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股神巴菲特一生的人,原来是他

影响股神巴菲特一生的人,原来是他

股神巴菲特曾如此评价卡耐基的书:“我从8岁就开始读卡耐基先生的著作,现在的年轻人,你越早读卡耐基的作品,你的人生就越早获得启发。” 而《人性的弱点》是卡耐基最有名、成功的励志经典。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内容担不起“享誉世界”的殊荣,直到看完整本书才觉受益匪浅,是本值得多看几遍,能够影响人生的好书。

看过几本美国人写的类似书籍,作者都非常有名,书名也是耳熟能详。但是每次抱着颠覆世界观的初衷读完整本书,却发现书中都没有提出什么难得一见的方法,只是把听过就懂的道理放在书里结合经典例子再讲一遍。

后来渐渐发现,根本就没有什么快速成功学,成长唯一的方法就是笨拙地、用心地运用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应对工作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难题。

一本值得分享给所有人的好书,结合自己的想法摘取了书中部分内容,惠己及人。

01. 人际关系的基本技巧

— 想采蜜就不要招惹蜂巢

连锁百货商场创始人说:“三十年前,我就懂得抱怨是愚蠢的行为。克服自己的种种缺点就已经够我忙的了,哪还有精力去抱怨上帝为何不把天赋平分给每个人。”

和人打交道时,请牢记这一点-人并非理性动物。他们由情感驱使,被偏见支配,傲慢与虚荣是他们的动力之源。

“了解一切,就能宽恕一切。” 电影《V字仇杀队》里,面具男进行了一场荒谬的复仇煽动,却影响了数以万计的民众支持。

不了解的情况下的举动是盲目有害的。遇事不妨想三想,也许就没那么多抱怨了。

不要批评,不要指责,不要抱怨。你我都没有资格武断地批评他人。

— 人际交往的秘笈

真心诚意的感谢他人,赞美他人。

杜威博士说,人性中最深层的动力是“对重视的渴求”。

“我的能力在于激发周围人的热情,”施瓦布说,“我拥有的最大资本,是赞赏和鼓励,我以此方式激发人们的潜能。”

几年前曾经有人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妻子离家出走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被珍惜”。

我们总是对伴侣的付出习以为常,却忘记了他们也需要被称赞,被感激。

当批评和嘲弄无济于事时,是真诚的赞许发挥了作用。—种方法不行时,就该换种思路。

— 能者纵横天下,庸者踽踽独行

想要影响他人,唯一的办法是以对方的需求为出发点。

你需要说服别人的时候,请先不要冒失地开口,喋喋不休地讲自己需要什么。在开口之前,先问问自己:“怎样才能让对方主动自发地去做这件事?”

“如果成功有诀窍的话,”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如是说,“这个诀窍就在于洞悉他人的立场,并能够同时兼顾自己和他人的立场。”

“表现自我是人性的重要需求。”

“说服别人的首要途径,是引发对方的强烈欲求。”即就是激发他人的需求

影响股神巴菲特一生的人,原来是他

02 赢得他人喜爱的六个方式

— 广受欢迎的奥秘

就事论事,不如投其所好。

“我们对他人的兴趣,以他人对我们的兴趣为前提。”

获得他人的喜爱唯一的法宝就是:建立对他人的兴趣,真心诚意地关注他人。

— 如何建立美好的第一印象

人人都讨厌虚伪,假笑是无法骗过任何人的。只有发自内心的笑容才能够暖人心房,带来积极的影响。

如果你希望人们乐于同你相处,那你自己要先乐于和对方相处。

友谊和快乐是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两件事。

幸福并非取决于外在条件,而是取决于心理状态。

莎士比亚说:“事无优劣,思想使然。”

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很简单:微笑

— 记住他的名字

富兰克林·罗斯福说,“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尊重。”而记住别人的名字让对方感到被重视,是再简单不过的方法。

所有的方法都需要付出相应的精力,正如爱默生所说:“好的习惯建立在日复一日的琐碎牺牲之上。”

无论对于何人,无论以何种语言,自己的名字都是世界上最甜蜜最重要的词汇。

— 你想变得健谈吗?

假如你立志要能言善辩,请先学会专注聆听。做一个有趣的人,并对他人感兴趣。问对方乐于回答的问题,鼓励他们谈论自己的经历。

专注的倾听,鼓励他人谈论自己。这才是让你自己变得健谈的前提。

— 如何引起他人的兴趣

谈论对方感兴趣的事。

— 让每个人喜欢你

“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对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和对方谈谈他们自己,对方听上几个小时也不会厌倦。”

真心实意的让别人知道他有多重要。才能让他人喜欢你。

影响股神巴菲特一生的人,原来是他

03 如何让他人想你之所想

— 争论永无赢家

一个一流汽车销售员说:“不管他说的是什么牌子,我都会顺着他说:‘那个牌子的确很棒。买他们的车绝不会错。那公司很好,销售员也是一流。’” 赢得说话的机会,是销售的前提。

人性中最普遍的弱点之一是渴求重视

保持冷静,警惕你的本能反应—它会使你成为最糟糕的那个你,而非状态最好的那个你。

赢得争论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避免争论。

— 如何避免树敌

如果你想指摘别人,无需开口,你的表情、语调和手势就足以说明一切。

“潜移默化,人方受教;斥其无知,不如称其易忘。”

世间理性之人极少,大部分人都充满偏见,其认知被成见、戒备、猜疑、恐惧、妒忌和傲慢所束缚。

请不要与客户、爱人或者敌人争辩。不要直接指出他们的错误或激怒他们。请圆融处事。

尊重他人的观点,绝不要说:“你错了”

— 坦率承认错误

“斗争无法餍足人类,退却却能令人受益匪浅。”

如果你错了,请坚决果断的承认错误。

—一滴蜜糖

“一滴蜜糖比一加仑胆汁更能吸引飞蝇。”

沟通始于友善

— 苏格拉底的秘密

话一出口,你就会下意识地捍卫它。

当人们坚决地说“不”的时候,他不仅仅只是说出一个简单音节,而是从腺体、神经到肌肉都进入了“拒绝”模式,整个机体都紧绷起来。

人们似乎习惯以冒犯他人的方式找寻存在感。

想要反驳对方的时候,请记得苏格拉底的谋略,温和地抛出问题——一个答案为“是”的问题。

让对方点头称“是”

— 对待抱怨的安全方式

再知心的朋友也更愿意在我们面前谈论他们的成就,而不是听我们自吹自擂。

让对方主导谈话

— 如何取得合作

循循善诱,让对方自己得出结论才是明智之举。

没有人喜欢强买强卖,也没有人愿意被迫完成任务。

“我总是急着劝对方买我想卖掉的。现在我改变策略,主动询问他的需求。”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在《论自助》一文中写道:“在每一部伟大作品中,我们都会发现被自己摒弃的思想;它们带着某种疏远的威严,重新回到我们面前。”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六章讲的“不争”也有这个意思在里面。

循循善诱,让对方自行得出结论。

— 创造奇迹的妙方

“一旦理解了昨日只因,我们就不再纠结于今日之果。”

哈佛商学院院长多纳姆曾经说过:“面谈之前,我宁愿花两个小时站在门口,想清楚我要说什么,对方的兴趣如何、动机如何、会怎样回答,而不是贸然地冲进对方办公室。”

抛开成见,将心比心。—是创造奇迹的最好方法。

— 体谅他人

世间存在这样一个神奇公式。它能够平息争执,消除猜忌,引发好感,并让对方侧耳倾听。

这句话就是:“我一点都不怪你这样想。如果我是你,我也会有完全相同的感受。”

对冒犯自己的人,博得她的好感比直接骂回去更有意思。

亚瑟·盖茨博士在其著作《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说道:“人类普遍渴求同情。孩童给别人看伤口,甚至故意把自己弄伤,借此博取同情......成人同样如此。他们展示创伤,讲述所经历的事故、病痛或者手术细节。无论这些不幸是现实还是假想,‘自怜’都普遍存在于人类行为之中。”

如果你想得到他人的支持,请践行这一点:体谅他人的想法和愿望。

— 没人会拒绝这样的请求

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两个原因:一个高尚的借口,和一个真正的动机。

如果你对目前的现状满意,那么何必要有所改变呢?如果你并不满意,为什么不至少试一试呢?

大部分人都是诚实的,例外之人只是少数。哪怕是存心欺骗的人,一旦知道你认为他真诚正直,他们也不想辜负你的信任。

激发对方内心深处的高尚情操—让他没有办法拒绝你的合理请求。

— 电影电视都是这样的

道出事实远远不够,你需要以生动、有趣、戏剧化的手段吸引受众。

汽车在弯道上行驶自如,这一视觉表现手段远比解说的冲击力更强。

戏剧化你的想法—有时候表现手法比单纯的表述有成效的多。

— 任何方法都不奏效的时候,请使用杀手锏

超越他人的渴望!激将法!下战书!但凡对方有一点好胜心,这个方法绝对有效。

“我从不认为单凭薪水就能吸引人才并留住他们,”费尔斯通轮胎橡胶公司的创始人哈维·费尔斯通如是说,“留住他们的是竞争本身。”

工作中的哪一点最能让人产生动力呢?收入?福利?工作环境?以上皆错。最激励人的因素就是工作本身。如果工作有趣、激动人心,员工就会对工作充满期待,并渴望把它做好。

激将法有时候很有用。

卡耐基在书中不断强调的不是方法本身,而是使用方法时人的心理活动。他多次强调:“书中所授全部原则,只有出自真心,才能够发挥应有的效用。我不并提倡钻营取巧。我所倡导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

取得进步和成功的方法很简单,但是纵观历史成功的人却只占少数。不是方法论出了问题,而是使用方法的心态不对。没有无懈可击的技巧,只有认认真真用心做事的人。

看过《阿甘正传》的人都知道,单纯的一往无前胜于费尽心机的投机取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