷,或與綠心集團一樣,發展小區綠化市場。

2015年,周大福子公司New Forest入主綠森集團,並改名為綠心集團。實際上,改名也反應了周大福對該公司業務的改造。原本綠心集團就是一個“砍樹”公司,商業模式很簡單,把一個林地買回來,砍了木材賣掉變錢。

對於未來,綠心集團CEO胡偉亮曾表示,改名讓公司業務範圍更清晰反映於公司名字中。綠心除了繼續經營森林業務外,亦有意拓展環保綠色產業,期望“全心全意做綠色事業”。

他介紹綠色產業市場空間廣泛,中國對綠色環保日益重視,冒起環境修復產業,透過增加植樹面積,改善環境。希望客戶對象會以內地沿海一、二線城市的地區政府、發展商為住。並表示“一個十多幢樓的樓盤,發展商一般也會投資數千萬元在綠化環境上。”

而ST景谷主要從事林化產品加工和人造板製造等業務,且擁有大量林地資源。或許,鄭氏家族正是看中了上市公司此項業務,才選擇溢價收購。

此外,鄭氏家族也可能將旗下其他業務注入上市公司。比如鐘錶業,2008年,周大福進軍內地高端表業市場,代理有勞力士、歐米茄等高級手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