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愛,不減當年

文:李靜

從小到大,我一直生活在父母慈愛的懷抱裡,包括現在,這種幸福的感覺還在繼續。父親在我心目中是無所不能的,小時候這樣認為,現在還是,以至於生活中的大小事情都向他請教。

父親的愛,不減當年

今天下午去我媽家玩,閒聊中,說到喝牛奶的事,我們村有家養奶牛的,在縣城開了個奶吧,生意很火。不管是城裡的小區還是鄉下農村,因為是原生態的純奶,營養價值高,純粹是綠色健康飲品,都前去訂奶。我說:“都願意去喝牛奶,該不羶嗎?”“加工後就沒羶味了”,父親說。母親說:“你小時候沒少喝了牛奶,用牛奶喂大的!”

聽父母說,我出生不久,母親的奶頭生瘡,並開裂流血,所以奶水也就不足了,整天餓的嗷嗷哭,無奈之下,父親就去城裡的食品廠買未加工的牛奶,買回來再自己用鍋煮,煮好加點白糖就可以喝了。

那時候,父親天還沒亮,就步行去城裡。雖然從家到城裡3公里的路,可是步行走個來回,也是需要很長時間的,又沒有自行車什麼的,回來父親去鄰村教學還不晚,母親說,得好好孝敬你爸,冬天那麼冷,他一直都沒耽誤你的吃飯。可以想象:以前的路不像現在的油漆馬路,而是坑坑窪窪的老土路,晴天還較好,遇上雪雨天,行走自然是很艱難的。

所以,無論嚴寒酷暑,父親都一如既往地前去買牛奶,那是濃濃的父愛,偉大的父愛!父親說,自從餵了牛奶後,小小的我長得可快了,而且又白又胖,雙眼皮,眼睛大大的,水靈靈的,一逗就笑,很可愛!

小時候的我特別愛生病,感冒發燒咳嗽接連不斷,摁下葫蘆起來瓢,吃藥打針是必須的,簡直成了“藥罐子”,以前的藥不像現在,嬰幼兒的藥是甜的,都是苦的。父親就把藥片研碎,放在條匙裡,在最前端和最後端放上白糖,中間是苦口的良藥,再倒點水,在母親的配合下,連藥帶糖一塊喂下去。

我一天天漸漸長大,慢慢的上了小學,再上初中、高中,初、高中晚上要上晚自習,上初中時由於離家不是太遠,選擇了騎自行走讀(那時候自行車已經很普遍了,基本上每家都有)。雖然有幾個同學做伴,父親還是不放心我們夜裡回家,所以他總是去接我。要知道,我們家從我幾歲就開始做豆腐,做了三十多年,所以我讀中學的時候,家裡還在做豆腐。父親白天下鄉在村裡賣了一整天,晚上又要做豆腐,可想而知,一定非常的勞累,可他從沒放棄去接我的念頭。

到了高中,離家遠點了,就寄宿在學校裡。父親擔心我在學校裡吃不好,所以每個星期三、四的都去給我送飯,讓我媽做點我喜歡吃的東西,比如煮幾個雞蛋、烙點發麵餅之類的,臨走還要給我留些錢,就怕我不夠花。每次我爸走後,班裡的其他同學,都快羨慕死了。她們說,你爸爸真好,經常來看你,俺爸爸從來沒來過。此刻,我感到特別的幸福,心裡美滋滋的。

在我上學期間,父親從來沒有因幹農活而耽誤我的功課,不管有多忙,都叫我在家學習,他和母親去幹農活。或許跟那時有關吧,直到現在我都不太會幹地裡的活,以至於走到地頭就發愁,很不喜歡種地。

前兩天,我幫父母親種花生,刨坑相比點米、埋土是比較累的。我說:“我刨坑,你們乾點輕快的,這麼大年紀了,幹不動了!”,父親說:“不行,我刨,你弄不好!”母親說:“叫他幹吧,你乾的他相不中!”無奈只能依著父親。其實,我知道,他是不想讓我乾重活,寧願他自己多出點力,也不讓我累著。至於刨多大、多深的坑,他在一邊指點指點不就行了嗎?可是,他不願意。

父親的愛,不減當年

還有,因我和父母住同一村,每次父親買菜都買很多,不僅讓弟弟家去拿,也叫我去拿,有時沒時間去,就給送來。其實我並不想要他們的東西,這麼大歲數了,不給我們要東西,我就很知足了,反而……不要父親還生氣,“專門多買的,不要扔它!”自然,我也就順從了父親的意思。平時母親做飯,比如包水餃、蒸大包子、炸丸子、藕合什麼的,父親也讓母親多做,熟了就給我打電話去吃或去拿。要是來個親戚,那就更不用說了,一定要我去陪吃。

父親的愛,不減當年

父親說,閨女和兒我一樣疼,就像老母雞一樣,總是希望你們一直在我的翅膀跟下,要在我的庇護下,不能讓你們受一點委屈。

父親的愛,如山,累了的時候,靠一靠,輕鬆許多;父親的愛,如河,源遠流長,一直陪伴在身邊;父親的愛,如遼闊的草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不包容其中;父親的愛,如堅固的橋樑,宏偉高大!父親的愛,經得住時間的磨練與考驗,從始而終,不減當年。父親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