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前的世界盃 瑞士人打臉希特勒 德國戰車一輪游

蹭個熱點。

八十年前的1938年,第三屆世界盃在法國舉行,這是一屆戰爭陰雲籠罩的世界盃。面對德國的步步緊逼,英法綏靖政策大行其道,步步退讓。歐洲大陸上,戰爭的腳步越來越近。

八十年前的世界盃 瑞士人打臉希特勒 德國戰車一輪遊

就在世界盃開幕前三個月的1938年3月,德國吞併了奧地利,這下問題來了,德國隊和奧地利隊都獲得了世界盃決賽階段的門票,是合併參賽還是分別參賽呢?

按道理說,奧地利隊在獲得決賽階段資格的時候還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獨立的足協,自己參賽也是可以的,但小鬍子希特勒不這麼想。

當時的德國足球還沒有後來那麼強大,相反,倒是奧地利實力更強,尤其是奧地利維也納隊是一支戰績輝煌的傳統強隊。

希特勒的想法是:就像侵吞奧地利領土一樣,一口吞掉奧地利足球隊,把優秀的奧地利隊球員歸到德國隊陣營,用德奧聯隊的“新瓶”,裝奧地利足球的“舊酒”,力爭在世界盃上取得好成績,彰顯“德奧一體”。

這個想法很不得人心,奧地利的球員不願意,國際足球界也不願意,就連原來德國足球隊的領隊都用憤而辭職表達自己的不滿。

但是,所有的反對一律無效,希特勒發起瘋來無人能擋。

八十年前的世界盃 瑞士人打臉希特勒 德國戰車一輪遊

因為遠在南美的烏拉圭和阿根廷隊拒絕到巴黎參賽,這下,原本16支參賽隊只剩下了14支。無奈之下,國際足聯只好找古巴與荷屬東印度群島頂替這兩個空缺的名額,湊夠了16支參賽隊。由於希特勒的任性,奧地利無法獨自參賽,最終,本屆世界盃決賽階段只有15支隊伍,抽到奧地利隊的瑞典隊不戰而勝,直接進入八強。

當年,世界盃的揭幕戰還沒有東道主出賽的慣例,1938年6月4日,“全新”的德國隊在揭幕戰上對上了山地小國瑞士。

在法西斯的威逼下,8名原奧地利球員穿著印有法西斯字樣的運動服登場亮相,但新德國隊的戰鬥力和士氣都不咋樣,倉促上陣,磨合得也不夠,最終和瑞士隊經過加時賽以1:1戰成平局。

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原奧地利隊的靈魂球員辛德拉爾主動宣佈退出國家隊,抵制參加1938年世界盃,讓這支新德國隊的水平打了折扣。後來,辛德拉爾受到納粹勢力迫害,最後用煤氣中毒的方式自殺。

八十年前的世界盃 瑞士人打臉希特勒 德國戰車一輪遊

因為第三屆世界盃並沒有小組賽,而直接採取單淘汰的賽制,所以,德國和瑞士兩隊還需加賽一場,決出晉級名額。

經過第一場比賽,瑞士隊找到了這支新德國隊的弱點,除了奧地利球員士氣低落之外,奧地利球員的踢球風格和原來德國球員的風格也不同,德國人崇尚緊逼盯人,奧地利人則講求拉開一定距離進行配合,兩種不同風格的球員在一支球隊中,思想不統一,戰術不合拍,踢得彆彆扭扭,無法形成合力。

6月9日,“德國隊”與瑞士隊再次開戰,又是8名奧地利隊員站到了綠茵場上。

這場比賽中,瑞士隊在上半場0:2落後的情況下,毫不氣餒,左邊鋒阿艾華更是頭纏繃帶,帶傷上陣,頑強將比分扳平。

扳平比分後,瑞士隊士氣大振,不依不饒又連進兩球,將最終比分定格在4:2。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兩場比賽中,熱情的法國觀眾和德國的政治流亡者在看臺上掀起了一股反法西斯浪潮。比賽後,許多報紙更是紛紛評說,說這不僅僅是瑞士隊的勝利,而是世界盃賽的勝利,是足球技術擊敗了希特勒的法西斯政治。

八十年前的世界盃 瑞士人打臉希特勒 德國戰車一輪遊

德國戰車雖然參加了兩場比賽,但仍屬於一輪遊,黯然結束了這屆世界盃。

小鬍子希特勒想“借雞生蛋”的計劃破滅,被結結實實地打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