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穎、唐嫣……這批小花們失去的不只是靈氣 還有演戲的靈魂!

趙麗穎、唐嫣……這批小花們失去的不只是靈氣 還有演戲的靈魂!

晚清時代湧現出大量頗具風格的諷刺小說,其中吳研人就寫過一本,名曰《二十年目睹怪之現狀》,書中繪聲繪色描述了“洋場才子”中的浮華過往,胸無點墨,卻要打腫臉充胖子。

書中給出的詳細解答並非重點諷刺這一類人的無知無畏,而是描繪了上個世紀存在的一種普遍現象,這部分自以為知識分子的空虛和寂寞。

一百多年後,滑稽再次上演。

貴圈的人潮湧動,從2008年格局開始變動,一直到2011年左右形成井噴,直到2103年前後格局基本定下來。女星方面,8085獨佔流量鰲頭,9095異軍突起。形成對於電視劇電影市場的瓜分。

趙麗穎、唐嫣……這批小花們失去的不只是靈氣 還有演戲的靈魂!

斷層時代後金馬獎的獲得者:88年的馬思純,92年的周冬雨

趙麗穎、唐嫣……這批小花們失去的不只是靈氣 還有演戲的靈魂!

其中細分下來,又有流量派,演技派,流量演技並行派等細微區別。不過85這一批被人廣泛熟悉的,大概還是以楊冪唐嫣劉詩詩趙麗穎等這批人在電視劇中流量的貢獻為主。

趙麗穎、唐嫣……這批小花們失去的不只是靈氣 還有演戲的靈魂!

其實8580這一批還是有許多優秀的演員,電視劇一姐,孫儷,82年出生,只比唐嫣大了一歲。白百何和王珞丹,小妞市場的競爭者,在80後這一代也是獨樹一幟。

其餘幾個85後,劉亦菲在小龍女後孜孜不倦在電影圈來回打滾,楊穎作為港圈上位者成功成為電影電視劇雙重資源咖,倪妮和馬思純等人都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因此對於資源的需求沒有楊冪們更有壓迫感。

趙麗穎、唐嫣……這批小花們失去的不只是靈氣 還有演戲的靈魂!

但是人們之所以對於後者比前者記憶要少得多,大概源於後者的發展模式問題,比較重視作品本身的東西,對於流量曝光存在的操作模式不太熟悉。

而唐嫣楊冪為代表的這一批流量演員,對於中國演藝事業的貢獻絕對不是那幾部作品,而是一個流量生態鏈條的完整打造。

86年出生的楊冪,我們早已說爛,今日索性不提,來說一說其餘幾個。

83年出生的唐嫣,標誌模式的“唐式微笑”,演的戲在前幾年被定型,後期試圖轉型。仙俠劇開始走紅的她,前期演的劇其實是青衣的路子。

趙麗穎、唐嫣……這批小花們失去的不只是靈氣 還有演戲的靈魂!

在港圈發展過,對於香港藝人的發展模式唐嫣自然是輕車熟駕。和張一山高雲翔搭檔出演的《生於80後》,她飾演矯情不懂事的張一山後媽。雖然電視劇打光不如後期的傻白甜,但是這部戲中她的完成度還是可以的,只是壓根沒人看。

趙麗穎、唐嫣……這批小花們失去的不只是靈氣 還有演戲的靈魂!

紫萱走紅後成為一個契機,香港早年很多藝人在出頭後都喜歡去不斷拍攝大量的作品維持曝光度,因此對於內地藝人來說,這個辦法也是維持自己持續走紅的關鍵。

但是內地娛樂圈永遠只學到皮毛而非精髓。港圈等人的軋戲,一方面處於黑社會的脅迫,另一方面是藉助大量角色的重複來逼迫自己演技的飛昇,以求得早日擺脫這種局面。

而我們內地的大部分藝人,只是單獨藉助這種軋戲來提純自己的曝光度和話題影響力,結局自然是可想而知。

因此,唐嫣後期的作品出現了三部同時對打的盛況,但是演技過了許久,沒有給人質感的飛越。

趙麗穎、唐嫣……這批小花們失去的不只是靈氣 還有演戲的靈魂!

趙麗穎、唐嫣……這批小花們失去的不只是靈氣 還有演戲的靈魂!

趙麗穎、唐嫣……這批小花們失去的不只是靈氣 還有演戲的靈魂!

但是你要說她知道嗎?藝人和團隊肯定是知道的,但是整個貴圈的死循環就是,你不這樣做,甲方品牌的曝光度就會選擇這樣執行的其餘藝人。當然,你如果向孫儷那樣專心靠一部戲去打磨那也行,只是大部分年輕藝人上升太快,完全不肯下功夫去冒這個風險。

楊冪說過,等待和沒戲拍的日子實在太恐怖了。於是2011年爆紅後,她從一個極端蹦到了另一個極端:4個月裡拍了5個戲,1年時間裡接拍了11部電影。猶如一個餓慣了的人突然跳進了米倉裡,瘋狂地軋戲拍戲。

無獨有偶,劉詩詩和趙麗穎也是如此。前者走紅之後,同樣是積攢了大批IP劇,不過得益於唐人的開劇時間,因此她的作品扎堆度沒有前者多。直到婚後才出現了作品斷層的情況。

趙麗穎、唐嫣……這批小花們失去的不只是靈氣 還有演戲的靈魂!

趙麗穎這一面亦如此,其實走紅的是陸貞,但是打上爆紅的標籤是花千骨。在其後也出現了同時拍攝青雲志和老九門的現象,不過被眾人詬病疲憊的演技,大抵是因為過於想通過演戲來一勞永逸導致的勝負心。

趙麗穎、唐嫣……這批小花們失去的不只是靈氣 還有演戲的靈魂!

長期的毫無間斷的演戲,加上日復一日的做同樣模式的工作,對於演員的傷害很大。一方面,演戲的空檔他們需要去接商業活動滿足公司和自我經濟需求,另一方面,很少有演員能做到真正靜下心來去演好一個角色。

最後大多成了楊冪模式的演戲機器。

這樣的後果自然是,對於85這一批女藝人的抨擊遠遠比四大流量更大,不是因為男女性別差異使然,是因為流量女星在上位之後,很少能夠從那個位置下來,同期對戲的男演員很可能因為某個電影成為電影咖,而這一批人機會渺茫,所以她們對戲的對手幾乎涵蓋了貴圈的老中青少四代男性。對比蔡徐坤三個月超越鹿晗的現象,至今為止,對於這一批85花在電視劇市場上能夠完全挑戰的演員還沒有。

趙麗穎、唐嫣……這批小花們失去的不只是靈氣 還有演戲的靈魂!

仙三楊冪對戲的是同齡胡歌

趙麗穎、唐嫣……這批小花們失去的不只是靈氣 還有演戲的靈魂!

談判官楊冪對戲的是90後黃子韜

因為707580後的大花們把持電影資源,所以85流量花轉型電影咖的可能性基本沒有,斷層後必須補檔,所以90後95後才會有這個機會。

一旦流量花們不流量了,失去的不只是粉絲,還有甲方爸爸們的錢。

觀眾們詬病的是這一批人演戲麻木,眼神中找不到靈魂。根源在於演戲的時候,疲憊不堪,常常午夜顛倒,沒有哪個劇中的正常人物是可以做到在夜晚說出白天的情話,如果有,那他們應該待在精神病院中。

得益於流量粉絲的恐怖,因此這批85花們大多是隻接受讚美,從不接受批評。對於惡評的消化往往採取的是楊冪模式的視若無睹。這樣的做法直接導致情緒輸出的閉塞,逐漸成為模式化的機器。而做好一個有感染力的演員,必須要達到的是將事態的真善美假惡醜同等毫無差別展現,而只吸納讚美的85後流量花們,能夠做到嗎?

趙麗穎、唐嫣……這批小花們失去的不只是靈氣 還有演戲的靈魂!

“自我物化”,進一步的延伸是成為一個完全匹配商業價值的符號,而非真正的演員本人。這也是85花們逐漸演戲和真實脫節的重要因素。

孰好孰壞?一百年前的《二十年目睹怪之現狀》早已給出了答案。

趙麗穎、唐嫣……這批小花們失去的不只是靈氣 還有演戲的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