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三十二中:一本達線人數創新高,達線率38.2% 本科達線率85%

全校本科達線人數創新高、達線率85%,一本達線人數創新高、達線率38.2%,單個考生成績創新高、超出一本線94分……這是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學2018屆畢業生今年的高考成績單,也是他們送給母校六十歲生日的一份大禮。

合肥三十二中很多學生在今年高考中取得突破,而正是這些考生的突破合起來,實現了整個學校的突破,讓三十二中在今年的高考中,迎來最好的自己。學生個人的突破也好,學校整體的突破也好,優異成績的取得都非一朝一夕,也不是輕而易舉。創建於1958年的合肥三十二中,有著六十年的辦學實踐,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管理水平持續上升,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是一步一個腳印慢慢積累的結果。

合肥三十二中:一本達線人數創新高,達線率38.2% 本科達線率85%

合肥三十二中:一本達線人數創新高,達線率38.2% 本科達線率85%

突破自我,高考取得好成績

吳俊傑中考成績681分,全市排名11000名,今年高考理科成績537分,高出一本分數線32分。“查到成績那一瞬間,我自己都是愣住的,真沒想過能考這麼多分。”吳俊傑說,高三下學期的時候,管不住自己,花費大量時間玩遊戲,作為數學課代表,數學考試竟然不及格,幸好在老師指導下,認識到了最後一個學期的重要性,才快馬加鞭趕了上來。

張欣怡進入三十二中時成績是683分,今年高考理科分數為531分。想想過去的三年,她自己都感覺到不可思議。高一的時候,第一次月考才考了300多分,自己傷心了好長一段時間。後來每次考試考得不好,就會去找老師哭一場。這個愛哭鼻子的小女孩,高考分數超出一本線這麼多,班主任都沒有想到。

“只要不放棄,每個人都可能成為黑馬。”高考之前,合肥三十二中高三年級部主任、高三(2)班班主任瀋陽對學生說了這句話,考試結束後,他還用這句話來總結這場大考。

與其他省示範高中相比,合肥三十二中的生源不佔優勢,但該校在教學實踐中,逐漸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管理和教學模式,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幫他們樹立自信,把學生都培養成最好的自己,讓他們“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據介紹,今年高考,對於即將滿六十歲的三十二中來說,也是很大的突破,一本達線率、本科達線率、學生最高分等多項指標,都打破了該校的歷史記錄。

關注學生,幫他們樹立信心

理科生張成朔來自三十二中高三(1)班,今年高考考了599分,超出一本線94分,是全校第一名,在全省排14000名左右。要知道,三年前,張成朔是以653分的中考成績進入這所高中的,在全市排名14000名左右。

因為入學成績不怎麼好,剛進入高中時,張成朔學習提不起精神,成績一直都在中游,100分制的英語考試,甚至考過50多分,讓他一度想放棄。今年高考,他英語考了126分。

“高中這三年,是老師幫我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張成朔還說,各科老師都有很敏銳的洞察力,學生有一點點不對勁,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

今年高考前,張成朔感覺學習遇到了瓶頸,心理出現波動,成績相應下滑,老師及時發現後,對他進行開導,讓他把最好的狀態持續到考試期間。

老師總能在自己最需要安慰的時候出現,這一點,文科班的陳宗躍也深有同感。陳宗躍說,剛升入高三的時候,自己的狀態不是很好,整天無精打采,學不進去。

“班主任周老師發現我情緒不高,就給我加油打氣。”陳宗躍說,高三的幾次模考自己都剛過本科線,是老師一直鼓勵他突破自己,多虧老師,今年高考取得了556分的好成績。

精細管理,讓教學更有條理

合肥三十二中始終把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作為衡量辦學標準的重要指標,以“責任教育”作為學校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以培養負責任的師生作為學校工作主線。

工作安排精細到位,學校每天安排值班幹部巡視,高三年級組每天安排一位班主任值班,從晨讀,到出勤,到課堂,到午間靜校,實時瞭解學生情況。

在教學管理上精細有序,組織同學科老師和教研組長成立備課組,不定期召開學科備課組長會議,收集老師意見建議。

學校實施臨界生跟蹤培養制度,摸清每個班的臨界生,每次月考後,及時公佈預估分數線,表彰達線學生,幫忙分析各科情況進行幫扶,各項工作都會責任到人。

為了幫助同學們高效複習,學校要求,高三的幾次模擬考試,35週歲以下老師都要和學生一起考試。做題是為了更好選題,學校明確規定,高三學生的練習題不準完全照搬照抄,必需經專人篩選,並經備課組集體研討而成。每次週考試卷更是精心選擇,力爭精當合理。

除了對“教”進行精細管理,三十二中對“學”也絲毫不放鬆,主要是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讓學生學習更主動,效率更高。

文科生盧夢圓今年高考成績為558分,她說自己理解能力強,但是基礎知識一直很薄弱。在班級裡,她和幾名同學組成“學習互助組”,相互鼓勵、相互提高,讓自己提升很快。平時測試,文綜一直維持在200分左右的她,高考文綜分數竟然達到236分。

師資建設,師生能打成一片

最近幾年,合肥三十二中的師資隊伍不斷壯大,逐漸形成了新老齊頭並進的局面。“老教師經驗豐富,用實踐為年輕人做指導。年輕老師不斷創新教學和班級管理的方式,為老教師做出改變提供樣板。”瀋陽說,新老碰撞就有了更多可能。

作為合肥市首所寄宿制學校,每個年級都有不少住校生。因為住校生不像走讀生那樣,每天回到家裡,可以向家人傾訴生活學習上的苦惱,一些老師就主動成為住校生的“傾訴對象”,聽他們吐槽,幫他們分析。

質的飛躍,特色教研提質量

合肥一中一大批骨幹教師紛紛到三十二中,與該校老師一起進行高考動態、課堂教學、新課改革等各方面的交流,分享最前沿的高考動態、最先進的教學理念、最高效的複習模式。在特色教研推進下,三十二中教師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人數不斷增長,取得了長足進步。

從2014年起,學校連續三年榮獲合肥市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價一等獎。2016年,該校榮獲“教師專業成長優秀獎”,而整個合肥地區獲此殊榮的僅8所學校。而在合肥市區學校中既能榮獲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價一等獎,同時又獲“教師專業成長優秀獎”的學校則僅有2所。2014年至今,合肥三十二中有兩項省級課題、五項市級課題結題;學校老師在各類報刊上共發表專業論文50餘篇;有60多篇論文在市級以上各類評比中獲獎;有70人次在國家、省、市各類教學評比中獲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