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裡再也不怕缺水了?伯克利大學科研團隊研發的黑科技

根據人們的計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陸地面積僅佔 29%。在地球大氣層中,水幾乎無處不在。無論是寒冷的南極還是乾燥的沙漠,空氣中總是會有水汽存在的。

沙漠裡再也不怕缺水了?伯克利大學科研團隊研發的黑科技

可供我們利用的淡水只有3500萬立方千米左右,可供利用的水量不到地球總水量的1% 。96.5%的水分佈在海洋、冰川、大氣中......

但是對於人類而言

這些水就是可以

相當於tan90°不存在

沙漠裡再也不怕缺水了?伯克利大學科研團隊研發的黑科技

它們既不能以雨雪的形式落下,也不能從空氣中提取出來,更不要說是直接給我們利用。

這就好比,在沙漠這種地方空氣裡儘管含有成千上萬升的水,但它不能給沙漠裡乾渴的人們使用。

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那麼多水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了?

沙漠裡再也不怕缺水了?伯克利大學科研團隊研發的黑科技

據RAVV前線資料,RAVV的簽約合作伙伴伯克利大學一個科研團隊(硅谷RAVV集團於2018年1月正式成為伯克利最高孵化平臺SkyDeck官方合作伙伴)正在研發一種不需要電力,在沙漠的乾燥空氣中也能收集採水的設備。

沙漠裡再也不怕缺水了?伯克利大學科研團隊研發的黑科技

不同於那些需要更換電源或部件的在空氣中收集水的設備,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利用太陽能供電。這個可以說是為日照強烈又缺水的地區(eg,沙漠,地球三分陸地中沙漠荒漠佔20%以上)良心設計的。

這項設備的主要成分是以金屬鋯為基礎的有機骨架,這一類化合物能在相同的體積中創造非常大的表面積。

沙漠裡再也不怕缺水了?伯克利大學科研團隊研發的黑科技

▲利用太陽能供電

這種材料能夠極大程度的從空氣中收集水分。夜間氣溫下降、溼度上升,水被困在MOF裡。早晨太陽的熱量把水從MOF中帶走,隨後冷凝在盒子兩邊,盒子裡有特殊材質來促成低溫冷凝。經過簡單冷凝後,24小時就能從空氣中獲取水分。

據團隊表示,目前最新的設備,每天能從一公斤MOF中生產超過400毫升(3杯)水。不過目前設備的材料還在不斷地改進中,團隊努力尋找更高效的材料。

這款設備的秘密,不是太陽能集中器,也不是低摩擦的風扇,而在於它的新材料。創始人Yaghi是一位化學家,他創造了一種所謂的金屬有機框架,即MOF。

沙漠裡再也不怕缺水了?伯克利大學科研團隊研發的黑科技

本質上MOF是一種由微小晶體制成的粉末,其內部結構非常奇特,有著極其複雜的摺疊、交錯,且有吸附作用,可以收集儲存水分子。

溫度下降時,水分子會被MOF吸附抓住,溫度再次升高時,水分子又被釋放到空氣中。MOF就是通過這種方式收集空氣中的水分的。

伯克利大學團隊負責人Yaghi此前曾對媒體表示,已經和沙特的「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科學技術城」及其總裁Turki Saud Mohammad Al Saud博士就該技術進行合作,雙方將共同研究納米材料、成立清潔能源中心。

RAVV非常看好伯克利大學的這項研究。爭取早日找到最合適的材料,把那些以前無法利用的水資源更好地利用,造福更多的人。

沙漠裡再也不怕缺水了?伯克利大學科研團隊研發的黑科技

對於前言科技,你有什麼期待呢?可以和RAVV共同探討,一起與科技肩並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