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你知道吗?

你能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吗?


心烦气躁的时候,人的心灵和身体是游离的,难以获得安宁。如果不能安下心来,什么事情能做得好呢?


佛教里把心烦气躁叫烦恼,烦恼就是身心不得宁静的状态,没办法降服自己的心,没办法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可能会有人疑惑,谁不能做自己的主人?


我想吃饭就吃饭,想睡觉就睡觉,想做事就做事,想休息就休息,有什么事是不能自己做主的?


这样看来的确如此,但问题是当我们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是心悦诚服、乐在其中,还是三心二意感到枯燥乏味?


做事的过程中无法享受其中的乐趣,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这些,你知道吗?

不能做自己的主人,就会被各种各样的事情驱赶着走。


追求名,会变成名的奴隶;追求金钱,会成金钱的奴隶;追求权力,会成权力的奴隶……


孟子讲“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有问题都集中在一个点上:正心。


原始的那个点决定着后面的事情,正心决定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如果我们不能管理好自己的心,就无法管理好自己的行为,管理不好自己的行为,就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


有情绪就会有矛盾,有矛盾就带不好自己的团队。带不好团队,就很难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这样恶性循环,理想怎么实现?


企业如何发展完全取决于企业家自己,企业家想要做好企业的主人,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主人。

这些,你知道吗?

如何才能让一家企业走得长远?


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企业家朋友们问过我,我从佛教的发展当中学习到了一些经验。


佛教从起源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程,如果把佛教看作一家企业,那么它应该是世界上最为长寿的企业了。


如此,我们可以分析佛教为什么能发展得如此长久不衰,且遍布各地。


佛教之所以能够不断传承,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为了普度众生而存在,它的核心思想是度人解除苦厄、利益众生,而非向人索取。


一个人、一家企业、一个组织对众生的付出越多、贡献越大,其存在就越有价值。


当我们的存在有价值、被需要的时候,自然就不会衰败了。

这些,你知道吗?

所以当我们的企业发展缓慢、陷入困境时,当我们抱怨生意不好做、政府不够照顾时,要先想一想。


企业为客户提供了多少优质的服务?为消费者带去了多少利益?为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


佛法教人放下贪婪与执念,当我们能够放下一切的时候,心中才能生起一切。


放下得越多,收获就越多。


如果当初释迦牟尼佛没有放下王子的身份,没有放下荣华富贵去参禅悟道,那么也就没有了菩提树下的彻底觉悟而终成佛陀。


如果佛教在发展中没有放下一切钱财利禄,那么它的香火就不会绵延至今。


人舍弃小我才能成就大我,企业同样如此,放下对财利的追逐,专心做最好的产品、提供最好的服务,这样才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

这些,你知道吗?

在你的生活中,你能是自己的主人吗?你能为自己生活全然的负责吗?


在成为自己主人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跟大家分享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