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过了五十岁,如果丈夫去世了,是自己过好还是再找个老伴好?

女人过了五十岁,如果丈夫去世了,是自己过好还是再找个老伴好?

女人过了五十岁,如果丈夫去世了,我觉得还是再找一个老伴好!

一、从生活的难易度上来看

中国的人均寿命为75岁,其中男性为74岁,女性为77岁。

如果一个女人在50岁的时候失去老伴,那么意味着剩下的25年相当于一生中1/3的时间,她得独自一个人过了!

那对这些老年女性来说独自一个人过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毕竟儿女跟老伴是不能同等的!

对那些儿女常年不在身边或者说是儿女不孝顺不赡养老人的老年女士来说,丈夫离开后,接下来这几十年就真的是她这个老人一个人过了。

本来女性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是相对弱势的一群人,更何况是老年的女性。

生疮害病都没人看护,更别提日常的照料了。洗衣做饭都是难事,又如何去买菜提米等!

之前我们去社区做活动,结识了一个老太太。老太太七十多岁了,拄着拐杖,走路颤颤巍巍的。

在熟悉了之后,她跟我们感慨到:“这样的日子太难熬了。做什么事都恼火,都不知道还要这样过多久。死对我们来说反而是一种解脱!”

如果说她有一个老伴,即便老伴也老了,但是两个人做事总比一个人好啊!有人扶持着,日子也不会那般难熬了啊!

女人过了五十岁,如果丈夫去世了,是自己过好还是再找个老伴好?

二、从老人的情感上来看

要独自一个人度过漫长的二十几年,内心的孤寂可想而知。

而对于儿女不在身边照顾的人来说,每天房间里就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听到自己一个人的声音,想想就觉得瘆得慌!

曾听过一句话:“一个人吃饭是一件寂寞的事”,而若是二十几年都一个人吃饭,那她的孤寂程度可想而知。

如果她们再找了一个老伴,即便儿女不在身边,至少还有一个人可以和自己说说话,陪自己去买菜做饭,那就缓解了不少内心上的孤寂。

暂且不说两人可以交心,至少不用每天一个人吃饭了吧,这对老人来说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

自从15年前幺爷爷因为癌症去世后,幺奶奶就一直一个人过了。曾经也有媒人上门说是要给幺奶奶再介绍一个,可都被幺奶奶的三个女儿骂走了。

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人给幺奶奶牵过线了,而幺奶奶就一直一个人过着。

很多人都夸幺奶奶三个女儿有出息,说幺奶奶现在可以享清福了,特别幸福。可我却觉得幺奶奶特别的孤单。

幺奶奶因为腿脚不好,很少外出,成天就她一个人待在冷清的家里。

为了省事,幺奶奶经常是煮一大锅稀饭,然后接下来几天就一个人就剩饭加泡菜,有一顿没一顿的凑合着过。

她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是一天不如一天!

她常常杵着拐杖坐在大门边,一坐就是一天,眼神呆滞,一动不动的,恍若一座雕像般!

再加上舍不得开灯耗电,家里面经常黑乎乎的,给人一种毫无生气的感觉!

每次看到她那孤独的身影,我都有一种心酸的感觉!

后来家里面装了电话后,幺奶奶最爱做的事就是接听儿女的电话。

可是儿女们要上班,也没法经常给她打电话啊!所以幺奶奶就经常坐在电话旁边,盯着它期待着它下一秒就响起!

有一次我从她门外经过,她喊住我说:“闺女,我的电话好几天没响了,你帮我看看是不是哪儿坏了!”

我看了后告诉她没坏,劝她说估计是孩子们这几天忙,没顾上打电话。

她情绪低落的喃喃低语道:“我就希望他们能打电话过来,陪我这个老婆子说说话,这个黑黢黢的房子里除了自己的回声,什么都没有。我真怕他们会忘了我……”

听了这逻辑有些混乱的话后,我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最近我一直在想,如果当初幺奶奶再找了一个老伴,她的生活状态会不会就是另一番风景呢?她还会这么孤寂吗?我想肯定不会吧!

女人过了五十岁,如果丈夫去世了,是自己过好还是再找个老伴好?

三、从老人的安全风险性来讲

若是两个人一起生活,两人间可以相互扶持照料,能够减少很多风险,还让自己的儿女得以放心不少!

至少有什么事,还有一个人能够及时的通知到儿女!

之前看过一篇报道,一个独居老人死在床上家人都不知道。还是半个多月后因为尸体腐烂发出恶臭才被小区里面的人发现,才得以通知到家属。

顿时吓得周围的老人都跑去物管打招呼,让物管随时安排人去敲自己家门看看自己。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个让人痛心的事情!

如果他老伴在身边,他还会死了十多天才被发现吗?

再说老人身体机能下降,发生风险的概率远远大于年轻人。

如果没有人在身边,发生风险了就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而且对于她的儿女来说,肯定是时时挂念着,没法真正的放下心来!

如果老人身边还有一个人在相互照顾着,这就大幅度的减轻了老人的风险。也让老人的儿女能够安心的工作的了!

因此,综合上面的表述,女人过了五十岁后,如果丈夫去世了,再找一个老伴一起过日子比自己独自一个过要好很多!

有了老伴陪伴,不仅能解决生活上和精神上一些困难,还能化解一些风险,让儿女更加放心!


也许你还会喜欢以下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