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文明——古庸國

消失的文明——古庸國

那些曾經璀璨的城郭,在時間的流淌下失去了蹤跡;文明肇端及其嬗變的軌跡,是後世人們久已淡忘了的記憶。

通過文字,我們仍能觸摸到那些已經失落的文明。「消失的文明系列」帶您慢慢打開這幅歷史的長卷,一段段遠古的文明在回望中,逐漸展露出她神秘的笑靨·······

消失的文明——古庸國

選自:《消失的文明》

對於中華文明的起源地,長期以來,人們的認識都集中於黃河流域。然而,隨著近年來考古學的發展,人們在更廣闊的領域發現 了中華先民的活動足跡,這些足跡不但遍佈黃河流域以外的土地,而且在某些地區更是達到了空前的文明高度,長江中上游地區發現 的古國——庸國,就是一個顯例。

那裡有神秘的歷史與文化。有人說,庸國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也有人說,庸國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這是真的嗎?庸國還有著獨特的飲食文化、服裝文化、婚姻文化、語言文化、巫文化以及神秘莫測的喪葬文化,而喪葬文化中令人匪夷所思的“懸棺”、“崖葬”到底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消失的文明——古庸國

盛極一時的古庸國

古庸國是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與黃河流域的古殷商之地一樣,同是中華文化的搖籃。在輝煌文明的推動下,古庸國曾經盛極一時。

夏商時期,庸國的科學技術達到相當高的程度,這一點,從“庸人”二字的變化上,就可以得出。古庸國人掌握著先進的青銅技術,國內又盛產金屬,是鑄鐘大國,因此又被稱為"鏞人",夏商時期許多鼎器都是庸人的傑作;同時,庸人又因善於築城建房而被稱為“墉人”,周朝統治者就曾請庸人在洛邑建造都城,竹山縣古庸方城遺址的城牆歷經3000餘年風雨侵蝕,仍然屹立不倒,這些足以證明庸人的建築藝術確實高超。

消失的文明——古庸國

竹山縣古庸方城遺址的城牆

庸人生活已經有了相當的水準,史書中記載“茶風源於巴山楚水間”,庸人是最早飲茶的先民;庸人還追求生活的藝術,注重娛樂,史料記載庸人是圍棋的發明者,堵河流域的上庸是堯統治時期堯長子丹朱的封地,丹朱在此發明了棋類博弈遊戲,史稱"堯時庸人善弈,性狂放狡黠"。

庸國的疆土,比早期的秦及周宗姬封侯國及巴國還大,與南方自己崛起的楚國不相上下。周武王在分封土地時,最大的宗姬國不過百里,小者僅五十里,秦在春秋周平王時只有一個趙城,周早期的巴國疆土限於四川的東、北部及重慶的東、西、北部,楚國疆土限於江漢平原至鄂東、南及湖南被部一帶。而古庸國,則是一個橫 跨長江至漢水這樣一個地域遼闊的大國。

以前,人們對庸國不是很瞭解,以為庸國是楚國的附屬國。實際上,庸國包括麇、儵、魚、夔等附屬小國,其東部含古麇屬地,東南部含鄂西及湖南張家界市及慈利、桑植等縣,今巴東、興山、秭歸、建始等縣,是古代夔國的領地,當然也是庸國所屬。歷史上著名的屈原就是秭歸人,其先祖就是庸國的一位國君伯庸。

消失的文明——古庸國

屈原畫像

史書記載中提供庸國疆土豐富的資料。《讀史方輿紀要》記載:“四川首州府,周庸國地……四川大寧、奉節、雲陽、萬縣、開縣、梁山(今重慶梁平)皆其地也。”《華陽國志·漢中志》說:“(漢中)本附庸國,屬蜀。” 《太平寰宇記》、《輿地紀勝》都說,金州“於周為庸國之地”。《魏書》記載:“皇興四年置東上洛,永平四年改為上庸郡。轄商、豐陽二縣。”上庸郡就是商洛東部丹鳳、商南、山陽一帶。名為庸郡,可能與曾經是庸國屬地有直接的關係。

庸國疆土如此之大,在春秋前期少有。而疆域大的庸國並非徒有其表,其國力也非常強大。庸國在商朝時期,是群蠻之首,湖南北部、湖北西南部的“百濮”都歸集在庸國的麾下。這與庸國在當時的政治、軍事實力、威望是分不開的。庸國在春秋時期稱雄於楚、巴、秦之間,曾打敗楚國幾次入侵,以至於給楚國造成遷都的威脅。

庸國的爵位也很高。《禮記.王制》說:“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儀禮》說:“同姓大國則曰伯父,其異姓 則曰伯舅。同姓小邦則曰叔父,其異姓小邦則曰叔舅。”“其在東夷北狄西戎南蠻,雖大曰‘子’。”庸國國君世代為侯伯,其他諸侯國“雖大,爵不過子,故吳、 楚及巴皆曰子。”周時分封制度是嚴格的,非伯者不能稱其為諸侯,故楚子威逼周王室給其封號,“欲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庸即為伯,說明其地位很高, 也充分證明庸國的強盛。

中華文化的源頭

早在春秋之前,庸國就是一個橫跨江漢中西部地區的泱泱大國。按照今天的行政區劃,古庸國的領土分佈在今重慶大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以及湖南西北部地區,面積可謂遼闊。根據考古資料顯示,古庸國存在的時間應當在秦之前,或與巴、蜀同代。《詩經》曰:“江漢朝宗於海。”又曰:“滔滔江漢,南國之紀。”可以說,古庸國是與殷商一樣的中華文明搖籃地。

消失的文明——古庸國

考古學和歷史文獻學證明了古庸國境內人類早期文明的發展。現今湖北省鄖縣,出土了著名的“鄖陽人”古人類化石,這是人類進化史上的重要一環,據推測“鄖陽人”和庸人存在著血緣上的延承關係。《太平寰宇紀》、《輿地紀勝》等記載的女媧煉石補天的取材之處“女媧山”,位於陝西省平利縣,屬於古庸國範圍之內;《帝王世紀》、《史記》中記載堯的長子丹朱生於房,舜出生在姚墟,都在古庸國的範圍之內,據此而論,中華文明的早期著名人物,有很多和庸國有關。

由於庸國在戰國之前就已經滅亡,史書上有關庸國的記載很有限,很難引起人們的注意,以至於造成了人們對古庸國的淡化遺忘。而據三峽地區和陝西省最新的考古發現證明,早在6000多年前,庸國地區的人們就已經發明瞭文字,並形成了源遠流長的古庸國文化。這一文化,後來進一步融合演化,成為今日陝西“秦文化”、湖北“楚文化”、重慶“巴文化”的源頭,成就了中華文明萌芽產生和發展豐富的重要源頭。

在肯定古庸國文化對中華文明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一個疑問油然而生,古庸文化從何而來?

庸的起源

關於庸的起源,古往今來眾說紛紜,目前較流行的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是“容成氏”之說。對於容成氏的身份,又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看法認為,容成氏是“黃帝之臣”,《博物志》載:“容成,黃帝之臣。”《後漢書》對此觀點持肯定態度。另外一種看法認為,容成氏是古代諸皇之一。《莊子·胠篋》載:“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慄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

對於《莊子》的記載,有學者曾表示懷疑,但上海地區出土的簡牘中,對容成氏進行了記載。上古時期,“容”與“庸”通用,因此有人說容成氏就是庸成氏,容成氏就是庸國的先君。

消失的文明——古庸國

上博楚簡

二是“祝融”說。對於祝融的身份,也有多種說法。一是說祝融是上古三皇之一,《禮》中說:“伏羲、神農、祝融,三皇也。”又說:“祝者,屬也;融者,續也,言能延續三皇之道而行之,故祝融也。”《莊子》中記載,在神農之前祝融就已經存在。還有一種觀點,祝融就是上古三皇中的燧人氏,因為他發明了鑽木取火的辦法,為人間帶來了溫暖,因此人們尊稱其為祝融。

也有人說,祝融是黃帝的大臣,《通典》稱黃帝“得祝融而辨南方,得蚩尤而明元道,得太常而察地理,得蒼龍而辨別東方,得風而辨西方,得后土而辨北方,謂之六相。”祝融是黃帝的六相之一。

還有人說,祝和融是為帝嚳管理火正的兩位大臣,即顓頊的兩個兒子重黎和吳回。《史記·楚世家》載:“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復居火正,為祝融。”《山海經》載:“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祅,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又載:“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有學者研究認為,“融”與“庸”音近,“庸”即“融”演化而來,因此,庸人就是祝融氏的後代。

綜合諸多文獻來看,古庸人應該是顓頊苗裔的分支,但對於其國君的祖先到底是誰,就根本無從考證了。

對庸國國君祖先的爭論雖然難以平息,但爭論的人物卻都在夏禹之前。夏禹的兒子啟建立了夏朝,因此,庸國的起源應該比夏朝更早,這一點毋庸置疑。

庸國的都城名為“上庸”,這一名字本身也表現出庸國的古老。“庸”有“城”的意思,上庸的意思既是上古之城,也可以理解為天子之城。《樂府詩集·鼓吹曲辭一》載:“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意思就是說:“蒼天啊,我要與君相知相守,還要使這種相知永遠不停止。”這裡,“上”就是天的意思,“上庸”中的“上”字也就是“天”、“天子”的意思了。

從古人類學上來看,庸人活動的長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區,早已有遠古人類的足跡。至今為止發現的化石中,有距今約4500萬年的古猿化石,距今200萬年的“巫山人”,50萬年以前的“長陽人”,5萬年以前的“漢陽人”。

進一步縮小到古庸國的國境之內,在原古庸國屬地的堵河入口處,發現了比北京猿人早150萬年以上的古代原人頭骨,10~6萬年間的“鄖西晚期智人”牙齒,而以霍山坡、黃土凸等為代表的堵河流域的新舊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表明庸國地區確實是人類的搖籃。有人就大膽推測,認為庸國是中華文明的源頭。

庸人大舉遷徙

西元前六一一年,楚國遇上嚴重災荒,楚國的鄰國乘其危難,群起攻楚。庸國國君也起兵東進,率領南蠻附庸各國的軍隊會聚到選(今枝江),大舉伐楚。

楚莊王火速派使者聯合巴國、秦國從腹背攻打庸國。不久,楚與秦、巴三國聯軍大舉破庸,庸都方城被敵人攻破,庸國滅亡。

庸國佔有逐鹿中原的最佳位置和最強實力,但伐楚未成反被楚國滅亡。庸國滅亡後,秦、楚兩國疆域相連,在兩大強國近400年的戰亂中,故庸舊地朝秦而暮楚,昔日的古都方城不斷地變換著兩國戰旗,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早在滅國之時,庸人就開始了悲壯的遷徙,他們的遷徙路線沒有更多的選擇,只有沿著武陵山脈過峽江,進入到清江、酉水、澧水流域,而這些區域,正是現在土家族的主要分佈地。

庸人在逃亡的遷徙中也從歷史中消失蹤跡。從流傳於今的張家界、湘西的地名中可以看到,從遙遠的庸國遷徙而來的是一個龐大的族群,在與當地族群經過了最初的衝突後,他們融入了土家族的先民中,併為我們留下一系列地名:庸州、大庸溪、大庸灘、大庸坪、大庸口、庸水、武陵江……在鄂西、張家界、湘西更為廣大的山林中。庸人與當地族群和諧共處,並將大庸開發成為避秦遺世的武陵仙境,隱逸文化成為這一時期大庸文化的特質。歷朝歷代,這一隱逸文化吸引著更多的人在此歸隱。

喪葬文化:“懸棺”

在中國,自有文字記錄以來,庸國便是記載中最古老的國家之一,其建國具有連續性、穩定性的特點,長期以來行程獨具特色的文化特徽,如飲食文化、服裝文化、婚姻文化、語言文化、娛樂文化、巫文化等,其中,最為獨特的是其喪葬文化。

喪葬文化的特色之一是巖葬,一般稱其為"懸棺文化"。我國長江三峽以及漢水流域、重慶、四川、湖南、江西、福建等地的懸棺,一直是史學家研究的重要課題,有些謎底長期無人揭開。有人認為這是巴人祖先的一種喪葬文化,有人稱其為“僰人棺”,也有認為是楚人的風俗,還有人說這種喪葬文化源於福建,後傳入長江、漢水流域。長期以而來,莫衷一是。

消失的文明——古庸國

其實,三峽地區的懸棺屬於古庸國巖葬文化。古庸國人有巖葬文化的傳統,有巖屋的地方直接把棺木放進巖屋內,沒巖屋的地方將懸崖鑿個洞穴放進去。在竹溪河流域,兩岸懸崖上至今仍保留著一些洞穴,當地人稱之為"老人洞",即為古人喪葬之用。

古庸人最初風行巖葬,後來變為人造洞穴,再後來逐漸演化為土葬。而巖葬的棺木、屍體大多年長月久風化湮滅。巖葬文化一直延續到明、清時代,甚至到現代其風俗仍未完全破滅。庸人有巖葬的風俗,就不難解庸國立國千年,為何未發現古庸人王室墓穴的疑團。

消失的文明——古庸國

庸國喪葬文化的另一個獨特之處是"打夜鑼鼓",又叫"唱孝歌"。打夜鑼鼓一般有兩人或三人,一人系鼓,一人提鑼,圍著靈柩邁著慢慢的舞步,邊走邊唱,一應一對,或後隨一人跟唱。發現於神農架林區的《黑暗傳》,現被稱之為漢民族第一部敘事史詩,實際上是流行於江漢中西部地區民間的打夜鑼鼓歌詞唱本。《黑暗傳》不是出在某人某時某地,而是古庸國人世代文化延續的結晶。

獨特的喪葬文化使得庸國人更加神秘莫測、更加富於傳奇性,這也正是庸國至今仍未被人們遺忘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