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如何使文章結尾更有魅力

高中語文:如何使文章結尾更有魅力

結尾,古人稱之為“收筆”,它標誌著文章的收束和完結,對錶現思想內容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白居易說“句首標其目,卒章顯其志”;謝臻主張“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餘”。古人講,好文章應是“鳳頭,豬肚,豹尾”,就是說結尾應該如豹擺尾般簡潔,生動,有力。我們許多同學在寫考場作文的時候,常常因為時間的關係,或者思維的連續性不夠等原因致使文章結尾草草收場,給人以虎頭蛇尾的感覺,從而影響了整篇文章的質量。

下面結合一些文章談一談如何使文章結尾有力:

1、篇末點題,簡潔有力。

例如甘肅某考生的作文《守住心靈的綠茵》結尾:“世間所有最美都從淒涼中用心生出,生命中的那片綠茵不會凋謝,守住心靈的那片綠葉,你便守住了整個春天的綠茵,從那片絲絲的綠茵中讀出世間最美,使生命之火愈燃愈烈!”用簡潔的文字呼應文章標題,恰倒好處地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遞進式的語句中,給人以強有力的心靈震顫。

2、首尾呼應,結構有力。

例如陝西某考生的作文:

“既然選擇了放我飛向天空,就請您不要在乎那些許的風吹雨打。”(開頭)

“我還會受傷,我還會需要您修補我的翅膀,撫慰我的傷口。您所在的地方是我永久的歸宿。可是現在,我只想說,放長您手中的線,讓我高飛!”(結尾)

文章首尾呼應、結構圓合,充滿彈性,有力的形成了結構上的視覺衝擊。

3、引用詩文,點旨有力。

例如下面作文的結尾:

“陸游曾說:”誰能養氣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霓。‘即使你沒有博大的思想,但你有意識,也就擁有了發言權,站起來吧,像王朔叫板金庸一樣,舞出自我生命的亮點。“(”吐出自足成虹霓“)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不管我們以什麼樣的身份去詮釋‘家’的內涵,我們都應知道家中有等待,家中有愛。”(“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結尾引用古詩文,顯示了作者的文學底蘊,增添了文章的文學情趣,同時又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可謂一石三鳥。

4、運用反問,氣勢有力。

例如廣東某考生作文《自己就是天使》結尾寫道:“去西北,那是個神秘而迷人的念頭,我怎麼會讓心荒蕪呢?別擔心,若干年後,當我從已經繁榮的那片土地回來時,我會用我的心告訴你:曾經我是怎樣用我的心靈來雕琢了一個精彩的自己,在那裡,我將演繹一個讓所有人驚歎的人生!?”結尾的反問是一個有力的回答,也是一個豪邁的誓言,體現了作者堅定的信心和無悔的決心。

5、設問收束,巧妙點題。

題目:“尺長”豈能笑“寸短”

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意思是說,什麼東西都有它的優缺點。“尺”雖然比寸長,但它也有不如“寸”的地方:“寸”雖然比尺短,也有它的長處。所以,我們可以坦然地說:尺長不能笑寸短。(第一段)

《鳥的評說》向我們揭示了這樣一個畫面:百鳥聚集在一起,互相評說對方;但它們都犯了片面性的錯誤,都只看到對方的缺點,而沒有看到其長處。所以,互相攻擊,爭爭吵吵,不歡而散。如果它們都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謙虛進取,互相學習,結果就會迥然有別。(第二段)

結尾:寫罷此文,掩卷沉思:我們是否有勇氣嘲笑鳥的單純?仔細想想走過的路程,我們是否也有過像它們一樣的錯誤?在經歷了許多事情之後,我們完全有可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尺長”不能笑“寸短”!這篇文章以設問結束全篇,設計的“兩問”聯繫到“我們”自身,在綜合全篇,收束文章論證內容的同時很能發人深省。最後,又以“結論”引出文章的中心,進一步點題,以間接回答上面的“兩問”。“問”以收束,“答”以點題,一氣呵成,乾脆利落,成為全篇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