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典名著《 論 語 》第十一篇 先進篇 (6-10章)

中華經典名著《 論 語 》第十一篇 先進篇 (6-10章)

《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與《詩經》等“五經”,總稱“四書五經”。全書共20章、492篇,首創 “語錄體” 。是中國現代傳揚並學習的古代著作之一。

中華經典名著《 論 語 》第十一篇 先進篇 (6-10章)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0日):即孔丘,字仲尼,出生於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尼山鎮境內),東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

中華經典名著《 論 語 》第十一篇 先進篇 (6-10章)

篇簡介一覽:

先進第十一

(主要記錄孔子教育言論和對其弟子的評論)

中華經典名著《 論 語 》第十一篇 先進篇 (6-10章)

本篇共有26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過猶不及”等。這一篇中包括孔子對弟子們的評價,並以此為例說明“過猶不及”的中庸思想;學習 各種知識與日後做官的關係;孔子對待鬼神、生死問題的態度。最後一章裡,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各述其志向,反映出孔子政治思想上的傾向。

第十一篇 先進篇 (6 - 10章)

【原文】

11·6 南容三復白圭(1),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註釋】

(1)白圭:白圭指《詩經?大雅?抑之》的詩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蘭之玷,不可為也”意思是白玉上的汙點還可以磨掉,我們言論中有毛病,就無法挽回了。這是告誡人們要謹慎自己的言語。

【譯文】

南容反覆誦讀“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不玷,不可為也。”的詩句。孔子把侄女嫁給了他。

【評析】

儒家從孔子開始,極力提倡“慎言”,不該說的話絕對不說。因為,白玉被玷汙了,還可以把它磨去,而說錯了的話,則無法挽回。希望人們言語要謹慎。這裡,孔子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了南容,表明他很欣賞南容的慎言。

【原文】

11·7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譯文】

季康子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好學的?”孔子回答說:“有一個叫顏回的學生很好學,不幸短命死了。現在再也沒有像他那樣的了。”

【原文】

11·8 顏淵死,顏路(1)請子之車以為之槨(2)。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3)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4),不可徒行也。”

【註釋】

(1)顏路:“顏無繇(yóu),字路,顏淵的父親,也是孔子的學生,生於公元前545年。

(2)槨:音guǒ,古人所用棺材,內為棺,外為槨。

(3)鯉:孔子的兒子,字伯魯,死時50歲,孔子70歲。

(4)從大夫之後:跟隨在大夫們的後面,意即當過大夫。孔子在魯國曾任司寇,是大夫一級的官員。

【譯文】

顏淵死了,(他的父親)顏路請求孔子賣掉車子,給顏淵買個外槨。孔子說:“(雖然顏淵和鯉)一個有才一個無才,但各自都是自己的兒子。孔鯉死的時候,也是有棺無槨。我沒有賣掉自己的車子步行而給他買槨。因為我還跟隨在大夫之後,是不可以步行的。”

【評析】

顏淵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孔子多次高度稱讚顏淵,認為他有很好的品德,又好學上進。顏淵死了,他的父親顏路請孔子賣掉自己的車子,給顏淵買槨。儘管孔子十分悲痛,但他卻不願意賣掉車子。因為他曾經擔任過大夫一級的官員,而大夫必須有自己的車子,不能步行,否則就違背了禮的規定。這一章反映了孔子對禮的嚴謹態度。

【原文】

11·9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譯文】

顏淵死了,孔子說:“唉!是老天爺真要我的命呀!是老天爺真要我的命呀!”

【原文】

11·10 顏淵死,子哭之慟(1)。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2)人之為慟而誰為?”

【註釋】

(1)慟:哀傷過度,過於悲痛。

(2)夫:音fú,指示代詞,此處指顏淵。

【譯文】

顏淵死了,孔子哭得極其悲痛。跟隨孔子的人說:“您悲痛過度了!”孔子說:“是太悲傷過度了嗎?我不為這個人悲傷過度,又為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