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股可參與搶反彈?只要5招就足夠,學會想不賺都難!

從股市“皮球”理論的角度理解,股市中的反彈行情如同皮球,皮球從高空落下,觸地後會產生反彈,但反彈的高度隨著反彈次數的增加而逐步降低。同理,股市行情從高位下落時,前幾次反彈所產生的上漲空間總是比後期再反彈時出現的空間要大許多。等到反彈的“皮球”越彈越低,再也彈不動時,說明市場已經陷入極度低迷,行情即將見底了。

對於反彈行情的操作更要注重投資的技巧。至於搶反彈的投資技巧,其實並不複雜,這裡筆者簡單給大家歸納總結了自己的一些經驗,希望大家能夠參考學習學習。

首先,說一下可參與搶反彈的個股有哪些?總結了5點。

1、超跌股與跌市前的強勢股(明星股)

邏輯:超跌股在股市暴跌後的吸引力主要是因其巨大跌幅引發的反彈預期與空間。

此外,一波多頭行情通常是由數個強勢板塊中數只強勢股領漲的。行情見頂後有些該類個股中的機構或是由於對行情判斷失誤導致嚴重被套,出不了貨,或是手中的籌碼尚未派發乾淨,因此,反彈行情一經形成,該類個股即開始出現自救現象。

哪些股可參與搶反彈?只要5招就足夠,學會想不賺都難!

2、指標股

邏輯:股市下跌時,指標股往往成為機構率先減持對象或做空勢力打壓股指的工具(股指期貨推出後,這種情況可能會加重)。隨著大盤指數不斷下挫,空方勢力漸成強弩之末。此時多頭開始積蓄力量準備反擊,拉抬指標股遂成為進場資金烘托人氣帶動大盤反彈的有效手段。

故適時選擇指標股建倉,可使投資者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當然,各個指標股的反彈表現也不盡相同,那些絕對價位低、流通盤適中、業績穩定的個股效果可能更好。而像中石油等一類的超大盤指標股則效果不一定佳。

哪些股可參與搶反彈?只要5招就足夠,學會想不賺都難!

3、新股與次新股。

邏輯:一些跌市中上市的新股與次新股,由於上市時恰逢股市下跌開盤價定得不高,上方更無套牢盤,因此很容易成為機構的選擇對象。此外,一些適值反彈進行中上市的新股往往也因為其生逢其時而走出強勁的漲升勢頭。歷史的經驗表明,反彈中出現的新強勢板塊很容易在新股與次新股板塊中產生。

4、被錯殺的績優股

邏輯:熊市來臨,泥沙俱下,很多業績優秀的股票在市場下跌中被拋售。一旦市場見底,這些被錯殺品種則馬上被有眼光的投資者買入,重新反彈至其合理的價值區域。

哪些股可參與搶反彈?只要5招就足夠,學會想不賺都難!

5、流通盤偏小,股性活躍的個股。

邏輯:流通盤偏小導致控盤相對容易,反彈時向上拉昇自然比較省力。而股性活躍的個股,盤中的資金更不會放棄反彈良機,借勢振盪,以博取差價。滬市中的袖珍股、中小板及創業板中的個股常出現此類品種。

注意:這類品種有其侷限性,更適合中小投資者操作。

哪些股可參與搶反彈?只要5招就足夠,學會想不賺都難!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5種情況下不宜搶反彈。

1、下跌初期不宜搶反彈

當政策面或基本面在短期內出現重大變化時,會產生資金“多殺多”的格局。往往它伴隨的是一種放量下跌。在這裡尤其要注意,往往這樣的殺跌是在此前股票圖形沒有被破壞之前。也就是說,是最近該股出現的頭一回猛烈下跌。一般這樣的放量下跌,投資者不宜搶反彈。需要耐心等待做空動能基本釋放完畢後,再考慮下一步的操作方向。

2、搶反彈卻不設置止盈或止盈設置抬高

反彈行情在提供炒作機會的同時,也說明了市場還未完全轉強。在參與反彈行情時應該堅持:安全第一、盈利第二的原則。往往很多搶反彈的投資者最後卻不懂得止盈,認為自己在足夠低的位置買入籌碼,也的確產生了收益。所以單純的認為股價再怎麼跌也不會跌到自己的買入成本。其實這樣的想法是危險的,因為你是在下跌途中搶反彈。是在一波快速下跌態勢短暫修整的過程中搶入反彈,所以一定要設置止盈,並且不可把止盈目標設的太高!

3、破位之初不搶反彈

當個股處在破位之際,或者剛剛出現破位態勢,這個時候不建議投資者盲目搶反彈。因為市場技術人士會緊盯這類狀態。再加上,大眾對於破位的認識高度集中,會引發進一步的拋售潮。此處搶反彈,除非對大盤企穩很有把握,否則多數以失敗告終。

4、下跌放量不宜搶反彈

這裡要說的下跌放量是指在股價剛剛開始下跌,它不同於長時間下跌之後的放量。因為在長時間深幅度的下跌後,往往再次出現放量大跌是一種空頭最後的誘空信號。而在下跌初期的放量或者中期放量,是投資者的悲觀、恐慌情緒放大了成交量。

5、股價抗跌不宜搶反彈

搶反彈要儘量選擇超跌股。抗跌股有可能在股市的某一段下跌時間內表現的比較抗跌,但是,一旦大環境下跌週期拉長,而股價自身又沒有向上的動力,那麼原先抗跌的個股就會因為融資的時間成本因素和資金鍊斷裂等原因而採取不計成本的出貨。這時,該類抗跌股破位後的跌幅將遠遠大於同期股指的跌幅。

在大趨勢走弱的行情下,切不可以“抄”之過急,上述所講的五個類型是非常經典的,同時對於喜歡搶反彈的投資者也一定要注意風險控制好倉位,防止市場的系統風險。

最後,搶反彈還需要牢記以下五個基本定律: 

1、彈性定律。股市下跌如皮球下落,跌得越猛,反彈越快;跌得越深,反彈越高;緩緩陰跌中的反彈往往有氣無力,缺乏參與的價值,可操作性不強;而暴跌中的報復性反彈和超跌反彈,則因為具有一定的反彈獲利空間,因而具有一定的參與價值和可操作性。

2、搶點定律。搶反彈一定要搶到兩個點:買點和熱點,而且缺一不可。因為,反彈的持續時間不長,漲升空間有限,如果沒有把握合適的買點,就不能貿然追高,以免陷入被套的困境。另外,每次值得參與的反彈行情中必然有明顯的熱點,熱點板塊容易激發市場的人氣,引發較大幅度的反彈,主力資金往往以這類板塊作為啟動反彈的支點。通常熱點個股的漲升力度強,在反彈行情中,投資者只有把握住這類熱點,才能真正抓住反彈的短線獲利機會。

3、時機定律。買進時機要耐心等、賣出時機不宜等。搶反彈的操作和上漲行情中的操作不同,上漲行情中一般要等待漲勢結束時,股價已經停止上漲並回落時才賣出,但是在反彈行情中的賣出不宜等待漲勢將盡的時候。搶反彈操作中要強調及早賣出,一般在有所盈利以後就要果斷獲利了結;如果因為某種原因暫時還沒有獲利,而大盤的反彈即將到達其理論空間的位置時,也要果斷賣出。因為反彈行情的持續時間和漲升空間都是有限的,如果等到確認階段性頂部後再賣出,就為時已晚了。

4、決策定律。投資決策以策略為主,以預測為輔。反彈行情的趨勢發展往往不明顯,行情發展的變數較大,預測的難度較大,所以,參與反彈行情要以策略為主,以預測為輔,當投資策略與投資預測相違背時,則依據策略做出買賣決定,而不能依賴預測的結果。

5、轉化定律。反彈未必能演化為反轉,但反轉卻一定由反彈演化而來。但是,一輪跌市行情中能轉化為反轉的反彈只有一次,其餘多次反彈都將引發更大的跌勢。為了博一次反轉的機會而搶反彈的投資者常常因此被套牢在下跌途中的半山腰間,所以千萬不能把反彈行情當作反轉行情來做。

撰稿:陳曹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