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手拉手」墜樓犧牲消防員母親順利產女-「看到她的一剎那,所有的幸福都有了」

6月26日晚10點50分,42歲的應賢梅順產分娩,誕下一名2910克重的女嬰,取名小夢圓(音)。這個小囡是2014年徐彙區龍吳路居民樓火災中因救火而犧牲的消防員劉傑的妹妹。

2014年5月1日下午,徐彙區龍吳路一幢高層居民樓突發火災。在撲救過程中,兩名90後消防員受轟燃和熱氣浪推力影響,從13樓墜落,送醫搶救無效壯烈犧牲。20歲的消防員劉傑,便是應賢梅的獨生子。

“所有的幸福,在看到她的一剎那,都有了。”應賢梅說,女兒的名字“夢圓”(音),是兒子曾經戰鬥過的部隊和家人一起為她起的。女兒的到來,讓他們的生活開啟了新的篇章。

回望再孕歷程,心中充滿感激

鄒醫生把小夢圓交到應賢梅的懷中,說“你看,多好玩,開心啊!你看,像她爸爸像得來……”

兩人一邊聊天,鄒醫生一邊逗孩子:“來,看看我,應該叫奶奶還是外婆啊?”

42歲的應賢梅笑著說:“應該叫阿姨!”

說完,整個產房裡的人都在笑。

此時,小夢圓正躺在應賢梅的臂彎裡,打著哈欠。

雖然出生僅僅8天,但這個小囡已經會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世界了,小臉蛋肉嘟嘟的她時不時會轉頭看看這裡,再看看那裡,兩隻小手時不時還會把蓋在身上的小被子抓在手裡。

李路笑著說,“應該我們來看你。”

度過最難熬的時間,等待生命的希望

時間回溯到2014年5月1日下午2點01分,徐彙區龍吳路2888弄某號1301室盛華景苑居民住宅發生火災。為第一時間進入著火房間控制災情,現場指揮員利用無齒鋸破拆防盜門,由20歲的劉傑和23歲的戰友錢凌雲利用室內牆式消火栓出水進行掩護。就在防盜門即將破拆成功的瞬間,意想不到的轟燃發生了,濃煙、熱浪從房門裡噴薄而出,巨大的衝擊力瞬間把錢凌雲、劉傑衝出窗口,墜落至門廊平臺。

在一位居民用平板電腦拍攝的救火視頻中,兩位救火英雄在被轟然的熱氣浪衝出窗口墜樓的一瞬間,看起來像是手拉著手。事發後,無數上海市民在看到那張照片後,哭紅了眼睛。

事發後,公安部政治部追授錢凌雲、劉傑為革命烈士並頒發獻身國防金質紀念章,中共上海市公安局委員會追認他們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並追記一等功。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追授他們“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

中年喪子,打破了這個家庭所有的幸福和希望,在此之前,夫妻倆剛剛為兒子買好婚房,日子瞬間跌至谷底。那一年,應賢梅38歲,感覺家裡的天塌了。

“當時怕她傷心,我們就從上海搬去了江蘇崑山,跟父母一起住了。”丈夫劉軍喜說,在度過了最難熬的一段時間後,妻子提出想再生一個孩子,但因為年紀和身體的原因,始終沒能懷上。

闖過層層難關,希望女兒平安長大

第一次胚胎移植後,應賢梅獲得了臨床妊娠,卻在2周後被確診為異位妊娠,失去了左側輸卵管。面對又一次宮外孕、宮腔粘連與反覆移植失敗,應賢梅幾近放棄。

2017年9月,第五次胚胎移植是應賢梅給自己的最後機會,“我想碰碰運氣吧,再不行就算了”。

這一次,應賢梅成功了。

2017年11月10日,懷孕7周的應賢梅來到集愛複診,B超顯示寶寶有了胎心。看著自己的早孕超聲報告,應賢梅激動不已:“我感覺又回到了從前,我們家又要完整了!”她馬上給在崑山的公公打電話報喜,電話裡卻傳來了哭聲,這個曾因愛孫去世而一夜白頭的老人聽到這個消息,哽咽到一句話都說不出。

“醫生告訴我懷孕的那天晚上,我一宿失眠,睡不著。”應賢梅說,這一次生下來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要留在身邊,看著她平平安安地長大。

6月26日上午8點多,應賢梅進入待產室。但經歷了12個小時的宮縮,到了晚上8點左右,宮口只開了2釐米。“所有的疼痛我都能忍,但當時腰痠得實在受不了。”應賢梅說,當時整個產室的醫護人員都在鼓勵她。當晚10點50分,在產科、麻醉科、護理團隊的通力協作下,一名2910克重的女嬰順產分娩。

抱著襁褓中的孩子,應賢梅說:“摟著孩子,我又找回了做媽媽的感覺。”

從“英雄的母親”到“英雄母親”

昨天下午,應賢梅夫婦帶著女兒出院回家。應賢梅說,女兒的名字“夢圓”(音),是兒子曾經戰鬥過的部隊和家人一起為她起的,也反映了他們一家人的心聲。對於社會方方面面的關心和幫助,他們心存感激。

“作為消防戰士,應賢梅的兒子恪盡職守,為保護上海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們作為醫護人員,也有義務、有責任照顧好他的家人。”徐叢劍說,在應賢梅胚胎移植失敗的那段日子裡,她兒子生前服役的徐匯消防支隊和關港中隊的消防官兵一直在鼓勵她,“他們當時對應賢梅說過一句話令我非常感動,他們說‘我們都是你的兒子’。”

在徐叢劍看來,應賢梅雖然經歷了很多波折,但一關關都平安度過了,除了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同樣離不開那些消防官兵的支持與鼓勵:“以前,應賢梅是‘英雄的母親’。這一次作為高齡產婦,從懷孕到生產,她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磨難,在我們眼中,她同樣是一位‘英雄母親’。”

“女兒出生後,包括爺爺奶奶在內,我們一家人都在哭,太高興了。所有的幸福,在看到她的一剎那,都有了。”應賢梅說:“對於女兒的未來,我們對她沒要求,只希望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我不會給她施加任何壓力,可能會等她懂事以後才會告訴她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