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粘人的孩子都缺乏安全感,家長需要用心對待

“我家娃特別怕生,每次鼓勵他跟小朋友玩,他都非要拉著我去。有一個小被子,從小到大必須帶著,不然就不用睡了。”

“最近寶寶老打人,脾氣也變得很倔。而且其他大人的話他會聽,但會在我面前故意搗蛋。是因為我太寵他了嗎?”

“孩子是姥姥帶大的,跟姥姥最親。現在一歲多,突然特別不願意我出門,每天我上班前都會大哭大鬧,姥姥哄都沒用。”

特別粘人的孩子都缺乏安全感,家長需要用心對待

有時候孩子的一些行為和做法的確讓父母很生氣,家長氣急的情況下都會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或者說出一些不理智的話,比如“在不聽話,我揍你了”“你去別人家吧,我們家不要你了”“再哭讓警察叔叔把你抓走了”等等,這些恐嚇的話語不僅不利於兒童成長,甚至還會導致孩子變得內向、懦弱、膽小。

特別粘人的孩子都缺乏安全感,家長需要用心對待

1.給孩子一個溫馨寬鬆的環境,尤其是家庭環境,家長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起爭執和衝突,父母要保持一致的教育思想,行動也要一致。

2.多陪伴孩子,哪怕再忙,每天也要至少抽出10分鐘來和孩子在一起,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不要分心,不要因為覺得這是無聊的遊戲而表現出不耐煩。長時間、高質量的陪伴,尤其是孩子入睡之前的陪伴。睡前一起進行親子閱讀是很好的方式,爸爸媽媽可以把孩子環抱在懷裡,一起講故事看書,孩子會非常享受和喜歡這種活動。

3.不批評、責備、懲罰孩子,而是欣賞、鼓勵、支持孩子。孩子做錯事或者遇到挫折,內心已經趕到很難過,爸媽們最好承認並接納他們的感受,全神貫注的去聆聽孩子。

對於做錯事的孩子,不要把他看做麻煩的製造者,要把他們當做解決問題的積極參與者,這裡給出代替懲罰的七種方法:想出一個點子來讓孩子幫忙;表示強烈的不滿,但不進行人格攻擊;闡明你的期望;給孩子指出補救的方法;讓孩子做出選擇;採取行動;讓孩子體驗到不良行為的後果。當孩子屢教不改時,還有幾個方法。

對於遇到挫折的孩子,首先認同孩子的感受,把孩子的感受用恰當的詞語表達出來,尊重孩子付出的努力,鼓勵孩子在家庭之外尋求幫助,不要扼殺希望。

4.不威脅孩子(不說“你不聽話我就不喜歡你了”或者“你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這樣的話)。比如今早小朵醒來沒有看見我,給我打電話,剛接通就是大哭,我只好等她哭的聲音小一點的時候大聲說:寶貝,你的哭聲太大,都聽不見媽媽的聲音了。然後大哭就轉變為小聲抽泣。還比如,我們去超市買東西,小朵開始幾次,每回在收銀臺那裡就走不動,那裡經常擺放一些小玩具和糖果,我告訴她不能買,(我知道他只是一時新鮮,如果買了,可能一出超市就不要了)頭幾次他都是哭鬧,後來我對他說:你這麼喜歡就先拿在手裡,等我們選好東西結賬時,你再放回貨架上好嗎?這個方法真的很好用,後來,我們每次去超市,她都是在結賬時主動把東西放回去。

5.鼓勵孩子獨立,接納孩子的個性。給孩子一個選擇的機會;不要問太多問題;不要急於回答孩子的問題,讓孩子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親身經歷各種問題帶來的掙扎,在自己的錯誤中得到成長。

特別粘人的孩子都缺乏安全感,家長需要用心對待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父母給予足夠的愛,同時還要培養孩子良好的注意力。注意力是學習能力的關鍵!

有了健康的心理環境,超強的學習能力,孩子自然能夠茁壯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