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王熙鳳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下)

本篇接上週“當我們談論王熙鳳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中)” 。由於該話題篇幅較長,分三次發佈。本篇為完結篇。

參與本次討論的三位老師分別是:文學博士、吉林大學文學院教授沈文凡;詩人、公益閱讀推廣人孫相寧;北京市海淀文化發展促進中心三山五園組組長於佩麗。

當我們談論王熙鳳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下)

對話:沈文凡 孫相寧 於佩麗

從賈瑞和尤二姐的命案裡,我們看到了王熙鳳的狠毒。但不得不說,她又是可憐的。在那個到處是殘酷和不公的舊時代,即便在最溫情脈脈的婚姻關係裡,女性的權益也無法得到充分的保障。而人們之所以不斷地強調所謂“權益”,不過是因為它與幸福緊密相連。

這樣一來,我們似乎就很容易理解王熙鳳的“心機”了。荊棘鋪路、險象環生,再高的“情商”,大概也是被逼出來的吧。

愛恨分明,是王熙鳳心機的漏洞?

當我們談論王熙鳳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下)

在賈母面前,王熙鳳表現出來的禮數分毫不差。但離開賈母以後,她就變成另外一個人了。比如第28回,鳳姐兒“蹬著門檻子拿耳挖子剔牙”;第36回,她“把袖子挽了幾挽,跐著那角門的門檻子”在眾人面前罵罵咧咧。我們都知道,古代門檻是不能隨便踩蹬的。可見在處理人際關係的時候,王熙鳳是有尺度的。

劉姥姥初進大觀園,周瑞家的為其介紹王熙鳳,說她“年紀雖小,行事卻比世人都大”“少說些有一萬個心眼子”。這是一種妥帖的誇張。王熙鳳的聰明絕頂,幾乎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包括賈母。

她的情商之所以高,一方面是因為天資,一方面是因為她出身大家族,見過世面。而她最聰明的地方,在於始終知道老太太最在意什麼。不做壞事的時候,她的心機體現為一種正面的精明

當我們談論王熙鳳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下)

然而,王熙鳳的心機也有漏洞,並且這個漏洞還挺可愛的。她的個性中有愛恨分明的特點。面對劉姥姥、邢岫煙這些弱勢群體,她給予了無私的幫助,因為她覺得這些人還不錯。但對於她看不上的人,比如趙姨娘,那真是心狠手辣。在趙姨娘面前,王熙鳳一點兒都不掩飾自己的厭惡,還因此引來了一場“魘魔法”的風波。

而且,鳳姐兒不能夠熟練地掩飾自己。在這方面,寶釵雖然比她年輕,卻比她老練。遇上難纏的角色,寶釵是“暗以言語彈壓其志”(對夏金桂),但王熙鳳的風格卻是“趕盡殺絕”,對趙姨娘毫不留情面地“正言彈妒意”。

鳳姐兒自然知道得罪了許多人,因而才說出“不信陰司報應”的話。然而,即使遭遇了“五鬼”,也沒有讓她收斂自己的行事風格,依舊“心狠手辣”,為自己攬財而得罪人,為管理大家庭而得罪人。

圓滑的人懂得收起鋒芒,親賢臣,遠小人。

王熙鳳卻在用她的鋒芒給自己挖著坑。她的心機全在明處,太容易被看穿,也容易被小人利用。

鳳姐之“精”,是笑中帶淚的無奈

當我們談論王熙鳳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感覺到王熙鳳特別友好的“精”,是一種正面的形象。同時,在矛盾特別激烈的狀況下,王熙鳳還是能體現出她的“精”。她究竟為什麼要這麼“精”?如果換成我們,又會怎麼做

撞見賈璉和鮑二家的偷情,鳳姐不打罵賈璉,只去打鮑二家的和平兒。為什麼?因為那時候法律規定,妻不能打夫,否則不管有傷無傷,都要受到嚴厲的懲罰。

在當時的社會,夫毆妻,是治家正綱的合理行為。丈夫可以隨意毆打妻子,只要不是“折傷”,都不要緊。甚至折傷了也不要緊,只要妻子柔順不告官,丈夫就沒有法律責任。

可是反過來,妻毆夫,則猶如子毆祖,是駭人聽聞、不可容忍的罪行。倫理會批評她“潑悍無理”,法律上也有相應懲罰。明清律規定,妻毆打夫,不問有傷無傷,夫就可以提出離婚。相反,妻卻沒有自絕於夫的道理。在事故中,不管是否有理,妻也不能自衛,這等於剝奪了妻子正當防衛的機會。所以,鳳姐根本不敢打賈璉。

當我們談論王熙鳳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下)

為什麼在一些落後的地方,至今依然有家暴的情況存在?這可以說是在文化傳承的過程中沒有摒棄的一種糟粕。

另一方面,賈璉這邊愈演愈烈,偷娶了尤二姐。鳳姐為什麼找人去告尤二姐,而不是告賈璉?

法律上,夫的地位如尊長,妻如卑幼。夫的監護權,是法律所承認的。古代社會對倫理的維護,大於對個人權益的維護。妻告夫是要治罪的,即便夫與人通姦也不例外。所以鳳姐只能唆使張華去告賈璉。

但是法律又規定,夫可以告妻,而且對妻子有毆殺的權利。相反,妻毆夫致死,是故意殺人罪,在明清時甚至達到凌遲的極刑處分。

賈璉為什麼敢持劍殺鳳姐?因為法律賦予他這個權利了。就算治罪,他也不至於死。而且要鳳姐的孃家有人去告才作數,否則不告不理。可見就算是正妻,也要有人給你出頭。那麼像林黛玉這種孤女,就像紫娟說的,到別人家裡很可能就會任人欺負。

混亂之中,鳳姐對禮法的拿捏也一點兒都不敢錯。讀起來,真是使人笑中帶淚。

鳳姐是如何利用“禮教牌”達成目的的?

鳳姐在混亂中逃向賈母,就像帶著鐐銬跳舞,帶著枷鎖維權。

她深知禮法,對子孫孝道有非常充分的認識。父母如果因子孫而氣憤自盡,子孫是逃不了責任的。

鳳姐在賈母面前告狀,理由是:與淫婦商議殺妻扶妾,要賈母做主。賈璉持劍殺鳳姐,眼裡沒有長輩,本就犯了不孝之罪。再看賈璉的理由:“都是老太太慣的他,他才這樣,連我也罵起來了!”在清律裡,妾罵夫有罪,妻罵夫無罪。為什麼賈璉還一肚子委屈?因為他有權納妾,卻被王熙鳳制止了;他有權管制王熙鳳,卻總是被壓了一頭。所以他通過私通,表達自己的反抗。

賈母在勸慰鳳姐之前,先是肯定了賈璉的權利。賈璉給鳳姐賠不是,也說“你細想想,昨兒誰的不是多”。我們現在看來,當然是賈璉的不對啊!但在當時,確實是鳳姐的不對更多。

她不該撞破,不該廝打,也不該告狀。應該怎麼做呢?最好像尤氏那樣,像邢氏那樣,像王夫人那樣,多隱忍。這樣的話呢,男權的權利就得到保障了。女子的權利和感情呢?就不要提了。

當我們談論王熙鳳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下)

小戲骨版《紅樓夢》 鳳姐兒

再說第68回,鳳姐和尤二姐初次見面的一番話,兩個人打的都是禮教牌。她們在達到自己目的的同時,還要遵循一個“禮”字。尤二姐怎麼說?

娘做的主,我一概不知。一句話脫身乾淨。而鳳姐說的,也都是綱常大道理。

如果鳳姐死了,賈璉娶親應該由賈赦主婚。法律規定,嫁娶違律,獨坐主婚,嫁娶者無罪。那麼在私自偷娶、又是揹負國孝家孝的情況下,賈璉不能指望獲得合法的承認,賈赦也不會為兒子背這種黑鍋的。所以尤二姐的命運,在一開始就決定了。

尤二姐、尤三姐作為姨母,與賈蓉有染。唐宋明清律中,淫亂屬犯了“姦非罪”,男女雙方都要處罪。賈珍父子和尤氏姐妹,按照唐宋律的規定,夠流放兩千裡的了;按照明清律,男女各絞。所以王熙鳳要去討說法。試想,如果尤二姐活著,以後再生個男孩,那王熙鳳未來怎麼過日子?巧姐又會怎樣?

所以說,王熙鳳的“精”,是在禮法的支撐下,做出一些於自己有利的行為選擇。這同時讓我們看到古代女子很可悲的境地。

話說回來,賈家有這麼多的不公平,

為什麼沒有奴才告主子的呢?因為明清律規定,奴婢告家長,和子孫同罪。反過來,家長誣告奴婢和僱工,是無罪的。所以王熙鳳不怕鮑二家的來打官司。實際上鮑二家的也確實沒有來打。他不能,也不敢。

但是種種矛盾,其實並沒有解決。它蓄積成一種力量在發酵,最終匯聚成整個社會的一種力量。

王熙鳳的控制慾,是賈璉無法忍受的

當我們談論王熙鳳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下)

有些事情,王熙鳳本來可以不理,但她為什麼還要鬧這麼大?因為她是一個控制慾非常強的人。這種控制慾,也影響著她和賈璉的感情。鳳姐喜歡攬權,從協理寧國府,到修建大觀園的人事任命,她更是當場駁了賈璉的決定,分寸不讓。

在鳳姐面前,賈璉沒有說話權。按鳳姐的要求,賈璉不可以接觸其他任何女人。對賈璉這樣的人來說,這樣的要求是過於嚴苛的。

賈璉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紅樓夢》大旨談情,不只是賈寶玉的情。賈璉也是有情的,他的情和寶玉不一樣,是一種帶著溫度的柔情。這種柔情隨“性”而起,又轉瞬即逝。他對每個女人,似乎都很溫柔。如果說寶玉的情給了那些冰清玉潔的女兒們,賈璉的情,則惠及了眾多的寂寞婦人

但這樣,賈璉就是很低俗的嗎?王熙鳳是眼光很高、要求很高的人,她能看得懂愛情,能看得懂寶黛之間的心事。所以王熙鳳的品味不會低。如果賈璉真的只是一個“皮膚濫淫”的蠢物,我想王熙鳳不會跟他有一開始的恩愛之情的。

賈璉這樣一個軟泥捏成的男人,他的情就像一張沒有限額的信用卡,隨便刷。但王熙鳳的問題在於,她想當唯一的持卡人。這對於賈璉來講,是不可能的。但王熙鳳始終意識不到自己的控制慾,她也收不回她的控制慾。

才能與貪慾,哪個是主導王熙鳳行為的關鍵?

王熙鳳的慾望,加上她的智慧,以當下的視角來看,融合成一種職業精神。這是她的優點,我們必須得承認。

管理一個家族,就像指揮一支軍隊。王熙鳳在殺伐決斷中透露出自信、果斷、剛強,對賈府做出了巨大貢獻。作為一個總管家,她也能看到大家族的整體利益。對比第55回探春等三人的管理景況,我們能看到很大的反差。可以說,如果沒有王熙鳳的管理,家族可能會更加迅速地敗落。

王熙鳳不過20歲左右,可她的成熟、才幹、氣度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好多事情,也正是因為她的剛愎自用,才令眾人折服

。去掉褒貶之意,王熙鳳的職業精神至少是值得肯定的。

換個角度講,在她的慾望裡,還包含貪慾。她的職業精神,也是充斥著個人慾望的

不過也情有可原。古代女兒出嫁,完全入了夫家,嫁妝就是孃家給她的最後的禮物了。她的嫁妝到了賈府,就都是賈府的財產了。鳳姐沒有獨立的財產權,也就沒有獨立的人格。而且古代法律否認妻子對丈夫財產的繼承權。唯有等她生了兒子,兒子才有繼承權。在這種情況下,哪個女子會有安全感呢?

王熙鳳之於賈府的功勞和貢獻,究竟值不值得稱頌?

當我們談論王熙鳳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下)

治家與治國,道理是一樣的。賈府由盛而衰,是大的歷史趨勢,但王熙鳳最起碼階段性地、想方設法地“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族居時代,全族收入和各項消費都必須認真地規劃。賈璉偷娶尤二姐的錢,是私房錢。他肯定不能動用官中的錢。那麼賈璉和鳳姐的私房錢,如果不是從正當渠道來的,有沒有人追究呢?有沒有人不服呢?有沒有人效仿呢?

如果她們一邊在精明強幹地幹著,一邊在奮力地貪著,那這個大廈其實也是在越來越快地倒著。

她的小朝廷,和賈府外的大朝廷,還是在低頭拉車,用力地活著,認真地算著。偏偏就沒有抬抬頭,看看外面的世界。脫離文本本身,當我們從時代和社會背景來看,探春的話特別振聾發聵: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外面的毀滅力量已經走在路上了。

社會生活是一個轉動的魔方

《紅樓夢》反映了那麼豐富的社會生活,如果用一兩個字概括,它給我們生活和思想層面的啟示是什麼呢?就是

不要去追求那種過度繁華、過度享受的生活。

當我們談論王熙鳳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下)

劉姥姥也曾被王熙鳳恥笑過,但最後她救了王熙鳳的女兒。社會在平穩發展,曹雪芹的家族卻逐漸衰落。人是具體而微的。古代文人功成名就之後,就想去隱居。為什麼呢?因為生活已經過分了,馬上就要衰敗了。這對我們自己的人生也有很大的啟迪。

曹公通過《紅樓夢》這部小說巧布機關,窮盡了所有女性的可能性,最終引向悲劇的命運,還告訴你這都不是偶然。社會和生活,就像在曹公手下轉動的一個魔方,不管怎麼轉動,不管怎麼排列組合,不管你在哪個位置,你只是上面的一個點。這個魔方的名字就叫宿命,就叫悲劇。你在劫難逃。

書中給王熙鳳的《聰明累》曲中有一句:嘆人世,終難定。但就是在這樣一個社會背景下,王熙鳳的形象反而更加奪目了。

當我們談論王熙鳳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下)

王熙鳳對當下的現代女性,也有一定的啟示作用。她讓女性看到自己可以優秀到什麼程度。雖然她沒有像探春那樣直接了當地指出女人在社會秩序中受到的限制,但她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被埋沒的女性價值——不僅不比男人差,反而可以勝出許多。

試想,在當時那樣的社會,她都能證明自己是多麼的優秀,又何況我們現在的女性呢?

文中觀點整理自三位老師:沈文凡、孫相寧、於佩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