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提煉傳承弘揚 瑞金這名幹部這樣傳承紅色基因

今日頭條訊(馮鑫宇)6月30日下午,南昌大學“講好老兵故事”暑期社會實踐隊隊員來到瑞金市葉坪鄉鄉政府,實地探尋了瑞金市葉坪鄉文化站站長楊青山的紅色基因傳承做法。

挖掘提煉傳承弘揚 瑞金這名幹部這樣傳承紅色基因

瑞金市是聞名中外的紅色故都,是全國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楊青山數十年一直堅守基層,創新探索紅色文化傳承的新方式。

實踐隊隊員見到楊青山的時候,他正從村裡處理完事情回來。走進楊青山的辦公室,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張床,幾樣簡陋的設備,便構成了楊青山的辦公區。

挖掘提煉傳承弘揚 瑞金這名幹部這樣傳承紅色基因

楊青山出生在紅色家庭,爺爺曾是紅軍,父親六兄弟中有四個當兵,自己也在福建當過兵。楊青山回到瑞金十多年以來,一直堅守基層,擔任葉坪鄉武裝部副部長、文化站站長,並先後掛職擔任洋坊村等多個村的黨支部書記。

駐村掛職期間,楊青山積極挖掘當地的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楊青山從思想上動員幹部群眾,教育大家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每當有年輕人去參軍,楊青山都會組織參軍同志喝紅井水、走長征路、唱《送郎當紅軍》,切身感受到紅色文化。

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楊青山總結出了一套傳承紅色基因的辦法,概括為:挖掘、提煉、傳承、弘揚四部曲。

挖掘提煉傳承弘揚 瑞金這名幹部這樣傳承紅色基因

楊青山每到一個村掛職,都會挖掘本村的紅色文化,進而推廣到更大的平臺,讓更多的人來關注並傳播具有地域特色的紅色文化,形成文化內核,注入工作實際。

楊青山通過提煉不同村莊的紅色精神特色內涵,並進行命名,展示這些村莊的獨特紅色文化,為這些村莊打造出了具有時代意義的精神支柱,使得紅色基因得到更好地傳承。

“最後一尺布用來縫軍裝,最後一碗米用來做軍糧,最後的老棉襖蓋在了擔架上,最後的親骨肉送他到戰場。”楊青山最後情不自禁地朗誦起來了這段歌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